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問:真正的愛情不應該是相敬如賓嗎?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很相愛卻總是互相折磨?
愛情本該是溫暖的,可世界這麼大哪有什麼單一的相處模式呢?相愛相殺就是另類的一種相處模式。
有的愛讓人變成天使,可在這裡它卻讓人變成魔鬼,真實又充滿難以抵擋的魅惑,比起溫婉和平實,它讓愛的體驗多了幾分深刻。
時而激烈、時而柔和,相互渴求彼此的救贖,通過這種傷害索取對方的關注和在乎,極大的情緒波動帶來先苦後甜的情緒價值,引起心理上的滿足感和愉悅感。
簡單來說,這個更類似於精神上所追求的虐而戀的調情方式,傷害的背後隱含的其實是「我想好好和你在一起」,只不過雙方都沒有找到正確的表達方式,才會產生一系列的錯位。
造成你們之間這種相處模式的,可能來自以下原因:
1. 強烈的佔有慾
彼此在一起的時候,好的像一個人,但剛一分開就感覺對方出軌去了,但很多人卻總把這歸結為不信任,其實它是愛到骨髓時強烈的佔有慾,根本無法理性的做到大方。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暈輪效應」: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
尤其是熱戀中的情侶很容易受到這一效應的影響,彼此眼中都是對方的優點,害怕ta被別人覬覦,會嫉妒、不安。
2. 愛的反向形成
「反向形成」是指個體的慾望和動機不為自己的意識或社會所接收時,將其壓抑至潛意識,再以相反的行為表現在外在的行為上。
應用在愛情中就是:雖然我願意為你付出,但我也是要求回報的,只有你比我做的更多更好才能說明你是愛我的。
隨著愛的越深,要求也就越多,對方會覺得這份愛像是一份被逼迫完成的任務,從而失去了對你好的原始慾望,而你無法得到滿足,於是兩者之間形成一種矛盾。
3. 愛的錯誤定位
許多人持有一種錯誤的觀念:愛是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愛就要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可能會有人反駁說:「愛不就是要在愛的人面前做最真實的自己,展現最真實的一面嗎?」
話是沒錯,但親密也需要保持距離,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副完美情侶的畫像,ta或許可以接受你某些方面的不足,但絕對無法接受你全方面的瑕疵,也沒有人甘願做你的「出氣筒」。
如果你無法意識到這點,還無所謂的在對方面前暴露自己的缺點,當ta覺得自己的選擇有違自己的初衷,必然會對你產生不滿。
這樣的愛情明知是毒藥,可還是會忍不住每天吃一點,哪怕提分手早已是家常便飯,但還是無法真正放下,既然如此,何不試著改變讓這份感情變得更好呢?
給大家分享兩個有效規避爭吵和傷害的方法:
1. 學會正確愛對方
如何才算是正確的去愛呢?答案很簡單,用對方需要的方式。
根據自己的了解,同時也要多觀察對方平時偏向於接受哪種表達,比如對方是一個直接的人,那麼你含蓄的愛自然不適合ta,你可以將自己默默地關心轉變成明了的語言。
同時也要注意收斂自己的需求感,拒絕單極思維,試著用對方可接受的方式去闡述自己的觀點。
2. 避免情緒化
情緒成熟的定義:情緒成熟是一種獨立面對人生中遇到的各種各樣(包括好與不好的)問題的能力。
完全的成熟在於喜怒哀樂都僅取決於自身的態度而不依賴於別人和環境,而有些人,尤其是女生,一遇到與另一半有關的事情就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繼而將這份消極情緒轉移到伴侶身上,導致很多人為不必要矛盾的產生。
避免因強烈的情緒而失去自己正常的判斷,當對方的做法偏離了你的想法,千萬不要急於指責和抱怨,而是要去看事件背後潛藏的原因。
如果每次遇到問題都很情緒化,對方只會覺得你是一個不可理喻的人,從而開啟防禦機制,拒絕與你心對心的溝通和交流。
不做情緒的奴隸,你會發現在你給予愛的同時也能收穫更多的愛。
3. 轉移消極注意力
有人說:能有相愛相殺這種愛情的兩個人,愛情就是他們的事業。
因為愛的太痴迷以至於忘了自己,當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每一天都充滿期待,彼此無論如何情感折磨,都不會成為阻礙你變優秀的理由。
始終對生活抱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世界上有這麼多人,你們能夠遇到並且相愛已夠不易,為何還要每天為了雞毛蒜皮的事情爭執不休呢?
相愛和相殺的痛苦與快樂都是加倍的,當你覺得自己愛的太累了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多想想你們經歷過的快樂,相信可以抵消極大部分的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