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過得好么?你活得不夠好,是因為你沒有看見自己的壞


你看到的世界,是內心的投射

我們的心其實也是以這樣的方式來看待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如果看起來是這樣子的,倒不一定說它本身一定完全是這個樣子。

我們的心用投射的方式加工了這個世界,所以使這個世界看起來是我們所熟悉的樣貌。

你的子女是你的潛意識

中國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就是把子女當作自己的替身,把自己的某個表現不充分(即壓抑或半壓抑)的面具投射給子女,讓子女完成自己沒有完成的使命。


有些家長這樣做是有意識的,有些家長是無意識的。

還有一些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所以對孩子非常失望,竭力改造孩子,自己改造不了就求助於心理醫生。

你自己的恐懼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

如果你是一個恐懼的家長,你可能會有一個有問題的小孩。

你的恐懼越大,你眼中小孩的問題就越多。

恐懼導致掌控。

你越恐懼,你越傾向於去把握住某種東西,以讓你自己有安全感。

掌控者是頭腦,而小孩通常都是自由的心,他們像水一樣流動,很難被掌控。

這使得你越想抓住、越想駕馭、越想掌控,越抓不住,越駕馭不了,越掌控不住。

你的恐懼越多,你對孩子的要求就越多,因而你眼中小孩的問題也就越多。

小孩是一個有問題的小孩,真是這樣嗎?

沒有你的恐懼,沒有你的壓制或判斷,他是一個很難教育的小孩,這是真的嗎?問一問你自己。
當你是一個完全無懼的父母時,你的孩子才能天然成長

生活中頻繁投射的部分,往往折射出內心最痛苦的部分,

人本來是一個整體,但是為了適應環境,發展了一部分心理活動,壓抑了另一部分心理活動,結果變成了「半個人」。

在尋找配偶的時候,人們就會被擁有自己所欠缺的心理活動(其實不是欠缺,而是被壓抑了)的人所吸引。

這樣的兩個人結合在一起,似乎又變成了一個整體。

所以,有的夫妻一開始比較融洽,但是在一起久了,也會發生分化——每個人的內在心理活動都會繼續發展。

人們不是在跟配偶衝突,而是在與自己的潛意識衝突。

心理學認為:

你無緣無故討厭那個人,是因為你自己身上有和她一樣的特質。

在潛意識中,你認為那種特質是「不好的」。

而承認自己「不好」這種想法太痛苦,於是被自我壓制,轉而採取將「不好」「投射」到別人身上(懷疑別人或者強加別人)的方式來緩解這種焦慮。

通過這樣的操作,人們扔掉了自身討厭的部分,保持了「我足夠好」的自我感覺,並能通過抨擊他人在內心裡獲得一種優越感。

這種將自己的感情、意志和特性強加於他人身上的認知傾向就是投射效應。

某種程度上說,的確是我們投射給了世界什麼,就會看到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但這不代表別人從我們身上感受到的一切不舒服都來自他人的投射。

這很可能就是我們自己人格中不夠健康的內容,是在成長過程中需要逐漸有能力去承認和修正的部分。


從心理學的視角去看,人為什麼會相互吸引?


第一,我們倆的心智水平發展是在同一層面上的。

第二,我們往往經歷過非常相似或非常匹配的創傷,那些創傷使得我們「一見鍾情」。

經常有人說,我想要找一個什麼樣的伴侶,但往往大家會發現,最後找的或者特別吸引你的,都不是你列的那些條件。

因為人和人的吸引不是依靠你的理智,更多時候是內在創傷的吸引,就是我們兩個經歷過相似的創傷,是那些創傷使得我們一見鍾情:

「我覺得TA特別懂我,TA身上有特別吸引我的味道,這是不能講述的,沒有辦法言語化講出來,即使TA和我想像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但非常吸引我。」

舉個例子,一個小時候目睹父親打母親的女孩,長大後嫁了一個人,她的老公也打她。

有一種可能就是,每次和她丈夫吵架場面即將失控的時候,她都會「火上澆油」地這樣說,「你打我啊!你打我啊!」

如果丈夫還是不動手,她就會說:「你不打我你就不是男人!」

終於,她的丈夫動手打了他。

然後,她發現,這個場景自己似乎早已看見過。


你與每個人的關係,都反映出你與自己的關係。

如果你不斷地與自己的內在衝突,那麼你也會不斷地與別人衝突;如果你自己內在的情感掙扎,那麼你也會與別人在情感上發生掙扎。

我們在關係中所遭遇的問題,就是我們內在的問題。

你喜歡或討厭一個人,其實跟他是什麼樣的人、做了什麼樣的事無關,而在於你潛意識中對這個人的預設是怎樣的。
當你潛意識裡認定某個人是好人或者壞人,那麼無論他做什麼,你的潛意識都會解讀為你想要的答案,來佐證這個人的觀點。

這就是為什麼,討厭的人越看越討厭,喜歡的人越看越喜歡的原因。

可以說,我們對外部世界中一切人、事、物上的感知,都是自己潛意識中最真實的心境的投射。
所以反過來,我們當然也可以利用這些投射出來的信息,來做一件每個人一輩子都應該去做,而且越早做越好的事情——那就是探索自己的潛意識

你在別人身上看到的是,你以為你是什麼樣的投射和具體化,不過卻不見得是真正的你。

例如你看別人似乎喜歡欺騙,那是因為你欺騙你自己,然後將之向外投射到別人身上。

如果一個人只看到邪惡和孤寂,那是他內在已被邪惡和孤寂所困擾,把它們投射於外。

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

當你堅定了一個目標之後,好像全世界都在為你讓路,努力的過程沒有阻力、一往無前;

反之,當你對一件事充滿遲疑時,總是會無端冒出各種干擾因素,來打亂你的節奏,阻礙你的前進。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我們與這個世界發生的所有關係其實都是投射。

你心裡有什麼,就會在外部世界看到什麼。

你心靈的模樣,就是你人生的狀態。

我們的命運是被內在情結驅動和描繪出來的。

如果我們的內心深處還晃動著各種陰影,那麼我們就會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各類麻煩並與之糾纏。

那些被我們壓抑多年、被我們關在籠子里的困獸,一旦跑了出來,就會害人不淺。


榮格說:「你的潛意識指引著你的人生,而你稱其為命運。」

說白了,命運就是一種潛意識。

而那些被我們歸結為外部力量的結果,其實也是自己的內在潛意識推動的結果。

你對世界的認知,是你心靈的顯現,你的所有行為,也是你心靈的顯現,而這一切也就決定了你將會擁有怎樣的命運。

有時會忍不住想,人和人之間會不會存在磁場這個東西?

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會不斷向外傳遞你的三觀和喜好。

磁場相同、三觀一致的人會自動靠攏。

反之,即使認識數十年,也無法交心。

也正因如此,才會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現象吧,也才會有看一個人,就看他的朋友都是什麼樣的人這一現象。

或許你也有這種體會,生活中最難的就是人際關係的維護。

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和磁場不同的人在一起,註定會因觀點難以相同,溝通太費精力而不歡而散。

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是你的影子,當你能夠跟自己和善地相處,怎麼可能無法與他人相處,當我們體驗過這樣的經歷,會感覺輕鬆自在。

你每天遇到的人和事,就是你生命當下的頻率。

作者簡介:賢弘老師

心理諮詢師、塔羅牌占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陋室傾聽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緣。

紅塵來去散無痕,烹煮文字療人心。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命運如刀,讓我和你,一起領教。——實用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