《玫瑰的故事》蘇更生到底該不該把自己童年的陰影告訴黃振華?

第15、16集中,蘇更生把自己16歲時遭遇繼父侵犯的悲慘遭遇,全都告訴了黃振華。我除了佩服蘇蘇的勇氣,也和大家一樣糾結和擔憂,一個人有這樣隱秘的事情,到底該不該告訴喜歡的人呢?

應該。

蘇蘇喜歡黃振華,他就像一束陽光,照亮了蘇蘇內心最陰暗的角落。

蘇蘇自從經歷了童年的那件事以後,整個人都是緊張、封閉起來的,她就像一隻感覺自己處在危險中的刺蝟,時時把渾身的刺都豎起來,但內心卻非常孤獨。

自從認識了開朗明媚的黃亦玫,又跟她做了朋友,受到好友感染的蘇蘇好像鬆弛了一點點,但她還是常常被噩夢驚醒。

蘇蘇一直承擔著母親、繼父、同母異父的弟弟的生活費,家裡出了任何事情,母親第一件事就是找蘇蘇要錢,這樣的日子好像沒有盡頭。

這時黃振華出現了,他看上去憨憨的,對人也很真誠。在相處的過程中,黃振華漸漸溫暖了蘇蘇這顆冰冷的心。

黃振華向蘇蘇表白後,蘇蘇是心動的,她也想像正常人一樣,談戀愛、結婚生子,所以才有了兩個人在賓館情不自禁的事情。

坦蕩如蘇蘇這樣的人,是沒辦法心裡藏著秘密去開始新生活的,她不想等到以後,黃振華知道了這件事情,覺得蘇蘇騙了他。

而且,蘇蘇因為這件事的陰影,性格一直喜怒無常,她也希望把事情攤開說清楚,這樣黃振華也就能理解蘇蘇的奇奇怪怪。

蘇蘇認為,坦誠相待很重要。你能接受我所有的事情,我們就繼續下去,如果不能接受,那就及時剎車。

不應該。

一個人如果有秘密,又不想讓別人知道,那就誰都不要說,因為就算你把秘密告訴風,它都會把你的秘密吹過整片森林,更何況是人呢。

蘇蘇把自己童年的陰影,心裡的傷疤揭開給黃振華看,這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風險,且不說他會不會告訴別人。

就拿黃振華的決定來說。

如果他選擇和蘇蘇分手,蘇蘇以後大概率更不會相信男人、相信愛情了,這顆心從此就封死了。

如果他選擇和蘇蘇在一起,誰也不能判斷,黃振華到底是出於對蘇蘇的愛,還是對蘇蘇的同情,或者是害怕自己對自己道德上的譴責。

人心叵測,當你掏出心來給別人看的時候,你不能要求或指望別人也把心掏出來。

還有,就算黃振華現在出於對蘇蘇的真愛,願意接受這一切。

當愛情走進婚姻,生活變得平淡,蘇蘇在黃振華的眼裡也沒有那麼特別的時候,黃振華會不會嫌棄蘇蘇,會不會拿這件事刺激蘇蘇,或者黃振華後悔今天的選擇,這些只要出現一項,對蘇蘇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

心理學上有一個「破窗效應」,就是指一個房子,如果它的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被人打破。

蘇蘇的事情看起來很坦誠,其實相當於給了黃振華一把可以傷害自己的刀。

我身邊的一件真人真事。有一個女人,因為丈夫家暴,就離婚了。後來,她遇到了一個非常愛他的男子,情到濃處,她就事無巨細地把前夫是怎麼家暴她的事情,全都告訴了這個男子,當時男子非常心疼她的遭遇。二婚後,當激情褪去,柴米油鹽的生活出現了矛盾,這個男子也用同樣的方法家暴了這個女人。

大家都說這個女人命真苦,找了兩個男人都這樣暴力對她。其實,人都有從眾心理,她把前夫家暴的事情告訴二婚丈夫,這也是一種暗示,就是別人可以這樣對待她。

所以,在現實生活中,除了警察,不要將自己隱秘的事情告訴任何人,不要讓它變成別人傷害你的利器。

每個人在深陷深淵的時候,都希望有人伸出手拉你上來。但是要記住,別人的拯救是暫時的,真正能夠永久救贖自己的只有自己。

只有讓自己的內心變得足夠強大,心裡要像一片汪洋大海那樣廣闊,才可以撐得下所有委屈和黑暗。每個人的心裡都有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允許它的存在,把它壓在最心底就好。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繫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