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張羅的一場親戚聚會,讓兒媳婦活成了「人間清醒」

有人說:「婆媳之間,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偶爾的你退我進,大家各有勝算,這樣也算是相安無事。

可是假如不幸遇到上一個愚孝男,那麼兒媳婦就只有任憑風吹雨打的份了。小祁便是這樣一個不幸的兒媳婦,且還是個手心朝上的全職兒媳婦。

小祁與丈夫大齊是通過相親認識的,談婚論嫁的過程中婆婆一直參與其中。大齊從小喪父,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因此對於母親是發自內心的體貼和尊重。

此前曾經談過兩個女朋友,都是短短半年便草草分手,前女友們的臨別贈言都是「你這個媽寶男,跟你媽過去吧!」分手的理由都是大齊的母親干預兒子的生活太多,女孩子覺得這樣的婆婆相處起來太難受。

後來,通過親戚的介紹,大齊和小祁相識了。小祁是個溫柔文靜的姑娘,從小到大是出了名的乖乖女,大齊一眼相中了小祁的溫柔賢淑。

(圖源網路)

小祁呢?本身對於大齊沒什麼看法,對方五官端正談吐得體,但也沒有心動的感覺。後來,在親戚在中間不斷的撮合和大齊的追求之下,便開始跟大齊談婚論嫁。

兩人確定戀愛關係之後不到一個月,大齊帶小祁回家見了他的母親,兩個女人初次相見,沒有刀光劍影的對招,只有其樂融融的交談,具體表現為大齊的母親高談闊論,大齊的女朋友傾聽附和。

隨後,母子倆交流意見,一致認為這女孩宜室宜家,是個能踏實過日子的姑娘。於是乎,大齊的母親便開始緊鑼密鼓的開始張羅婚事。

過程中小祁有一些想法表達,但是被准婆婆視而不見,小祁跟大齊提了,大齊回她一句「就按我媽意思來,我一輩子就結一次婚,讓她高興高興是應該的。」

小祁的心裡定然是不開心的,可是自己從小在家裡習慣了聽話,也難以說出反駁的話語,且婚禮的操辦也不需要她出錢出力,於是說服自己順從了婆婆的意見。

婚後的日子,小祁聽從丈夫的話做了辭了職。大齊的話是這麼說的:「咱家不差你那三瓜兩棗的,我媽就盼著抱孫子呢,你就在家好好養著,然後儘快懷個孩子,讓我媽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

婆婆也是一個勁的勸說,理由是她的兒子在外打拚辛苦,回家需要有個知冷知熱的人給端茶遞水,讓他兒子能夠安心工作,無須為了家務瑣事而費心。

小祁原本的工作是行政,一個月到手三四千塊錢,平時的同事關係處的倒是不錯。當丈夫提出讓她辭職時,辦公室的小姐妹一臉艷羨,覺得有人養著真幸福,不用在職場看人臉色行事,於是小祁聽從了大家的意見,辭職了。

辭職以後的日子,過的波瀾不驚,除了準備一日三餐外,別的時間就是看書看劇。婆婆經常跟朋友約著外出,家裡留她一人倒也自在。

但是婆婆有一個愛好,總喜歡在節假日召集一堆親戚朋友到家裡來吃飯。且每次都要求小祁親自下廚做飯,美其名曰:兒媳婦的手藝好,在家裡吃著放心。

(圖源網路)

婚後的一個多月,婆婆便張羅了初次家庭聚會,意思是感謝親戚們在兒子的婚禮前後費心費力。張羅好聚會事宜,婆婆便對大齊說:「這次咱在家招待親戚,你媳婦做飯手藝不錯,讓她給咱做飯,擱家裡吃健康,吃完還能聊天打牌,肯定比以前在飯店吃更舒服。」

大齊跟小祁說了母親的安排,小祁倒也沒說什麼推辭的話。畢竟日常也是自己天天做飯,人多大不了就是累點,婚後初次招待親戚,露一手也算是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

於是,她提前兩天採買準備,待客當日忙活大半天做出兩桌好菜。然而,當她準備洗手上桌吃飯時,發現桌面上已經算是杯盤狼藉了,這時小祁才明白,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端菜的時候為何那麼積極,原以為是替她分擔呢。

小祁匆匆扒拉了幾口米飯和剩菜,婆婆就安排她打掃衛生了,因為他們需要開始飯後的娛樂活動,需要使用乾淨的桌子。小祁又是一通忙活,打掃了餐廳繼續清理廚房,等到忙活完已經沒什麼心情再吃飯了。

晚上的時候,小祁跟丈夫抱怨了幾句中午沒吃飯的事情,大齊一臉不可思議:「那你怎麼不給你留點菜?一個做飯的人還能把自己給餓著了。為什麼沒等你?那麼多人等你一個人合適嗎?你做那麼多菜,等你收拾完上桌都涼了還讓人咋吃。」

