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毛選角度看幸福的婚姻是什麼

男女雙方都懂得經營幸福婚姻的規律最重要。人們常說好的婚姻雙方應該是門當戶對,這個要求的本質是由於雙方家庭條件和環境相仿,

雙方可以相互理解對方的成長經歷,生活習慣,甚至價值觀也類似,物質條件也差不多,所以較為容易匹配,婚後不容易鬧矛盾,這是這個是經驗之談,但不是問題的究竟。

門當戶對試圖契合經營幸福婚姻的規律,其實最根本的追求,還是相互懂得婚姻中的規則規律,圍繞規則規律辦事,能把家庭經營好。

我周圍有對朋友夫妻離婚了,由於比較了解這兩個人,所以覺得他們的離婚很讓人惋惜。

雙方都不是那種自私的人,也不是惡人,平時跟朋友關係相處不錯,但是就是因為雙方不懂經營幸福婚姻的規律,導致處理不好家庭關係,最後草草離婚收場。

這兩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明白婚姻是要靠雙方相互付出和寬容為基礎,圍繞小家共同經營,都要為婚姻加溫加熱,

這樣雙方都會得到更多的溫暖,事實上恰恰相反,他們會對對方提更多的要求,需要對方付出很多。

一方說你應該怎麼樣怎麼樣,別人家的老公會怎麼樣,對老婆多好。

另外一方也會說你應該怎麼樣怎麼樣,別人家的老婆更顧家,會做家務,雙方都覺得自己提出的要求更需要被解決。

我們都知道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即使一方最初滿足對方的需求,那會立馬有新的需求提出來,都會做不到的,最後的結果就是雙方以吵架結束。

兩個人都沒有明白婚姻中的規律,都拿自己的需求當標準,結果就是爭吵的次數多了,最後以離婚收場。這是我覺得最可惜的一對。

《毛選》中講在實踐中要找到事物的發展規律,抓住本質,就是因為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規律的,婚姻也一樣。

要處理好婚姻中的矛盾,也需要圍繞婚姻的規律和來辦事才成,圍繞規律的行為會更順利。

有的婚姻,即使兩個人結婚了,還把小家放在次要的位置,把原來各自原生家庭放在重要的位置。

結果一旦遭遇了矛盾的考驗,雙方果斷放棄了小家,顧及了自己的原生家庭,直接就把雙方的信任度給搞垮了。

為什麼媽寶男的婚姻會容易失敗,就是媽寶男往往在乎的是自己媽媽的利益,而不是跟自己老婆站一起,不首先維護自己小家的利益。

伏地魔的婚姻為什麼容易失敗,就是因為妻子拿錢補貼自己的娘家,這是在損害小家的利益,補貼自己原生家庭的利益。

要維持好的婚姻,經營幸福的婚姻,這裡的規律就是雙方都得把小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都要真心為小家付出,相互包容,把原生家庭從此放在次要的位置。

比如雙方父母有看不慣小兩口的地方,小兩口都要一致對外,維護自己的小家。

比如一方父母跟另外一方的子女發生了矛盾,小兩口首先要袒護自己的另一半,不能跟著父母反對自己的小家。

比如一方父母要跟小家借錢,都得經過小家的一致同意才行。

小兩口都懂這裡的規律,相互支持和幫助,一致對外,這個家庭就會經營得越來越好。如有一方不懂,還跟這個規則有衝突,自然會把婚姻搞得天昏地暗。

如果雙方都不懂,那離婚的概率會增大很多。之所以要求結婚的雙方都明白這個規律,就是因為這個規律可以幫助小家建立信任,建立尊重與合作,建立親情的基礎。

在這個基礎上,共同維護這個家,而不是共同拆散這個家。

婚姻中的物質條件往往是發展的基礎,對於經營婚姻來說比較重要,但是從根本上講還是次要的問題,只要不過分差別太大,基礎過於差,雙方可以形成互補,更利於家庭的穩固。

婚姻中的學歷條件也一樣,也是發展的基礎,是次要的問題,只要差別不大,也可以形成互補,學渣和學霸誰說不能成為一家。

婚姻中的性格也是發展的基礎,是次要問題,只要差別不大,可以形成互補,內向和外向也可以互補,讓家庭更為穩定。

婚姻中的顏值也是次要問題,差別大點可以形成互補,讓家庭更為穩固。

互補的家庭,如果再能做到懂得經營幸福婚姻的規律,這樣的家庭情感和物質會更為穩固,因為雙方互為需求,互相理解,可以從共同經營的角度,推動婚姻向好發展。


家庭穩固也是利於發展的條件,家裡亂作一團根本沒法發展,只有家庭穩固,家人信任,雙方才能大膽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