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也有「後悔葯」


常言道:「世上沒有後悔葯」。它指的是人們對自己已經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犯過的錯或已經發生的違法違紀甚至是犯罪的行為,感到後悔不迭時,已經是再也不能改變的事實。從這個角度講,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有沒有一種方法,讓人不後悔、少後悔、小後悔不會變成大後悔,或者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後悔呢?其實,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避免後悔情況的發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世上也有後悔葯」。

01.學習是治療後悔的長效葯。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人們之所以常常會有一些讓自己後悔的言行,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當初並不知道自己的言行是錯誤的,或者並未意識到自己的言行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是一種無知的結果。

二是雖然知道自己的言行會帶來不良的後果,但因為一時的衝動,導致不當言行的發生,是一種個人修養不夠的結果。

三是雖然控制住了一時的衝動,但經不住誘惑,在不良環境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蕞終未能守住底線,一失足成千古恨,是一種僥倖心理、賭博心態導致的結果。

所有這些都是學習不夠造成的。因此,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一是要學文化,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耐得住寂寞。

二是要學政治,明是非,顧大局,講規矩,守紀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握住方向。

三是學法律,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守得住底線。

四是要學科學,破除迷信思想,掌握一技之長,提高認知世界的水平和立足社會的本領,經得起誘惑。

做到了這幾點,人的一生就可能不後悔或少後悔。

02.納諫是治療後悔的苦口良藥。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時候對所有事情都能做出準確的判斷、明智的選擇和正確的處理,難免會因犯錯誤而感到後悔。

要想避免或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就要做到善於聽取別人的不同意見,勇於接受別人的規勸和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別人的直言相諫,雖然有時候會使自己很難堪、很痛苦甚至是難以接受,但往往能使人們看清自己的不足,避免錯誤的發生。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勇於納諫,雖然很難,確是治療後悔的一劑苦口良藥。

03.警示是治療後悔的免費葯。

人們的身邊經常會有些人犯這樣那樣、或大或小的錯誤。有的人受到了領導或組織的批評教育,有的人受到了法紀政紀的處理,有的人甚至走向了違法犯罪的深淵。

這些活生生的事例,雖然發生在別人身上,但對自己來說要引以為戒,起到應有的警示作用,避免犯同樣或類似的錯誤。

警示,是在自己還沒有付出代價時,治療後悔的一劑免費良藥。既不能對別人的錯誤視而不見,認為與己無關,更不能重蹈別人的覆轍,令自己悔之不及。要常存敬畏之心,善於汲取別人的教訓,盡量減少自己犯錯的可能。

04.反思是治療由小後悔變成大後悔的特效藥。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人犯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誤而不汲取教訓,進而由小錯誤逐步演變成大錯誤,甚至是走向了違法犯罪的道路,蕞終由小後悔變成了大後悔,這樣的慘痛教訓數不勝數。

治療這種後悔病的特效藥,就是常常進行自我反思,及時發現一些錯誤的苗頭或傾向,找准病根,對症下藥,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

對已經犯下的錯誤,既要克服怨天尤人、強調客觀的思想,多從自身查找原因,從思想和靈魂深處進行反思;還要克服麻痹大意、不以為然的思想。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小洞不補,就會大洞難堵。小錯誤不斷,就難以保證大錯誤不犯。只有自覺地、主動地、經常性地進行自我反思,才能避免由小後悔演變成大後悔。

05.改造是治療再後悔的處方葯。

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摔倒一次,也許是有原因的,甚至是值得同情的。但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則是愚蠢的,多次摔倒則是不能令人容忍的。

在監獄裡,經常會有一些「二進宮」、「三進宮」的罪犯,有的甚至是「七進宮」、「八進宮」。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存在,就是因為他們在違法犯罪後,沒有真正的改造思想、矯正惡習、重塑靈魂。

一個人犯下大錯甚至是犯罪時,僅僅靠自我反思是不夠的,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接受懲罰和改造,而這種懲罰和改造是強制的,是按照一定規矩和程序進行的,而不是你願不願意的問題。

就如一個生了大病的人,不想吃藥打針是不行的,採取保守治療的辦法,只能是治標而不治本,病情遲早還要複發的,甚至會更嚴重。只有痛下決心,按照一定的療程和處方,對症下藥,挖掉病根,才能真正痊癒。

人生難免會有小後悔,甚至是大後悔,只要能夠做到真心改造,按照法律的規定和道德的規範,去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照方抓藥,標本兼治,就能夠將再後悔這一頑疾徹底治好。

(圖片來源於網路,若侵聯刪。內容為作者原創,侵權必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