(圖源網路)

小祁被那段話噎的不知道如何回復,心裡生氣不已,但是有口難言表達不出。如此之後,每次的家庭聚會都是婆婆招呼一堆親戚到家裡來,再由她下廚做飯收拾洗碗,除了孕期和月子期間例外。

今年的中秋節,趕上孩子的周歲,婆婆提出在家裡聚一聚,順便給孩子過生日。大齊提出在酒店定個包間,也讓親戚們體驗體驗外邊的菜品,總是在家裡吃大家說不定都膩味了。

可是老母親說:「親戚們都說你媳婦飯做的比外邊的還好吃,他們都愛上咱家吃飯,孩子過生日在家裡辦也更熱鬧。」大齊覺得母親想在家那便在家吧,轉頭給小祁安排具體事宜。

小祁這次不樂意了,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生了兒子,在自己的受難日還要伺候他們一家老小和七大姑八大姨,心裡的不忿之情油然而生。

可是當她不同意的話出口以後,得到的回復是「你一天在家吃喝不愁的,讓你多做一頓飯把你給累著了?我媽把我拉扯大,現在就是享福的,她想在家熱鬧就在家置辦,你不想做多的是人等著做。」

小祁無言以對,於是選擇閉嘴。大齊以為這事就這麼定了,便給母親回復按她心意安排就是了。

很快中秋節到來,當天一早小祁收拾東西帶著孩子出門了,上午時分親戚們陸陸續續到來,可是卻遲遲不見小祁帶孩子回家做飯,打電話也沒人接聽。

(圖源網路)

等到午飯時刻,大齊張羅著親戚們去外邊吃了飯,回家以後母子倆便開始數落小祁的不是。主題是,這悶聲不吭的女人居然玩消失,弄得他們母子臉面盡失,回來一定不能給她好臉。

時間在母子倆氣沖沖的話語中流失,等到晚上大齊收到一條信息,「離婚吧,多得是人等著給你們當牛做馬,那麼我退位讓賢。」

果然是悶聲不吭的人容易辦大事,平時忍氣吞聲的小祁,對大齊母子倆「掀桌子」了,誰願意做飯誰做飯,連兒媳婦都不做了,更何況做飯呢。

這個消息在他們母子倆看來很不可思議,但也並未引起重視,在他們心裡一個靠著丈夫給零花錢過日子的女人,歷經一點生活的挫折就會回頭尋求他們的庇護。

然而,事情並未如他們所願。很快,大齊收到了小祁的離婚協議書,對於財產不做任何要求,只要求獲得兒子的撫養權。並且表示,如果不同意協議解決,那麼就走法律途徑,這個婚是離定了。

身邊的親戚朋友們都覺得小祁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如今兒子尚小,自己又沒有工作,有個掙錢養家的丈夫,待在家裡當富太太不好么?

可是真的好嗎?作為一個已婚的女人,我覺得她醒悟的太晚。那樣的丈夫和那樣的婆婆,旁觀者只看到了光鮮的物質生活,何曾設身處地的想過兒媳婦遭受的精神壓力。

(圖源網路)

婆婆仗著兒子的愚孝,從婚前到婚後,處處干涉事事做主;兒子心裡眼裡都是要孝敬老母親,娶個媳婦的本質除了生兒育女就是替他盡孝。

試問,這樣的日子,哪個女孩子願意過?這樣的家庭,哪個父母願意讓女兒長久的生活?慶幸小祁終於歷經三年婚姻,活成了「人間清醒」。

女孩子嫁人,要看的不僅僅是對方的家世,更重要的是人品。無論是男朋友,還是對方的父母,在交往之初便要自己委屈不已,那樣的婚不如不結。否則,婚後流的眼淚真的就是當初腦子進的水。

小祁的不幸在於遇到了愚孝男和沒有界限感的母親,所以雙重加持之下,她很快便難以承受。這樣的愚孝男倒是不多見,但是沒有界限感的婆婆是真不少。

(圖源網路)

遇到這樣的問題要怎麼辦呢?

首先,在我看來,如果婆婆做事過分,在初次兒媳就應該明確的予以有力的回擊,不可縱容其行為,否則只會讓對方變本加厲。

其次,女孩子真的不能失去自己的工作,無論是三瓜兩棗還是薪資頗豐,這是婚後自己在家裡擁有話語權的基礎。尤其是在婆婆面前,靠丈夫養活的女人很難理直氣壯。

最後,盡量爭取丈夫的支持,在丈夫面前少評論婆婆的行為,只轉達事情的經過,順便再弱弱的說上幾句茶里茶氣的話。相信腦子沒有問題的男人,在久而久之之後會明白立場該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