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我們提到夫婦關係影響很深遠,夫婦處得好,其他關係也會變得很好,所謂夫婦正則五倫正。所以夫妻之道也是五倫最要。在一個家庭里父母如果能夠做到不吵架,在家裡面長養一種祥和之氣,那麼孩子出去跟人家吵架很可能也吵不起來,夫妻的相處確確實實給予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夫婦一正,父子自親,兄弟姐妹也會和睦。
當「父子有親」,孩子知道要感恩父母的辛勞付出,他這份對人的感恩心就會油然而生。他出社會遇到對他很提攜、很栽培的長官,他自然而然會生起「君臣有義」,會效忠他的領導者,自然而然就形成這個態度。古代有一句名言,叫「忠臣出於孝子之門」,這句話是相當有道理的。現在跳槽的特別多,跳槽的時候只想到自己的財富,都沒有去想到這些長官對他長期的栽培,有的甚至於直接就跳到他的對手的公司去,又跟自己本來的公司競爭起來。好,所以「君臣有義」。兄弟姐妹能相處得好,他在家裡就懂得互相照顧,互相幫忙,一跟同學相處,一跟同事相處,他那種態度自然而然就表現出來,所以也會跟人家交到很好的朋友。
所以夫婦一正,五倫就正,教導如何把夫婦處好,這是個相當重要的學問。可是各位朋友,您曾經學過夫妻相處之道嗎?學校課本裡面沒有教過。這麼重要的事怎麼都沒有教呢?你看,我們以前考試那些題目,對現在人生影響不大,但是學很久;可是影響人生很重要的道理,我們卻沒學過。
夫婦關係也要記住,「慎於始」。一開始還沒結婚以前,你就要睜大眼睛,要選好對象。當然你要選別人,別人也要選你。要找到好對象,不是一直跑出去相親,這個方法很累人。最好的方法叫做眾星拱月,你只要把自己的光圈擦亮,很多星星就會靠過來,到時候任你挑,這是最高明的找對象的方法。
夫妻要慎於一開始,要去明辨是不是能夠相處一生的伴侶,這就不是可以馬虎的事情。現在很多的年輕男女,他學夫婦之道,學男女相處,都是從情歌裡面學的。情歌裡面說男女相處都是都是愛得很痛苦,愛得死去活來,好像年輕不痛苦就不叫年輕人,「人不輕狂枉少年」,這樣叫愛嗎?所以從孩子起就要對男女關係建立正確的態度,不要被這些情歌誤導。我跟他說,人與人相處都會經過一些過程,一定是先從「相識」,認識了,再發展「相知」,互相了解,再來「相惜」,互相珍惜彼此的因緣,再到「相愛」,最後「結婚」,是不是結束?很多人說「結婚是愛情的墳墓」,這都是誤導。假如好好相處,酒會愈陳愈香,所以這個要經營。
什麼是真情真愛?真情真愛就好像一位七十多歲的老爺爺牽著他七十多歲老太太的手,走在公園散步。是那種老夫老妻才看得出來那種相愛相惜的味道,絕對不是很激烈那種情感,那個都很容易變化。所以我們告訴孩子,這是一個男女相處,人與人相處的過程。
假如今天這個男生跟你認識了,他馬上跟你說:我好愛你。這一定是騙你的,這個不符合自然,這是錯誤的。然後,今天遇到你就告訴你,「我這一生非你不嫁,非你不娶」,你也要趕快清醒過來。他又不知道你是什麼人,他也不知道你的整個對人、對事的態度,然後他就說他很喜歡你,這叫做什麼?花言巧語;但是花言巧語的力量很大,你沒有相當的定功會承受不了,所以一定要先給他們建立正確的認知。而相識到相知這個過程要很冷靜,比方說你覺得這個男孩子不錯,你就要細細的觀察,看他都跟他的同事怎麼相處,他都跟他的朋友怎麼相處;或者你跟他是大學同學,你就要看他跟其他同學怎麼相處。你這樣觀察很客觀,就能真正了解他的做人、做事的態度。
假如一開始,你還沒有認識到他,你就跟他單獨看電影、爬山、喝咖啡,他一定把他最好的,不只是會把他最好的,還會超水準表演給你看;然後最不好的統統埋起來,所以你認識的他就不是他平常的樣子。假如他跟其它的同學、朋友他都非常有愛心,非常關懷他人,保證他假如真正要跟你相惜相愛,一定會對你有很多的付出。所以相知也要客觀、要理智,不能一開始就兩個人去活動,這個都很危險。各位朋友,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知道這一點,所以都陷入很危險的境地。有句話講,「因為誤解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對!因為他的了解是表面,不是真正客觀的了解。所以,相知很重要,要多觀察,要冷靜。
