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遇到真愛」,才具備這3個特點


什麼是真愛?

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著名的「愛情三角理論」,他認為:

真愛必須要具備3個要素:激情,承諾,親密。

在相處的過程中,情侶做過哪些事,才能算「真愛」?

-01

願意為對方付出稀缺價值

在親密關係里,如果對方願意為你做出犧牲,為你付出,這才是真愛。

無論男女,都是如此。

倘若對方不願意為你付出,在你身上付出一點兒時間、金錢和精力,就一直掛在嘴邊。

這樣的相處模式,絕不是真愛。

還有一種付出,叫「稀缺價值」。

意思是:

他願意在你身上,付出對他來說最珍貴的東西。

這就是他對你心意的表達:「再珍貴的東西,也比不上你。」

-02

真愛的標誌:分享欲

通過分享欲,就能判斷出兩個人的感情深度。

彼此相愛的情侶,跟對方會有聊不完的話題,分享不完的情緒。

分享欲,有哪些表現?

你在吃飯時,會拍下來分享給對方;

你每天做了什麼,遇到了哪些事情,也會第一時間想起對方;

就算你走在路上,看到了一隻貓,看到路邊的花,你也想要和對方分享。

兩個人一起生活,相愛的本質就是:

聊各種各樣的廢話。

並不只是「有意義,有價值」的話題,才能被分享;

只要你們保持著分享的慾望,溝通就有意義。

「分享欲」,表現在感情的各個階段。

相處初期:

強烈的分享欲,能夠促進兩個人的感情,讓你們之間的愛意迅速升溫。

熱戀期:

分享欲,就是最大的浪漫;只要想到對方,就有說不完的話,分享不完的情緒。

即使是相伴多年的「老夫老妻」:

分享欲,也是維繫感情最好的手段。

任何關係,一旦失去了分享欲,就意味著開始走下坡路。

-03

即使爭吵,也不會影響感情

跟任何人相處,都會產生矛盾。

而對於夫妻、情侶相處的過程中,更容易產生矛盾,容易吵架。

有段話這樣說:

「夫妻相處時間久了,每天都有無數個想要掐死對方的念頭,和想要跟對方離婚的念頭」。

但情緒穩定之後,又覺得離不開對方。

人和人之間,本來就是不同的。

更何況你們倆要每天生活在一起,更是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

比如說:

你喜歡吃辣,喜歡吃肉;他喜歡吃素,喜歡吃清淡的食物;

你喜歡安靜,不喜歡吵鬧;他就喜歡熱鬧,喜歡人多的地方;

你喜歡做家務,喜歡家裡整潔乾淨;而他就是無所謂,懶得做家務。

……

時間久了,小矛盾也會累積成大的矛盾,然後會大吵一架。

但是,對於真正相愛的兩個人來說:

即使吵架,即使產生矛盾,也吵不散感情。

彼此相愛的人,吵架後會怎麼做?

第一:不會讓矛盾發酵,會及時溝通問題。

第二:不會冷處理,不會逃避問題,而是願意跟對方溝通。

第三:就事論事,不會攻擊對方,能夠保持情緒的冷靜。

記住:

如果每次產生矛盾,對方都逃避問題,冷處理,不聞不問;

甚至,他會攻擊你的人格,指責你的家人。

這樣的伴侶,對你的感情一定不是真愛。

張德芬在《重遇未知的自己》中,寫過一段話:

「負面情緒就像黑暗無法驅趕,唯一能做的,就是帶進光來。喜悅是消融負面情緒最好的光」。

跟真愛在一起,你們是彼此的光;

跟不愛你的人一起,他會澆滅你世界裡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