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過年收送禮觀,情出自願事過無悔;不談虧欠不負遇見,愛永在

我為後一位條友的觀點叫好。當今社會競爭壓力大,年輕人在外打拚不易。逢年過節還能記得探望長輩已屬上佳,很多人根本不走動了,你又能咋的?

我成家立業後逢年過節除雙方父母要送節禮外,也就是姑母和一位當年的老領導必去探望。同輩的親友來,本著一個原則,那就是等價交換。別讓人家吃虧。

如今年紀大了,需要我去探望的老人都離去了。除一位本族的嫂子,我敬重她中年守寡、帶4個孩子頑強生活,而且當年我父親臨去世前,還幫著照料了一段時間。所以我堅持走訪,而且每次都聊上好大一會兒。

我二妹必來,每次都給我買煙買酒,我則買些禮物讓老婆和兒子兒媳婦去送。到年後該回娘家的日子,頭一天讓孩子們去叫。我說來不來在她,叫不叫在你們。以後就是沒有我了,也要想著逢年過節叫二姑回娘家。

侄子外甥這些晚輩來送節禮,送的啥我就不學某些人在這兒曬了,因為有顯擺或吐槽之嫌。其實我認為不在東西多少,孩子們能來,就彰顯濃郁的親情。

我當然要準備好紅包讓他們給孩子帶回去,仍然不在這兒曬,省得有人說我顯擺或是窮酸。

昨天看一個視頻說一位老知青去世了,他在國外的兒女都沒回來。連處理房產都是遙控辦的,所有的遺物都囑買房者當廢品扔了就是。

相比之下,知道逢年過節走親訪友者已是難得,我們這些被走訪者退休了,無財無資源。人家念親情來探望就千萬別雞蛋裡頭挑骨頭了。人至老不可能都人見人愛,但起碼別人見人煩。

願青山常在、碧水長流!願親情永駐,友愛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