再來相惜,珍惜彼此的因緣、相處的機會,之後相愛,再走上地毯的那一端。在這個相知過程有一點很重要,要有共識以後再走向婚姻。很多朋友很有雄心壯志,她說:他的觀念不對沒關係,我去改變他。有沒有雄心壯志?這種人還不少。我會跟她說,有一句詞叫「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你假如是抱持這樣的態度去,回來的、活過來的沒有多少人。因為到了二、三十歲,很多的習慣、很多的性格已經比較固著,除非他自己願意改變,不然別人很難去扭轉他。所以我們還是要隨緣,不要去強求,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侶,婚姻才不會走得很辛苦。
相愛,怎麼樣去愛別人?怎麼樣去辨別人與人的相處是真正的愛?你看現在很多人把這個「愛」字拿來威脅別人,有沒有?我很愛你,所以你應該替我怎麼樣怎麼樣。當對愛不了解,很可能會拿著愛到處控制別人,到處讓人家生痛苦跟煩惱。
我們看這個「愛」字,它是會意字,中間一個「心」,外面一個「受」,所以,愛是用心去感受。感受什麼?感受他人的需要在哪裡。當對方都時時感受到你的需要,都會懂得關懷你,你的內心、你的感受會很溫暖,絕對不會像情歌一樣寫得那麼痛苦。所以愛的感覺是溫暖的。我們現在要懂得判別是不是真正的愛,假如不是,要趕快抉擇,不要執迷不悟。
愛的言語是正直的,它的言語不會一大堆的花言巧語,今天他會對你花言巧語,改天他同樣會對其它的人花言巧語。反而是不大會花言巧語的男人靠得住,因為他的精神、他的用心都沒有擺在這種花言巧語上,所以他才這麼不會講話。那些花言巧語的,就是把精神都放在這些言語的推敲上。
有位女士,她說她第一次跟她先生見面,她先生什麼話都沒說,第一句就跟她說:你的牙齒不好。接著又說:所以你的腸胃也不好,因為牙齒不好,你咬食物的時候消化就不好,所以腸胃負擔也會大。後來她就想,這個人真老實,都沒有花言巧語,第一次見面就把我的缺點講出來。她覺得很可靠,後來就嫁給他。事後想想,她還真有智慧,她知道言語正直的人才可靠。所以愛的言語應該是正直的。
愛的心地是無私的,他存心是無私的。一個人懂得關懷、愛護別人,他應該是對父母、對妻子,還有對朋友,甚至於是對陌生人,他都是同樣的態度才是。現在很多男女交往,對方不願意繼續交往了,他就惱羞成怒,甚至於會傷害對方。這個不是無私的心,這是控制、佔有慾,他們是穿著愛的外衣在騙人。所以你要會明辨那個叫欲,那是控制跟佔有,絕對不是愛,他們把這個愛字給污染了。
愛的行為是成全的,懂得成全別人。有位老師,她的先生有個妹妹,在夏威夷讀書、生活。剛好妹妹在財務上出現問題,她的先生就跟他太太講:我們這兩三年存了一些錢,現在妹妹有困難,我想把這兩三年存下來的錢統統匯過去。各位朋友,假如是你老公,你會怎麼說?這位老師馬上跟她先生說,她說:你這麼做我很感動,你這樣無私的照顧你的妹妹,相信你媽媽、你父母會很欣慰,所以我支持你這麼做,明天我去幫你匯錢。你看這個太太還親自去幫先生做這件事,所以愛的行為是成全對方的善良,成全對方對的行為。
從這四個角度,我們可以去判斷他是不是真正懂得愛人。有位朋友提出來,他說這四點後面還要加一點,他說還要加「喜歡讀聖賢書」。這句話很有道理。因為這些做人的態度不是突然冒出來的,也都是要學聖賢教誨才能夠形成這些正確的態度。
當我們已經選對了對象,接下來要經營,要取得共識。家庭裡面第一件大事,是要把孩子教育好,所謂「至要莫如教子」。
我們來思考一下,假如夫妻社會地位都很好,也很有財富,但是孩子每天在外遊手好閒,他的後半輩子會不會好?不可能。不只是家庭要把孩子教好,我們幾千年來的帝王,他也認知到把下一代教好很重要,所以他們登基第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立太子。他也希望他的朝代可以長治久安,而太子正則天下才會正,所以他們都是找來全國最好的老師來教導他的孩子。當夫妻之間有取得這樣的共識,就很好配合。
五倫關係當中,夫妻倫叫「夫婦有別」,夫婦是道,有別是德。別是別在責任不同。古時候是男主外,女主內,因為家庭有兩大主軸,第一個是物質生活,第二個是精神生活。男主外,把經濟問題、生活問題解決;女主內,把精神生活、把孩子教育好。現在很多都是夫妻一起出去工作,教育孩子的事情都是留給保姆、老師、補習班等等!所以現在有個新的名詞,叫做「代理父母」。剛剛說的,老師,很多下完課都把孩子送到延時班去了。還有隔代教養也很多。還有一個代理父母也是很多家長都會聘請他的:電視,現在還有電腦手機。
