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孕期出現先兆流產,保胎30多天終於有所好轉,如今卻悲劇了

圖為劉剛琴的兒子彭貴博,因不想做治療而在病房哭鬧。

「都怪我堅持生下孩子,卻沒能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看著坐在身旁一言不發的兒子彭貴博,劉剛琴的臉上滿是淚滴。

劉剛琴來自雲南昭通,家裡世代靠種地維持生活,儘管不富裕,但她與丈夫勤勞能幹,日子倒是越過越好。婚後多年,夫妻二人一直期盼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2017年初,35歲的劉剛琴終於懷孕,這消息讓丈夫樂開了花。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孕期的劉剛琴一直堅持在打工的企業做倉庫司磅員,可能是過度勞累的原因,兩個月時有出血癥狀,到醫院檢查,醫生告知有流產的跡象,這可嚇壞了夫妻倆。為了留住來之不易的孩子,劉剛琴和丈夫商量決定住院保胎,一直住了30多天情況才終於有所好轉。

圖為傷心的劉剛琴。

經歷過這個小插曲,劉剛琴比從前更加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注意就失去肚子里的孩子。由於身體虛弱且屬於高齡產婦,她基本上一周要去醫院吸一次氧,過程雖然艱辛,但好在孩子一直健康地成長,這讓劉剛琴覺得眼前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2017年11月28日,兒子彭貴博出生了。整整十個月的期盼,終於等到孩子呱呱墜地,從孕初期的擔驚害怕到如今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放了下來,劉剛琴顧不得生產的疲憊,看著身旁熟睡的兒子,臉上滿是幸福的淚水。沒有什麼比孩子平安降生更值得慶幸的了,於她而言,世間最好的幸福莫過一家人在一起。

圖為劉剛琴在病房內照顧彭貴博。

日子一天天過去,所有的一切都按照劉剛琴預想的那樣順利進行著,彷彿一切都在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貴博將近一歲的時候,可以含糊地喊出「爸爸」、「媽媽」,這讓劉剛琴和丈夫感到欣慰,為人父母的喜悅可以沖淡所有的艱辛與疲憊,可讓她想不到的是,上天會在這個時刻狠狠地潑上一盆冷水,讓他們一家從此陷入無止境的絕望之中。

圖為劉剛琴在給兒子喂水。

2019年5月,劉剛琴發現一歲半的貴博不愛說話了,家裡人叫他也沒有反應,起初以為是孩子玩入迷了,可時間越久這種癥狀越嚴重,他甚至不與人對視,情緒也變得很暴躁。害怕孩子出現問題,劉剛琴和丈夫商量後,兩人帶著孩子來到昆明的醫院。經過檢查,醫生告訴他們,孩子發育遲緩有自閉傾向,這個消息彷彿晴天霹靂一般。「醫生,能再給好好看看嗎?他平時挺機靈的,怎麼會得這個病呢?」劉剛琴緊緊攥著醫生的手,希望眼前的一切都只不過是一場錯覺,可現實就是如此殘酷,讓人沒有任何招架之力。

圖為劉剛琴陪著兒子做康復治療。

按照醫生的建議,夫妻倆為孩子辦了住院手續,希望通過康復訓練和藥物治療的方式幫助孩子恢復健康。住院後,一天的治療費就近千元,這讓他們這樣的普通家庭難以承受。夫妻倆拿出了家裡所有的積蓄,卻也只能維持極短時間的治療。「丈夫不得已外出打工,我一個人除了在醫院照顧孩子,也會打零工維持基本生活,可掙錢的速度遠比不過花錢的速度。」劉剛琴說,他們很快就支撐不住了,出於無奈,她只能在醫院開些葯,帶著貴博回家休養。

在家的那段日子,丈夫拚命幹活掙錢,劉剛琴一邊照顧孩子,一邊種地、打零工,只要是能掙錢的活,再苦再累她都不怕。由於孩子還小無人照看,她每次出去打工都用布條把孩子綁在背上,中午吃飯先喂孩子,等孩子吃飽了自己再吃剩下的,鄰居看他們一家實在可憐,偶爾會幫她照看一下孩子。

圖為劉剛琴陪兒子做訓練。

經過半年多的辛苦,夫妻倆攢夠了一些錢,他們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治療,將來能像正常孩子一樣生活,就帶著貴博到廣州兒童醫院、天使兒童醫院做詳細檢查。儘管在之前的醫院已經檢查過,但是劉剛琴的心裡依舊抱有期待,希望能得到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可診斷書上醒目的「自閉症」三個大字,打破了她所有的幻想。

醫生告訴他們,孩子患病與孕期母親身體虛弱、缺氧導致的可能性很大,這讓劉剛琴陷入了深深的自責當中。「都怪我當初非要堅持生下他,卻沒能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她癱坐在醫院的走廊上一遍遍哭訴著。可不管怎麼樣,日子都要過下去,再苦再累也要給孩子治病。

圖為劉剛琴陪著兒子彭貴博在醫院候診。

如今,貴博依舊每天接受著康復治療,雖然斷斷續續,但總算有了一些效果,脾氣沒有之前那麼暴躁,聽話了很多。這幾年,為了給孩子治病,劉剛琴已經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還欠了十幾萬的外債。「堅持不下去時,也有想放棄的念頭,可一看到孩子肉嘟嘟的小臉蛋,內心就有無限的力量升起來。」劉剛琴說,只要活著,她就會一直努力,直到孩子好起來的那一天。大河鄉土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