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為孩子好,爸爸媽媽寒假請記住這三句話,親子關係瞬間升級

寒假來了,名為假期,實則暗中競爭殘酷激烈,稱之為冷戰並不為過,天氣寒冷,各自積極備戰,家長和孩子絲毫不敢怠。

隨著孩子在身邊時間長了,各種嫌棄、厭煩、暴躁、無奈、心疼,各種問題頻現。

為了大家有個祥和快樂的假期。三句話送給廣大家長。

第一句:「記住,XXX爸爸或者媽媽,你是個大人,你不是小孩」

應用案例:當兒子玩手機不學習時。

「記住,張飛爸爸,你是個大人,你不是小孩」

每當生氣時在心裡默默地問自己,必要的時候可以咬嘴唇、咬腮幫、指甲摳肉,強化提醒。

理論支撐:自我暗示

在心理學上,自我暗示指通過主觀想像某種特殊的人與事物的存在來進行自我刺激,達到改變行為和主觀經驗的目的。

成功心理、積極心態的核心就是自信主動意識,或者稱作積極的自我意識,而自信意識的來源和成果就是經常在心理上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反之也一樣,消極心態、自卑意識,就是經常在心理上進行消極的自我暗示。

這樣做的好處:

這樣做不僅能夠在孩子面前保持一個良好形象,喜怒不形於色,讓孩子見識到你良好的教養,更能讓自己減少負面情緒,少生氣有利於你的身體健康,更能夠讓你產生更多的多巴胺,讓你精神矍鑠,思維活躍。

第二句:「孩子,你生氣的時候你覺得你像什麼?」

應用案例

孩子生氣、情緒低落,第二天有所緩解時,你要問一問孩子,「孩子,你生氣的時候你覺得你像什麼?」,孩子可能會給你一個具體的描述,也可能說不出來,但是當你鄭重其事的和他說這個問題,會引導他去思考,隔兩天,下一次再和他談論,你可以把你的比喻說出來,讓他按照你的標準建立一個具體形象,例如:爸爸生氣的時候,覺得自己就像一頭憤怒的公牛,隨時會給別人帶來生命危險。

理論支撐:負面情緒具象化

生活中,當你把負面情緒能夠具體地表達出來或者形容出來,你就戰勝了八分之八十的負面情緒,例如

拿出一張紙,把經常讓你生氣的問題寫上,然後分析原因,分情況寫明措施和結果。

比如,又和媽媽吵架了。

這時你就可以在紙上寫,這件事是她的錯,還是你的錯。

如果是你的錯,立刻去道歉。(措施1)

如果是她的錯,等她來道歉。(措施2)

如果她不來道歉,主動去溝通,解決問題。(措施3)

如果她不來道歉,先等兩天,把手裡的急活做完。(措施4)

這就是負面情緒具象化的表達,一旦負面情緒出現,立即照做。

這樣做的好處

能夠讓孩子快速認識自己身上的負面情緒,減少身上的負能量輸出,緩解身上的壓力,輕鬆愉悅的享受學習生活。

第三句:請你把前兩點堅持下去

應用案例

當你生氣的時候請把第一句話說給自己聽,當你發現孩子經常出現負面情緒,請把第二句話說給他聽。

理論支撐:半途效應

半途效應是指在激勵過程中達到半途時,由於心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導致的對於目標行為的一種負面影響。大量的事實表明,人的目標行為的中止期多發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標行為過程的中點附近是一個極其敏感和極其脆弱的活躍區域。

古語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要學了東西不去運用,不要用了一段時間,就放下,功虧一簣最為不值,堅持就是勝利。

這樣做的好處

無時無刻不在提醒和暗示自己,可以讓自己的心裡承受能力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能包容,讓家庭中產生更多的和諧因素,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極大的積極作用。

親子關係是雙方的,好的親子關係的出現,並不是靠嚴格的管理和具體的約束,更多的是父母大量的學習和實踐,父母的努力可能孩子看不見,但是一定能反映到孩子的成長上,你越來越好,孩子不會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