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在不經意間成為了一個學霸?

作者:歐米 文字整理:邢娟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


小明語錄:

通過潛意識意識化,我們就能修通潛意識和意識之間的橋樑。



大家好!很榮幸今天有這個機會分享一點我學習的經驗。

1、學習這個事情,我覺得不太難。

曾經我在頭條號上發過一篇視頻,就是解析學霸元素的這個集合,我將學霸元素總結為四個集合。

  1. 智商。
  2. 驅動力。
  3. 效率。
  4. 目標。

實際上,這也是我從小到大這麼多年來學習總結出來的一個最直接的心得。

我來說一下,這個東西是怎麼應用在「小明老師的心理學課程」的學習當中的。

首先智商這個東西,我覺得大家應該都差不多。

可能年輕的時候有區別。

不過,一般女人,都說一孕傻好幾年,我也不知道這個時間限制是多少。

反正人到中年之後各個方面都有所下降,包括體力、精力和智商,主要體現在記憶力方面,所以智商這東西是個硬傷,也沒辦法去強求。這方面基本上我就放棄了。

然後就是驅動力、效率、目標了,我來一個一個地講。

2、什麼是驅動力,及運用

驅動力其實是說,要在學習的過程中維持自己一個持久的驅動力

其實這個事情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不太容易。因為成年人的生活,有好多亂七八糟的事情,很容易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就需要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東西。

一開始我是從小明老師的新精神分析課開始的,當時是聽了三天的網課。

這個課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小明老師的強大的邏輯能力,他可以把這些課講得很有秩序。

我不知道這樣說大家是不是可以理解,秩序是一個什麼意思?

就是有些老師講課講半天,你也不知道中心思想是什麼。但是小明老師通過新精神分析的歷史的一條時間線就講得很清楚了。

但當時維持我驅動力的一個最主要的方法是,聽完以後立刻去跟別人講,因為我身邊有很多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小夥伴。

當時我在一個找工作的軟體上發了一個簡歷,其實當時我幾乎是沒有任何心理學基礎的,連個心理諮詢的二級證書都沒考到,我就是想試一下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到底值多少錢。

我就裝模作樣地寫了份簡歷。

當時就有兩個地方僱傭了我。一個是淘寶上的一家心理諮詢店,還有一個是成都本地的一家諮詢機構。

完了以後,我就借著剛剛聽完小明老師新精神分析課的這個階段,就在這兩個地方把精神分析脈絡講了一遍。

講第一遍有想不起來的地方,回去翻一下。完了再講第二遍。如果覺得第二遍不再熟練的話,就再講,再找新的人再講一遍。跟當時機構裡面的其他的小夥伴們講,基本上講兩三遍之後這個脈絡就很清楚了。

因為當時想的是做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是我從來沒有涉獵過的,但是我一直都對心理學非常感興趣。

所以當時這個事情給了我比較強的驅動力。


小明語錄:

夢,是學懂心理學的一個開門鑰匙。



3、讓理論聯繫實踐

我後面又開始深入地學習小明老師的其它微大學,還包括後來的組織行為學以及兒童教育學,然後一路走到現在的弟子班。

弟子班也參加了四年,我會在這中間不斷地找自己感興趣的點,把自己感興趣的點的相關知識,講給其他感興趣的人聽。

比如學組織行為學就和單位的領導,或者是項目經理,或者是有組織需求、管理需求的人講。在跟他們講的過程中,我就非常容易找到他們的思維漏洞和管理上的漏洞。

這一點可以給我很大的驅動力,讓我對這塊知識始終保持一種新鮮感、探索欲。

簡單說一下,要怎麼樣去維持一個驅動力,以及效率這一點呢?

相對來說,驅動力簡單一點。我理解的效率就是整理出這個知識的秩序。

小明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已經把秩序給我們整理得非常清楚了,我們要做的就是按照小明老師的這個秩序,把它帶入到我們生活的實踐當中去,去實操,讓理論結合實際。

因為知識它就相當於是秩序,但是在我們維持秩序的時候,我們在現實當中操作的時候就會遇到很多很多細節,這些細節必須要自己親自操作一遍。

一方面是可以加深記憶

第二方面是可以讓我們積累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經驗,而這個經驗是任何老師都無法通過他的語言描述出來的,即使通過我們簡單的記和背都無法去真正掌握的。

只有自己親身經歷的,我們才可以掌握這個經驗。


小明語錄:

夢能夠了解我們的心理狀態、能力狀態,以及人格的強大程度,對我們的啟發意義是非常大的。



(未完待續)

原創公眾號:心夥伴(ID:xhbe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