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年輕人「斷親「?過年不愛走親戚了?

如果再不引起重視,這個社會將變得越來越冷漠。

不知道你是否同意這個說法,說一件非常心酸的事,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過年都不願意走親戚了,甚至覺得除了父母,其他親戚還不如陌生人。

家裡要是來了客人,他們都懶得從房間裡面出來打一聲招呼,想叫年輕人走一趟親戚,簡直比登天還難,貌似親戚朋友都與他們沒有關係了,這邊往來不多,卻管的不少,那邊網路根本不熟,卻裝的很熟,總之就是親戚朋友煩的很吶。

然後,年輕人不愛走親戚,原因難道就是嫌麻煩這麼簡單嗎?這背後像是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指使他們一定要賺錢。其實這股力量是經濟發展的產物。

在以前農村沒有互聯網,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基本就是村裡十八彎的,這些人種地建房、紅白喜事都需要人力,所以誰家親戚多,在農忙的時候就有人幫忙,在成家的時候也有人相助,日子自然就會過得好。

甚至誰家生兒子多,就是農村炫耀的資本,有了小災小難,家族大的,親戚多的,就相互扶持,更容易抵禦風險。如果你家收成不好,可以向鄰里借點糧食,要是哪家人被人欺負了,鄰里鄉村的三大舅四大樹可以帶著武器來幫助你。

但是現在呢?經濟迅速發展,村裡鄰里的下一代基本上都是外出打工了,向各個城市散開,雖然是鄰里親戚,關係卻相隔甚遠。一年也難得見上一面,感情自然也就疏遠了。

這些還都不是年輕人斷親的理由,更重要的就是隨著互聯網的到來,現在的年輕人生活非常方便,有外賣,有中介,有地鐵,有醫保,有網購,只要有錢,一個人也可以在陌生的城市生活的很好。

相比之下,和親戚的聯繫已經成了多語,甚至年輕人覺得維持親戚的關係就是在浪費時間,反倒是和快遞員、外賣員聯繫更加的穩定,多數人認為親戚能和你聯繫一定是另有所圖,有些親戚還不如陌生人,一代親,二代熟,三代,誰也不認識誰,已經是司空見慣了。

全紅嬋說過一句話,大家覺得有沒有道理,他說不拿冠軍我都不知道,我家這麼多親戚,所以大家也不必太在意吧,只要我工資穩定,月薪3000,親戚自然就會疏遠我,反而是一味的去強行維繫親戚關係,那才是遭人嫌棄,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