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蘇
01
尼採在《善惡的彼岸》中說過:「如果你的情緒總是處於失控狀態,你就會被感情牽著鼻子走,喪失自由。」
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往往都在被自己的情緒牽著走,總是會能夠感受讓自己憤怒和焦慮的事件,看不到自己在這些事件面前不夠成熟、不夠理智應對的樣子。
在情感的變故面前,那些很無法接受伴侶背叛自己的現實的人;那些因為伴侶背叛了自己,就終日憂鬱,無心工作生活的人,其實就是被自己的情緒牽制著,是她們想不透為什麼自己會經歷背叛,也是她們不夠明白面對已經發生的現實,怎樣做才是讓自己真正的解脫。
她們只是被情緒影響著,然後陷入一輪又一輪的痛苦與迷茫之中。
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因為對於被背叛者來說,感情的背叛對她們來說就像是地震,她們會害怕生活會受到影響,會害怕以後的生活沒有保證,她們也害怕這樣的背叛還會發生。
所以,每一個選擇原諒的人,都希望試圖通過自己的一次原諒,讓感情恢復到她認為的安穩幸福的狀態。
02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其實提到過,原諒並不能作為背叛這件事的結局,它只能是一個開始,更是感情需要重新經營、生活重新定位的開始。
不過由於受情緒的影響,這種原諒之後更理智更有規劃地面對感情的意識,很難建立。
某個來訪者,原諒了背叛她有半年之久的伴侶,在面對婚姻出現問題的一刻,她有很多很多煎熬的時刻,最後選擇原諒,是她還想給他們的感情和家庭一次機會。
不過原諒伴侶之後的日子並不輕鬆,她和伴侶之間總是感覺有什麼,雖然不吵架了,但是距離也很遠,家裡的氛圍也說不出哪裡不對勁,就是和之前一家輕鬆愉悅的狀態不同了。
為此她陷入了另外一份痛苦中,一面帶著自己原諒伴侶背叛的委屈,一面帶著他應該好好對待生活的期待,無法被現實滿足的她,變得很焦躁,很容易情緒化,也憔悴了許多。
如果原諒之後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幸福的樣子,最首先要去做的不是去指責他背叛過家庭,也不要去怪他回歸後心裡還不夠在乎你,不夠在乎家;而是去想一想現在的感情問題到底出在哪?
03
只關注到自己的情緒,沒有想過怎樣通過自己的力量解決,就很容易在原諒了背叛之後,把更多的婚姻和睦,家庭溫馨的期待建立在對方身上。
也就是把自己想要的愛,想要的幸福,想要的種種都建立在對方應該好好愛自己,好好回歸家庭,在心裡很在乎自己的期待之中。
原諒了背叛的你一定要改變一種態度:原諒之後的生活會不會幸福,和對方是不是把你看得很重、很在乎你並不完全相關,別高估了你在他心裡的分量,沒必要。
第一:你要明白,他的悔改未必就是你的幸福,即便他悔改後很愛你,也未必會讓你幸福。
一個背叛家庭的人選擇了悔改,這對經歷背叛的人來說,心裡的苦會少去很多,不過被背叛者也會同時感受到另外一種不安,這種不安源於失去信任,源於感情表面是完整的,內在卻是分離的。
這份不安就會讓你更多的關注對方的態度,更多的希望從對方的態度來尋找到安全感,你會一遍遍地去懷疑他是不是真心回歸,也會一次又一次的懷疑他心裡是不是還很在乎你、是不是在他心裡你比婚外的那個人更重要。
他的態度會真的會給你帶來安全感,真的會讓你相信你會在他那獲得幸福嗎?
如果用一個比喻來形容的話,依靠伴侶的態度求得安全感的你,就是一個缺少電源的電路,需要依靠對方時而發電給你,你電路里的燈才會亮。
這樣的狀態,只會讓你更加的沒有安全感,你越是在乎你在對方心裡的分量,你就越容易受傷,可能對方一個小的反應,都會成為你世界黑暗的原因。
當一個人的存在和他對你的在乎,可以完全地左右你的生活的時候,你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安全感,他就是時刻把你捧在手心裡,你還會恐懼會害怕,會有很多顧慮,擔憂和猜忌。
他能悔改未必就可以讓你們的感情重修舊好,他的悔改也未必會讓你感知到幸福,你一定要放下這種對對方的期待,放下不成熟的期待,你才不會繼續被動繼續焦慮。
第二:他在與不在,你都不再怨恨不在不甘時,你才會真正地贏來你想要的幸福。
原諒一個背叛你的人,我知道,你的目的肯定是想要幸福,只不過是因為你在這個過程之中,受痛苦等情緒的困擾,並沒有真正的理解「原諒不等於幸福」這件事。
那麼當你在原諒了背叛之後的生活中,依然覺得自己很累很委屈很痛苦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告訴自己,你的狀態不對,你的方向不對,你要調整要改變,你要重新的為你的生活做一番思考。
你人生幸福的基點是什麼?僅僅是需要你愛的人也愛你嗎?或者僅僅是需要你的愛人能夠對你忠誠,對家庭有責任嗎?
你的生活要有你的嚮往,你的追求,你的感受,還要有你的方向,你的態度,以及你能夠撐起這些的能力和成熟的思想意識。
也就是說,如果你還不夠成熟,那經歷背叛這一遭之後,一定要給自己思考的時間,你可以選擇原諒,你所思考的問題與是否原諒並不衝突。
你要思考的是,你要怎麼過你接下來的生活,是過成一個被動的電燈,還是要成為可以自己發電的發電機。
當你成長起來,成熟了,當你面對背叛你的愛人會覺得他在與不在,你都可以很幸福,他回歸你不覺得,他不回歸你無奈也不會不甘的時候,你應該就遇到了你人生里最好的狀態。
04
說到底,還是要內在富足,就像吳佩瑩在《認知的重建》書中寫道的:「我們在愛情里上演了一段又一段不安與惶恐的內心戲。因為我們對自己不信任,因為我們內心的不安全感一直在需要對方『愛我』的確認與保證。」
當我們內心被自我的安全感所溫暖與支撐時,外在的人愛或不愛,只會影響你的感情狀態,不會影響你的生活質量,更不會動搖你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