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口頭禪:「吃虧是福。」
認真琢磨一番,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對。
雞毛蒜皮的事情,你不去計較,虧了就算了,可以給自己輕鬆自由的生活。但是一直吃虧,結局就不一樣了。
總有一些人,吃虧不少,但是福氣卻沒有看到。
別懷疑,有的「虧」不能吃,尤其是在自己困頓的時候,應該勇敢地維護僅有的利益,最起碼你要吃得上飯,好好活著。
01
吃虧有限度,別一忍再忍。
在《水滸傳》里,有一群好漢,他們叱吒風雲,令人羨慕。
其實,裡面還有很多的小人物,混跡在社會的最底層,連生活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鄆哥就是其中一位。
為了謀生,鄆哥做起了雪梨的生意,西門慶是他的重要客戶。
有一天,鄆哥提著雪梨去了王婆家門口,要找西門慶。但是王婆卻順手把雪梨丟了。
在王婆眼裡,雪梨是一文不值的,但是對鄆哥來說,卻是「幾頓飯錢」。看著街上滾落的雪梨,他很心酸,也很無奈。這個虧,讓他記仇。
接下來,鄆哥向武大郎揭發了西門慶和潘金蓮的私情,挑明了王婆的惡行。當武松回家後,鄆哥又把情況敘述了一遍。
再往後,武松制服了潘金蓮和武松,鄆哥也和梁山結緣,不再為一日三餐發愁。
應該明白,兔子急了也要咬人,更何況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斯威夫特在《格列佛遊記》里寫了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們允許和縱容欺詐行為,或者沒有相應的法律對其進行制裁,那麼誠實的生意人就永遠吃虧,流氓無賴反倒獲利非淺。」
鄆哥不願意在王婆的門口吃虧,這是正義的行為,也是底層人的一聲吶喊。
如果你是一個攤販,有人來欺負你,怎麼不氣憤?對於富人來說,一個攤位,不值一提,但是對於你來說,這就是「全部家當」。
做人,只要站在正義、道德的一方,哪怕力量微薄,也要敢於翻臉。哪能讓缺德的人一直佔據社會的主角位置呢?
陳勝、劉邦等人,在秦朝的暴政下,揭竿而起,就是因為拒絕吃虧,要讓勞苦的人翻身。一邊餓著肚子,一邊阿諛奉承,這是沒有骨氣的行為,不可取。
02
吃虧有目的,揣著明白裝糊塗。
《紅樓夢》里的劉姥姥,家裡窮得揭不開鍋了,因此厚著臉皮去賈府打秋風。
她和賈府里的人,是遠親,關係很一般,因而多次被他們嘲諷。比方說,有人給她頭上插一朵花,然後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她不責怪,還陪著笑。
在賈府里吃虧,還不是為了生活嗎?她只要從中得到好處,就行了。
作家亦舒說過:「一個人聰明固然好,聰明人洞悉先機不會吃虧,可是你毋需讓全世界人知道你是個聰明人。」
我的一個同事小亮,剛剛來上班時,表現得非常積極。他的本職工作是做接待服務,但是他常常去技術部幫忙。每當技術部加班時,他一準會在場。
技術部的上司,把他當成「自己人」。
上班兩年,小亮被調整到技術部做辦公室主任。很明顯,他的「吃虧」,目標很明顯。
作為一個小夥子,想要在職場立足,總得有一段時間去磨礪自己。
說白了,今天吃過的虧,就是明天飯碗里的福氣。
同樣是工作、社交,但是有人比你精明,得到的利益更多。你應該反思自己,不要單純去陪別人吃吃喝喝,要考慮到「請客吃飯之後,會帶來什麼好處」。
比方說,你請某上司吃飯,是為了增進感情,為以後升職加薪作鋪墊;你踏踏實實加班,是為了學習技術;你學會了低頭,是為了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
吃虧,從來不是被人拿捏,像軟柿子一樣活著,要明白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後果會怎樣。
03
吃虧有時段,別一輩子都不翻身。
好的人生,都是先苦後甜的。哪能一輩子像黃連一樣苦呢?
唐朝的宰相元載在剛剛入職時,遇到了宦官魚朝恩,還多次被嘲諷。元載默不作聲,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實力不如魚朝恩。
若干年之後,元載藉助唐代宗的安排,絆倒了魚朝恩,人生真正開始崛起。
韋皋,告別妻子,參與科考,又投筆從戎。經過十餘年的磨礪,做到了節度使的位置,然後再與妻子相會。
人生,應該如企業家牛根生說的:「吃虧吃到再也吃不進的時候,就不會吃虧了。苦多了,甜就大了。」
少年時,寒窗苦讀十餘載,為了以後謀求更好的工作;在社會上,吃過創業的苦,終究會迎來成功的喜悅;中年人,吃過沒錢的苦,就會更加珍惜金錢。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果河東很苦,那麼你就努力朝著河西出發,不要一直停留不動。
李嘉誠也說過:「一個人要贏得另一個人,其實很容易,那就是學會吃虧。」
顯而易見,吃虧就是為了超越自己、別人,而不是消沉下去。給自己一個期限,厚積薄發。
04
《易經》里說:「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當光芒落入地下,就會變得暗淡。接下來,我們要想辦法管理好自己和身邊的人,讓光芒再次升上來。
吃虧是福的本意,就是隱藏自己的光芒,伺機而動,最後活成陽光燦爛的樣子。
作為普通人,一定要選擇性吃虧,好好吃飯。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