各位朋友,當我們賺了很多錢,這些錢是不是你一直都能夠留在身邊?我們要了解,財為五家共有,水災要你的錢,火災要你的錢,貪官污吏要你的錢,小偷、強盜要你的錢;這四個還不夠力量,最後一個最厲害,叫不肖子孫,你賺得很辛苦,他花得很痛快。所以,你假如這邊在賺,那邊在漏財,那是守不住的。當我們都是用代理父母教孩子,到最後孩子不懂事,你可能一輩子都要擔心,可能會得憂鬱症,這個都很危險。
我們來看一下交給輔導班,有補習的孩子,老師可以留意觀察,他們上課比較不專心。因為假如今天上的課是他已經在補習班裡面學過的,他會怎麼想?他還會拍拍旁邊的同學說:那個我學過,那個我已經學過了。他上課就不專註了。那不得了!求學問最重要的就是要專心、專註,當他開始對求學輕慢,敗相已露。所以已經上過的課,他不專心。剛好今天上的課他還沒學過,他會想補習班老師還會教。
這樣的同學,他們在考試前夕都會抱著幾張紙在那裡猛讀。那幾張紙是補習班老師幫他們整理的重點總整理,他讀書都是這些老師在幫他讀啊。所以他們很認真背,然後考完試馬上說:解脫了!過個兩三天就把這些知識都忘得一乾二淨。那些成績好但沒有補習的,沒有這些總整理資料,都是兩個兩個同學在那裡,「來,我整理了一些重點,我問你,看你會不會?你也問我,看我會不會?」都老老實實自己畫重點,當他在畫重點的過程,他已經一點一滴在積累他做學問的能力了。所以,很多的人有個迷思,覺得只要花錢就會有效果;花了錢也沒有謹慎去看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學到東西。這第一個,補習班的效果,我們要思考。
第二個,保姆。很多的保姆連普通話講不清楚,所以下一代的言語、語文能力一直在下降。各位朋友,語文科的能力是所有學科的基礎,語文學不好,學其它學科都會很吃力。不只在語文當中有問題,保姆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用什麼態度?是不是父母?不是,是把他當老闆、當皇帝伺候。很多保姆帶出來的孩子,要出門,往小椅子一坐,雙腳一攤,幫他穿襪、穿鞋子,所以生活能力很低。這樣的孩子,假如你生意一失敗,他可能會餓死。富貴不可長保,你要考慮到當家裡沒有那麼富裕的時候,孩子有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要高瞻遠矚。也有報道提到,這些在家裡都是保姆傭人伺候的孩子,到學校去,老師給他安排掃地工作,他跟老師談判,他說老師,我給你錢,你幫我做。他的價值觀裡面就是什麼?錢都可以幫忙打發掉。所以這個現象,傭人沒有辦法用父母的態度教養你的孩子。
再來第三個,隔代教養。很多長者當父母的時候還滿有理智的,當了爺爺奶奶,這個孫子怎麼這麼可愛,他寵得不得了。所以隔代教養效果都不太好,會寵。
再來,電視電腦手機,那就更不用說了,學的都是貪、瞋、痴、慢的這些景象。我們看到很多的孩子言語都非常的桀驁不馴,言語都非常的粗魯,這個有時候不見得是跟父母學,都是跟電視電腦手機。而看電視電腦它有一種催眠的效果,有沒有發覺看電視的人,好像就與世隔絕,旁邊的人怎麼叫都沒有用。為什麼?因為電視它的整個輻射線、磁波會讓你的腦子就像已經隔離在一個屋子裡面,隔離九十六個小時的大腦狀態一樣。所以電視看愈多愈不會思考。你看為什麼很多很貴的商品都喜歡打電視廣告,都花大筆大筆的鈔票下去?因為人在看電視的時候沒有理智,看那個SKⅡ擦下去,馬上就晶瑩剔透,望眼欲醉,就去買了。所以電視對孩子的大腦有深遠的影響,這個已經都有科學證明。大方廣公益網站上有一篇文章叫「電視帶大的兒童」,大家可以去看看;科學已經研究出來,電視對孩子有很不好的影響。
好,所以我們了解到,孩子的教育還是要靠自己,才能夠掌握的好,因為孩子的成長是不可能重來一次。
現在叫你孩子自己帶,你做得到嗎?馬上說:老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講的我都很認同。
我們來思考第一個問題,就是經濟問題。一般的人都會覺得,兩個人不一起賺會餓死,你看我們都很多預設立場。各位朋友,爺爺那一代,夫妻兩個只有先生出去賺錢,而且還生了五、六個,七、八個,他們有餓死嗎?沒有。現在我們才養一個,還兩個人賺,又怕餓死,問題在哪?問題在沒有掌握治家很核心的態度:勤儉。「儉為治家根」,只要勤儉,不要亂揮霍,其實一個人賺的錢,家裡來用就足夠。而且一個人賺錢,家裡用的很勤儉,從小就扎孩子非常勤儉的態度,你已經讓孩子立於不敗,不會成為物質的奴隸。
好,我們下一節課再就經濟面來分析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