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掉一個家庭最隱蔽的方式:穩

2024年04月01日15:35:18 情感 1700

有人說:「穩住自己,你就贏了。」

還有人說:「窮得穩定,啥用都沒有。」

任何一種道理,都有利有弊,都是在一定的尺度之內。

作為一個家庭,努力打拚,就是為了一份穩定的生活。

可是,過於穩定的生活,卻會讓家庭變廢。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穩定的根本,是為了整理一番,再一次出發,若不是,就得反思和改變。

廢掉一個家庭最隱蔽的方式:穩 - 天天要聞

01

家,生於憂患。

詩人杜甫,出生在一個公務員家庭,小時候無憂無慮,還能和朋友遊山玩水。

直到父親過世,家道中落,他才發現自己需要奮鬥了。

拚命讀書,然後去科考,這是杜甫的最佳選擇。但是連續幾次科考,都落榜了。

家越來越窮,仕途也一直不順,杜甫陷入了焦慮之中。

好不容易做了一個管兵甲器仗的小官,卻迎來了安史之亂。他急忙從長安趕回奉先縣探望妻兒。

推開家門,沒有妻子的迎接,也沒有鄰居來道賀,只聽到妻子的哭泣。

原來是兒子餓死了:「入門聞號咷,幼子飢已卒。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

戰亂還在繼續,下次科考沒有定數,杜甫決定帶著兒女去蜀地,在朋友的幫助下,建立草堂。雖然日子清苦,但是一家人穩定下來了。

後來,杜甫還帶著家人一起承包土地,管理果園,熬過了多年,日子好起來了。

詩曰:「仲夏流多水,清晨向小園。碧溪搖艇闊,朱果爛枝繁。」

安頓好了家人,杜甫繼續讀書,用詩句記錄時代,被稱為「詩史」。他能和李白齊名。

雖然杜甫的小家庭沒有大富大貴,但是家人活得精神,在亂世中也能慢慢變好。

苦難帶來了家庭的災難,同時也帶來了人的憂患意識,讓人認清了形勢,改變了家庭。

文學家泰戈爾說過:「總會發生些情願與不情願、知道與不知道、清醒與迷誤的那種痛苦與幸福的事兒。但如果心裡存在虔誠情感,那麼在痛苦中也會得到安寧。」

一個家庭,總是穩不住,也就意味著一直在「追求穩定」。這不是家庭無能,失敗,是家庭一直在尋找出路,體現積極向上的一面。

在困頓之中,尋找出路,一次次折騰,總會好起來。

在平穩之中,尋找新的發展機遇,就像人在春天播種,憧憬著秋天的糧倉一樣。

在家庭富起來之後,仍舊讓兒女吃苦,感受貧苦,那就是最好的教育,避免了敗家。

在平穩的社會裡,努力讀書,提升家人的認知,一旦出現了動蕩,那也能趨利避害,不困在當下。

在今天,考慮百年大計,多觀察社會,就有了趨勢判斷力,能夠讓家庭越走越遠,並且是順風順水的。

廢掉一個家庭最隱蔽的方式:穩 - 天天要聞

02

家,死於安樂。

在《儒林外史》中,有一個叫杜少卿的人,依靠祖上留下的財產,過得很滋潤。

他很喜歡讀書,也很俠義,願意幫助窮苦的人。

他認為,科考是沒有什麼用的,做官也是麻煩,怕得罪上級,怕治理不好地方,這是兩頭受氣。

他說:「學裡秀才,未見得好似奴才。」

好幾次,有人舉薦他去做官,他用手帕抱著頭,通過裝病等方式,避免了舉薦。

他也反對三妻四妾,守著枕邊人到老。

他說:「《詩經》上《溱洧》之詩,也只是夫婦同游,並非淫亂。」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財富慢慢減少,夫妻也只能搬到老屋居住,並且吃了這頓愁下一頓。

一切都很穩定,但是日子卻過不下去了。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也有。

作為70後,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定很羨慕村裡的「萬元戶」。他們家有一萬元存款,可以過上令人羨慕的日子。

一晃就到了今天,家有一萬元,算是窮人了。

作為打工人,一直在流水線上打螺絲,每天都很有規律,每個月都準時發工資。但是你會發現,自己並沒有富起來。

畢竟工資太低,不如那些崗位高的人。

作為老實人,做什麼都求穩定,就變成了墨守成規的人。機遇一次次從身邊溜走,而自己卻只能捶胸頓足。

有同學邀約你去城裡投資辦廠,你認為風險太大,拒絕了。過一陣子,同學成功了,是百萬富翁,你就遺憾了很多年。

作為父母,你不讓兒女去外頭闖一闖,只是把兒女留在身邊,認為天倫之樂最幸福。兒女就只能坐井觀天,和同齡人的距離越來越大。

作為兒女,你守住父母的財產,什麼都不幹。就是金山銀山,也管不住你的一輩子。錢會貶值,財產會流失,要是吃喝奢靡,就會迅速敗家。

廢掉一個家庭最隱蔽的方式:穩 - 天天要聞

03

春秋時,晉國出現了內亂。

韓、智、趙、魏等大家族,都要爭奪君王的位置。

公元前575年,晉厲公決定攻打楚國,以此推動晉國迅速穩定下來。

大臣範文子說:「不能去打楚國啊。正因為有楚國,時不時和晉國打鬥,幾大家族才一致對外,內亂才沒有到極致。」

晉厲公不聽勸告,派兵攻打楚國,並且大獲全勝。

一年後,晉國被幾大家族瓜分。

為了追求穩定,卻變得更加不穩定了。這樣的故事,耐人尋味。

哲學家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不管是個人,還是家庭,都要反覆打磨,才能安定下來。

安定是相對的,打磨是永恆的。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 天天要聞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單親媽媽,79年的羊,今年46歲了,獨立撫養一個大一的娃。我在飯店工作,為了碎銀幾兩努力的奔波著,日常空閑見縫插針的寫小作文貼補家用。生活從來都是懼怕強者的,「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句話也適合我們的生活。我從三十多歲就自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 天天要聞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原創作品,感謝您的關注點贊、評論與轉發!我們3樓的高阿姨在社區里工作,人長得不漂亮,但能說會道,關鍵是全身上下打扮的很利索乾淨。聽對門葛大媽說,高姨可是有福之人,人家結婚幾十年,她老公從來不讓她洗衣做飯收拾家務,就連兩個孩子小時候也沒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