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親愛的喬納》讓我重拾對婚姻的嚮往

一次大學英語課堂,老師提問道:「What is your fear?」。

廣姐思考片刻,大聲喊出「Get Married」,頓時全班哄堂大笑。

我們的美麗可愛的Pro Daphane笑著問道「Why?」


「你看咱全班同學都笑了不就是最好的回答了。我們常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你看都墳墓了,註定一眼看到自己的骨灰盒,多麼令人害怕的事情啊。而且不論是我的原生家庭還是周圍看得到的家庭,每天的狀態吵架,抱怨,消耗情緒。甭管您家裡有沒有外人,這吼叫的壞習慣是改不了了。對老人都還行,一到自己家裡各執一詞,各做一事,沒有關心,沒有問候,甚至連基本的禮貌都喪失了,然後就是各種噴,這每天都是無謂的浪費時間,我害怕進入到這樣的婚姻。」這是我大學時對婚姻的看法,其實至今也沒有太多新思想湧入我腦海,能夠讓我改改自己的思想理念。

但在《親愛的喬納》這本書中我彷彿找到一種力量,一種愛的力量去相信婚姻。這個故事有兩條線,一條講述的是瑪麗蓮和戴維相戀相愛到步入婚姻殿堂面臨生活瑣事的,另一條則是瑪麗蓮和戴維的四個坑爹坑媽的女兒,而我們的主角喬納則是坑姥姥的。這個長達六百頁的故事講述了七個人,一個人近百頁的內容描寫且相互之間還有著千絲萬縷親情的聯繫,書中沒有太多偉大的情節來支撐,靠的就是每天在各種事件中撕扯將人物形象立體化。

大女兒溫迪是個問題少女,青春期的衝動,強勢,生活混亂樣樣都有,好不容易結婚了吧,丈夫沒了,那這生活又回歸原始了。二女兒維奧萊特更離譜,冷酷、冷漠地不行意外生了孩子(我好像開噴,我要淡定),還直接給送走了,這直接導致那個坑姥姥的喬納回來延續她禍害的傳統。三女兒麗莎倒是事業有成,最像瑪麗蓮,結果卻陷入一段難以言語的戀愛之中,這屬於是個倒霉孩子。小女兒格蕾絲別的都還好,尊重父母日子正常過,可就是不忍心生活失敗的事情告訴父母,以致又有不少新的麻煩。

你說說攤上這麼些個孩子,這小說得看著多難受,也難怪有人稱這是克萊爾·倫巴多史詩力作,可不咋地。你能想到的婚姻所有的不幸人家全遇到了,每天都有無數個煩惱在等著,每天無數個理由離婚,拋棄家庭。這可不是《父母愛情》那樣身居高位還可拌嘴過一天的,不是生活方式不一樣就能解決的,這是每天都得活成老媽子,老爹子一步步熬的啊。曾聽過這麼一句,一個不把百酒都嘗遍的人是不大懂得清水之味的,那瑪麗蓮和戴維可是離婚要遇到的上千種方式都經歷了個遍,婚姻的滋味到最後品出來「emmmm,原來是我瑪麗蓮和你戴維還擱一塊兒躺著呢」。


他終於明白了婚姻的真諦。有的時候,婚姻是多個月以來他們所承受的強烈的孤獨感,婚姻是他們直接持續了整整一年之久——無論一開始再怎麼令人難以忍受,後來卻也慢慢成了習慣的疏離。但是,更多的時候,婚姻是我在他手中的瑪麗蓮的手,實在那段冗長的困境過去之後一切又可以嚴絲合縫地回歸原位,是當她知道他需要她時她依舊會緊緊依偎在他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