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聊。
今天我們課題比較大,活著的時候,要考慮我們到底是什麼?
民以食為天,我們經歷過漫長的進化,DNA自帶的需求,天性上面也跟動物類似。
各種慾望充斥著我們的人生。這是天性無法忤逆。
所以要尊重天性,尊重這些慾望本身。
現在各種各樣的專家,都會鼓勵你做高級的人,很難。存天理滅人慾的念頭,本身就是不客觀。斬斷一切人類本能,成為完全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也難。
柔和的理念,鼓勵你順應天理,天性如何就如何,隨意。但又有個問題,人類進化而來,早已脫離了普通動物。
所以,不該壓制人類的本能,應該尊重人類的天然需求。
我們既要兼顧個人的奮鬥,又要尊重歷史的進程。
年少血氣方剛覺得個人奮鬥天下無敵,年老吃虧覺得歷史進程無可匹敵。這都是極端,別走極端,過猶不及。
做人亦是如此。
就像機器使用久了就該上油保養一樣,追求飲食的男女,是自己快活的手段,而未必是人生的目的。
換個角度想,你餓的時候,想吃燒烤。這個時候很痛苦,但如果能意識到,這種需求是DNA自帶的本能需求,就能夠想對客觀一點,痛苦還是痛苦,但好像沒有那麼致命。人生又不是只為了燒烤而來。
痛苦、煩惱難免,也不用刻意避免。
但冤有頭債有主,了解痛苦與煩惱的來源之後,人就能夠比較好地處理痛苦,不至於太被痛苦煩惱所控制了。
我們多數身體痛處,都是身體在通知大腦,自己有危機。
多數心理煩惱,都是源自內心自我保護之後的幻覺。覺得自己極為重要,自尊心的需求;或覺得自己極為不重要,避免自尊心受傷的自我保護心理。
兩種心跳,容易衍生別的煩惱來。
人,沒那麼偉大。讀多了科幻小說一定覺得,仰望星空,人類渺小得很。但不能因為渺小,將自己投射在另一個更大的東西上,尋求安全感,你還是你,並沒有變得更了不起。
佛說放下無我,就是在說,別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也別太輕自己。自己就是自己。
接受事實就好。我們身體的DNA里有自帶的滯後毛病。
就像世上多數事都不完美。接受就好。有了這個心態就可以去做人了。
做人,無非是求樂脫苦。,相當多的苦來自於限制約束與幻想。相當多的樂,是做自己喜歡的勾當。
想清楚後,在別害人的前提下,別給自己太多限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滿足物質。文化的需求,還能社交滿足下別人,就很好。
別把感受想得太重要,也別把感受想得太不重要,歸根結底,別想太多自己。
1960年困難時期,有人在張家口一帶,和幾個當地人一起掏糞。平時吃莜麵窩窩。閑下來就在炕上聊天,讀杜甫的詩。他們自己只有莜麵吃,於是吹噓壩上有無數羊肉,有韭菜成山,真好。
其中一個青年很煩惱,因為要結婚,女朋友向他送一支鋼筆,他送不起;他就和其他老幾位湊點錢解決了。青年很高興,但也有點感慨,「為什麼我們同樣是人,你就掙那麼多錢,我就沒有?」大家都無話可說。
到夜間壩上下來趕羊人,滿身風雪。說他們也是一天到晚吃莜麵,要個窩頭就挺好了。說趕羊下來,是為了過年了,讓壩下的人有口肉吃。
當時他身邊的老幾位很感慨。那個青年說:「他們真辛苦……我們也很辛苦。」
於是有位老兵說:「中國人都很辛苦啊!」
這是汪曾祺先生的小說里的一段。
別看得太重要,也別看得不太重要,你就看到別的煩惱。
只要琢磨自己,煩惱就完不了;既然煩惱完不了,就別急著逃脫煩惱。
要知道范仲淹說人生小時候痴呆,老年憔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將浮名牽繫?
李宗盛唱過了山丘,才知道無人等候。王家衛很早就說了:過了這個沙漠,就是另一個沙漠呀。
您看,說來說去,都是一個意思:只需自己還活著一天,那麼前路茫茫,煩惱不會斷的;太過掙扎也是自尋煩惱,那就這樣自然地過日子吧。個人的鬥爭固然是要有的,但也得順應歷史的進程嘛。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或太不重要,接受自己與世界都是不圓滿的,就不至於一葉障目,就看得見世上的許多道理,知道自己的欲求,然後去生活了。
假設覺得我說得太玄,我提供一個非常便當理論操作的方式。時不時地,將自己當成一個遊戲NPC,然後假想:自己從第一視角轉換成第三視角,即,假想自己正從上空,俯視自己的軀殼。不要有任何批判的心態,就正視自己的所作所為,像另一個人審視自己一樣審視。就堅持這種心情,用一種旁觀者心態觀察自己。
假設不熟練的話,就在房間里安一個攝像頭,拍攝自己兩個小時自然的所作所為。如此審視自己,就很容易發現:原來自己不知不覺間,做了那麼多細細碎碎蠢事啊!而人做的大多數蠢事、繞得大多數彎子,都來自於「太把自己一時的感受當回事」了。
習氣這樣地自省,能不知不覺間過濾掉許多過於自我的煩惱。一朝一夕,就可以接受一個不圓滿的自己,以及同樣不圓滿的世界了。人就是這麼回事,放輕鬆點,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就會自然地,不假思索地,過下去了。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