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如果真的動了心,往往是有跡象的。
記得曾經看過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喜歡是藏不住的,即使你捂住了嘴巴,它還是會從眼睛裡跑出來。」
隱藏自己的喜歡,看起來很容易,見到那個人故意裝作不在乎,和對方在一起故意裝作很自然,就能達到目的。
但是,從你「故意」做一件事開始,所有的自然和不在乎,都只是一種理想狀態。
就像《愛你,羅茜》里,亞歷克斯愛上了羅茜,以為對方不喜歡自己,每次相處時都在偽裝自己的喜歡。
他可以對羅茜說你愛誰都可以;可以面對羅茜的異性朋友面不改色;可以看著羅茜和別的異性在一起跳舞。
似乎亞歷克斯真的沒喜歡過羅茜,只是把對方當成普通朋友一般。
不過,那藏在背後的眼神,那一閃而過的失望,那些對羅茜一次次的試探,一次次的對兩個人的感情寄予希望是藏不住的。
喜歡一個人時就是如此,你不想把對方當成全世界,但從你喜歡上對方開始,對方已經成了全世界。
這個時候你要做的,不是隱藏自己心意,而是判斷對方是否喜歡你。
而感情里,當你想知道一個人對你的感情時,其實一種辦法就夠了——去觀察自己主動時,對方是否願意給予回應。
【壹】
喜歡你的人,哪怕不會直接表示,也會對你的主動有所回應,那些回應,就是對方也喜歡你的表現。
最讓人羨慕的愛情,無非是我愛你的時候,你剛好也愛我。
正如錢鍾書遇見了楊絳,一見鍾情後便表示自己沒有結婚,楊絳對錢鍾書也是有好感的,所以大大方方的表示自己也沒有男朋友。
類似這樣直接有結果的愛情,是會讓人更輕鬆一點,但很多時候的愛,會以小心翼翼的姿態出現。
就像《最好的我們》里,余淮喜歡上了耿耿,和對方相處的時候是很甜蜜,但他從沒把喜歡說出口,因為無法保證以後。
畢業之後,很多人以為余淮會和耿耿在一起,沒想到余淮卻消失在了耿耿的世界中,只是因為自己出現了意外,不想拖累耿耿而已。
這樣的小心翼翼,如此的為對方考慮,其實才是愛一個人時最為真實的樣子。
但就是這樣的小心翼翼,也是能看出來的,耿耿遇到問題時,余淮也會挺身而出;余淮送給耿耿的風信子,花語代表暗戀。
包括曾經耿耿曾經問余淮「你喜歡我嗎?」,
余淮給耿耿的答案是一個數獨,答案有兩個,一個是某個花店的坐標,另一個是類似「你傻嗎」一樣的打趣。
其實喜歡一個人,很容易發現,對方能藏住喜歡的喜歡,能藏住自己的在乎,但很難藏住自己想要多走一步的意思,尤其是知道對方也是如此的時候。
所以,如果真的喜歡一個人,不妨主動一次,若是那個人能給你回應,那些回應往往代表的就是「喜歡你」。
【貳】
只要是同步的感情,往往都不會讓你覺得很累,反而是那個你愛得很累的人,可能就是沒那麼喜歡你而已。
記得《我不願讓你一個人》里有這樣一段話:
「你知道嗎?你會遇見這樣一個人,他走十里路,翻五座山,趟兩趟河,來到你面前,笑著對你說——我不願讓你一個人。」
真正的兩情相悅,是不會讓人覺得累的,你能感覺到對方的在乎,哪怕那句話沒能說出口,也能感覺到對方對你的不同。
這種不同,有些時候是遷就,有些時候是陪伴,還有些時候是故作不在乎的獨立,是傲嬌的轉身離去。
正如閨蜜苗苗曾經經歷過的感情一般。
苗苗不是一個善於表達感情的人,比起和喜歡的人打成一片,她更善於用不同的方式對待自己喜歡的人,或者說只能面對那個人時不住心慌。
所以,平時活潑的苗苗,遇見了喜歡的人,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喜歡出門玩的苗苗,知道有對方在,都不敢輕易赴約。
苗苗暗戀對方時,我們都勸她大膽一點,只要敢往前走一步,可能就有不同的結果,可是苗苗就是不敢。
故事的轉機,發生於一次聚會。
當時很多人在一起唱歌,其中就有苗苗暗戀的那個男生,兩個人目光對視之後,苗苗是心慌的轉開眼睛,生怕被對方發現。
然而,就是這一眼,男生髮現了苗苗的不同,他突然看到了「女漢子嬌羞」。
兩個人也是因為這件事走到了一起,戀愛後對方才說,其實自己早就喜歡上了苗苗,如果不是那幾秒鐘的對視,他也無法確定苗苗的意思。
有些時候,一個人是否喜歡你從兩個人的互動就能看出來,你說話有人附和,你無聊有人陪伴,你緊張對方比你還緊張的時候,這就是喜歡的表達。
怕的,是你已經努力過無數次,那個人卻對你的努力無動於衷,沒有回應的主動,往往就是沒那麼喜歡。
【叄】
很喜歡《挪威的森林》里寫過的一句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森林。也許我們從未到過那裡,但它總是在那裡。迷失的人是迷失的相逢的人還會再相逢。」
喜歡是一種情感,從你有了這種情感開始,對方在你眼裡便和別人不同。
於是,你想忽略,還是能忽然遇見,想忘記,還是能忽然想起,哪怕想裝作不在意,還是會表現出自己的在意。
更重要的是,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是如此,當對方喜歡你的時候也是如此。
所以,別以為愛情無跡可尋,很多時候愛情都是有徵兆的,一個人是否喜歡你也是有跡象的,唯有你能發現,感情才容易開始。
正如感情里,看對方是否會對你的主動有所回應,便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喜歡你的最好方式,雖然簡單,但很靠譜。
那個能給你回應的人,往往真的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