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365:雞頭還是鳳尾,你的選擇是?


第一個就是說,如果你是個鳳凰,卻進了雞的圈子,或者說你是個天鵝,卻進了野鴨子的圈子。你的那些獨特的優點,你周邊的人是看不到的,所以對他們來說是沒用的。幾十年前有一些特別高級知識分子的孩子嫁到了農村,這完全是鳳凰進了雞窩的感覺啊,在某些側面。

但是農民會說,「哎呀,我們家這個兒媳婦兒太棒了,她都能懂《詩經》,她都能懂《楚辭》,我們家的兒媳婦兒對甲骨文還有一定的研究,太棒了」。他會這麼想嗎?不會呀!就覺得這城裡女孩兒去做兒媳婦兒不會挑水,挑不動水,太嬌弱了,不會做飯,不會燒柴火鍋。然後呢身體也太弱,下地幹活也不行,可能還不能生養。在這種環境中,那個本來可能是很優越的那些特點在這個環境中是沒有用的。所以這種情況下可能出現的後果是什麼呢?就是所謂焚琴煮鶴,就是他只能拿到這個環境,看哪兒能用,用一用吧。琴嘛,好歹劈劈當柴火也能燒。

說實話,你想一想,如果你是一個古琴,拿來去當柴火燒的話,它不禁燒啊,對吧?古琴可能是梧桐木,梧桐木那個東西太輕太薄,燒一會兒就沒了,那絕對沒有松樹、柏樹好燒啊,仙鶴很美,你作為觀賞動物很美。如果你拿去燉,鐵鍋燉仙鶴,它沒有大鵝好吃啊,因為它的肉太瘦、太柴。

所以呀,如果你本身是個鳳尾,你非要跑去想當雞頭,估計你是完全沒有機會的,你最大的可能是成為雞屁股。這是不是冤枉了這些鳳尾呢?是不是冤枉了這些小天鵝呢?

其實也不算冤枉,因為人家本來雞有雞的生活環境,有它們所需要的生活方式。那在這個圈子裡邊當雞頭的,當然就應該是雞這種方式裡邊最卓越的,對吧?雞裡邊的頭才能當雞頭,你本身不是雞裡邊的頭,你非要跑去當人家的雞頭,憑什麼呀?

就因為你是鳳凰,就因為鳳凰比雞更高級一點,也沒有這個道理吧,對不對?所以總的來說,一個人應該在什麼環境生活,有一個特別簡單的心理原則,就是看看你自己適合哪兒,你是什麼。你是天鵝,就跟天鵝一塊兒混;你是野鴨,就跟野鴨一塊兒混;你是鳳凰,你就上梧桐樹上去找你的同伴;你是雞,你就跟雞在一起。盡量不要去生活在不適合自己的環境里,你!該是什麼,你就會成為什麼。



END

關注我們

用語音讓心理成長走進生活,

讓生活有溫度。

聲音 | 朱建軍

編輯 | 內小明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