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你這樣的,將來就是去掃大街都沒人要!」
「等我和你爸不在了,你還不得餓死在屋裡。」
「你真是一事無成」
從這些聽上去有些難聽,甚至是有些惡毒的話語中,我們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這位母親對孩子的失望,在她心裡女兒范成金已經成了一個「廢人」,別說是出人頭地,就連養活自己都費勁。因為太過失望,范成金的母親幾乎每天都會用難聽的語言刺激她,但儘管如此,范成金還是宅在家裡啃老啃了十年。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個正處花季的少女甘願呆在小小的屋子裡獨自凋落?
從小生活在貶低下的孩子
范成金的身世與任何的普通人都一樣,她出生於一個農村家庭,她的父親以前是糧食站的工人,但後來因為生范成金導致超生,只能離職回家種地。父母平時靠著幾畝地務農為生,他們沒有什麼文化,但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很希望以後的孩子能夠有點出息,起碼不在家裡面朝黃土背朝天。范成金還有一個姐姐,但她的姐姐從小就不太聰敏,平時幫著家裡做做活還行,但一看書就頭疼,完全不是一塊學習的料子。既然姐姐沒了希望,父母的期望就全都壓在了范成金的身上。
范成金的父母的思想比較傳統,他們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那一套,因此從小就對范成金比較嚴格,平時范成金在學習上犯了一點錯,面對就是父母的辱罵和體罰,為此范成金小時候沒少躲在屋裡偷偷地哭,但年幼的她並不敢反抗自己的父母,只認為是自己做的不夠好。常年處在高壓之下,范成金的性格也變得非常內向,她說話從來都是低著頭很小聲地說,生怕那句話說錯了就會換來一頓指責。如果是有心的父母,在這時候就應該能夠看出孩子的不正常,但在那個年代主要還是以吃飽喝足為最大,父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能把你養活大就不錯了」,很少有人會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從小就有些內心封閉的范成金升到了初中,在初中她也認識了一些朋友,並且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一天回家范成金跟自己的母親說,自己喜歡雕塑和畫畫,並且將自己用心畫的畫拿給她看,可在范成金母親看來,這都是些歪門邪道,讀書都讀不明白,畫畫還能畫出名堂?於是母親又將范成金批評了一頓,從那以後范成金再也不會在家人面前表露自己的興趣愛好了,在家裡的時候,她也不敢再畫畫了。
因為內向處處碰壁
但隨著年齡的長大,范成金反而變得越來越內向,除了學習相關的事情她不敢再跟家裡提其他事情,但就算她的成績在班裡還算不錯,卻還是會受到父母的貶低。彷彿只有天天第一名,次次一百分才能被父母肯定。自卑讓范成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以至於她的成績開始一落千丈,最後高三複讀了三年仍舊只考上了一個專科。面對這樣的結果她的父母自然是難以接受。
大學畢業後范成金就要步入社會,她在心裡不斷地給自己打氣,告訴自己這是全新的開始,只要經濟獨立之後就可以擺脫父母的控制。但在面試會上,范成金自卑和不善交際的問題被無限放大,僅僅是坐在面試官面前她就渾身止不住地顫抖,腦袋變得一片空白,結結巴巴的連一個完整的句子都說不出來。一次次的面試失敗讓范成金近乎崩潰,但卻沒有人能夠幫助她走出困境。後來范成金的姐姐靠關係給她找個一個廣告公司的工作,但沒幾天她就被人掃地出門。到最後,范成金乾脆將自己鎖在屋子裡,變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家裡蹲。
選擇逃避啃老10年
作為一個大學生,畢業後哪有不工作在家吃乾飯的道理?自己這麼多年難道白供給了?看著窩在家裡的范成金,她母親就氣不打一處來,於是辱罵指責的語言就來得更加頻繁,范成金就算是喝口水也會被罵一頓。
「你將來要是能成事,我都給你跪下」
「狗都比你有出息」
在剛剛開始的時候范成金還會反思一下自己,她告訴自己不能逃避,不能逃避,她想過自己在村口開個小賣部,但這種事情太過不切實際,家裡怎麼可能拿的出開業的錢?於是母親又會向范成金哭窮,讓她腳踏實地不要整天做白日夢。母親的刺激讓她產生了嚴重的逆反心理,她認為自己現在的不幸都是母親一手造成的。於是范成金開始理直氣壯地躺在家裡,並且這一躲就是十年。
母親從小到大的貶低讓范成金的情緒積壓了三十年,在參加調解節目時她表示,這些年來她感覺自己一直生活在棺材裡,從來沒有陽光能夠照進她的內心,她清楚的知道自己已經誤入歧途,但她沒有勇氣也沒有能力靠自己走出來。
范成金無疑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童年時期遭受的不幸就像一把枷鎖讓她難以展翅飛翔,但面對女兒的訴說,范成金的母親卻並沒有並沒有太大的觸動,在她看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吃好喝的供給已經是她能做到最大的努力。也有網友認為,讓每天都累得直不起腰的農婦去理解孩子纖細的心靈確實有些強人所難,長大之後也要學會自我取悅,自我開導。你覺得造成范成金啃老10年悲劇的原因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