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核穩定的人,更容易自信
內核穩定的人,有一種天生的自信,知道自己有能力經營好自己的人生,所以不懼怕困難,也不會輕易言敗。
在《夢中那片海》中,很多人喜歡佟曉梅,是因為她榮辱不驚,十分大氣的行為,而這樣的女孩,往往都擁有足夠穩定的內核。
佟曉梅出生在一個司令家庭,父母很開明,從小就給了她很好的教育和引導,所以她看似柔弱,卻內心堅定,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
在她人生的許多選擇中,她都非常有魄力,因為她相信自己不管做出什麼選擇,都能夠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實現和完成。
即便努力過後,有時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她也能釋然地放下,不糾結,不糾纏。
這樣的她,總是能夠活得非常自信和輕鬆。
因為她不會因為任何人和事放棄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可能,她始終都在往前走。
也許我們沒有佟曉梅那麼幸運,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但她的處理方式卻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董宇輝曾說:「所有勵志的故事,都有一個悲傷的開頭。」
他是屬於起點很普通的人,先天沒有特別優越的條件。
大學選擇學英語,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老師聽不懂他的英語,他通過自身的努力成為了新東方最優秀的老師之一。
直播帶貨,被網友噴長得丑,他難過地跑到衛生間,看著鏡子里的自己,調侃自己是真的丑啊!
但他從不逃避,更不逃跑,總是一路向前。
在一路的風雨中,他將自己修鍊成了一個內核穩定的人。
前段時間,他又被網友質疑「江郎才盡」。
他的回應不再是難過,而是出人意料的成熟和自信。
他說:「我就當你是在誇我。」一句話緩解了所有的尷尬。
他認為,江郎才盡的前提是有才,他至少肯定了我的過去,回應從容又自信。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說:
「和我們對自己的評價相比,公眾的看法不過是一個懦弱的暴君。一個人怎麼看待自己,往往暗示著自己的命運。」
想做什麼,努力去做就好了,不要糾結。
即便失敗了又何妨?人生有那麼多的事情要做,偶爾岔路口走錯幾個方向根本沒什麼要緊。
更何況,有些岔路口,往哪個方向都會有一些遺憾,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一路向前。
內核穩定的人,更容易有自己的節奏
前段時間,朱珠因為參加《乘風2023》上了熱搜。
節目開始的時候,朱珠一直被自己的搭檔嫌棄,不僅吐槽她穿得丑,對她的建議置之不理,還不願意配合。
面對此種情況,朱珠沒有被搭檔的行為擾亂節奏,每次出現問題,她都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上,解決完了一個問題,又進入下一個問題的思考中。
她沒有因為搭檔對待自己的方式不友好而怨懟,甚至在搭檔出現失誤,導致任務失敗後,也沒有第一時間埋怨對方或者沮喪。
她不慌不亂的弄清造成問題的原因,並反思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下次任務中做得更好。
自始至終,朱珠都有自己的節奏,不受任何外界和困難的影響。
節目的最後,朱珠她們拿到了很好的成績,還讓曾經嫌棄她的搭檔轉變了對她的看法,在採訪中表達了對她的感激和讚賞。
我們無法預測和掌握生活中會遇到什麼,但我們可以用強大的內核讓自己迎風而立,不慌不忙。
昨天有朋友問我:
「你有沒有感覺腳步一慢下來,就覺得跟不上殘酷社會的節奏。眼見別人升職、加薪、買房、成功,自己就更加慌張?」
另一個朋友笑了笑,搶在我回復前說,現代人都有這樣的感覺,那是因為內核不穩,擔心自己不成功。
所謂成功,其實是個偽命題,人生,找到自己的節奏才最重要。
沒有強大內核的人,很容易被外界評價干擾。
他們遇到一點挫折就會慌亂,最後也把生活過得雜亂無章。
內核強大的人,懂得向內看。
他們能守住自己的節奏,敢改變,少焦慮,不會輕易被環境所裹挾。
只有修鍊了自己的內核,人生才會越走越有節奏。
內核穩定的人,更容易情緒穩定
曾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在台灣一火鍋店就餐的一對男女,不知發生了什麼衝突,男子將女子的頭按入滾燙的火鍋里,女子驚慌尖叫,場面令人心驚。
店員看到後報警,當警察趕到時,男子已拎包,揚長而去,而受害者卻不願意暴露男子信息,稱這是一場誤會。
大夥都難以置信,但也感慨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事情,都不應該如此失控地傷害他人。
情緒就是心魔,你不控制它,它就會控制你,不僅傷害他人,也傷害自己。
一個內核穩定的人,一定是能控制好情緒的人。
百度CEO李彥宏,在一次演講的時候,有一男子衝進來,將一瓶礦泉水潑到他的頭上,被澆了個透心涼。
但他沒有發怒,而是平復了一下情緒,繼續演講:「大家看到,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是會有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然後,他穿著濕透的衣服,完成了後半個小時的演講。
我想,對於聽這場演講的人來說,最大的收穫不是李彥宏講了什麼內容,而是因為他情緒穩定的處事方法,讓人覺得他更值得信賴。
尼采曾說過:「獲得自由的方法,就是要學會自我控制。如果情緒總處於失控狀態,就會被情感牽著鼻子走,喪失自由。」
一個內核穩定的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心平氣和的去面對生活。
他們是自己情緒的掌控者,亦是生活的掌控者。
餘生,請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內核穩定的人,更容易不內耗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
離考試還有一個月,你就擔心自己考不過,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
工作中出現了一點點失誤,就擔心給領導和同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戀人沒有秒回消息,就開始胡思亂想... ...
當你經常有這種情緒的時候,說明你已經陷入了內耗中。
心理學上對「內耗」的解釋是:人在自我管理的時候需要心理資源,當資源不足時,人就會處於一個內耗的狀態,長期如此會讓人覺得疲憊不堪。
生活本就一地雞毛,如果再毫無意義的自我消耗,又怎麼有精力將雞毛揉成撣子,讓人生清潔明亮呢?
一個內核穩定、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就不會讓自己消耗在無意義的事情上。
他們原則是:只要不涉及底線和利益,你說的都對。
曾國藩在嶽麓書院念書時,曾有一個愛找茬的室友。
曾國藩將書桌擺在窗子旁邊,室友指責他擋住了視線。
曾國藩沒有動怒,而是問:「那你覺得擺哪裡好呢?」
室友指了床邊,他便一言不發地擺過去,繼續念書。
到了晚上,曾國藩念書,室友又嫌他吵,他便改為默讀。
不久他中了舉人,室友卻沒考上。對此室友說是因為跟自己住一屋,曾國藩把風水都帶走了。
曾國藩聽到沒有不高興,也不爭辯,壓根當作聽不見。
人民日報微博中寫道:人的精力有限,少一點內耗,人生會多一些可能。
調整心態,勇敢行動,才會和最好的自己如期而遇。
我們不能還沒開始走入世間泥潭路,便先把自己的精力耗光了,不然怎麼有力氣走出來呢?
斯坦福心理學博士斯蒂芬·吉利根,經過48年的研究,發現內核穩定的人最具有吸引力。
他說,無論什麼事,不管別人做或者不做,說或者不說,都取決於你如何與自己對話。
當你學會用一顆堅硬的內核應對生活中的一切,那你就自由了。
餘生,當一顆「牛油果」吧!可愛又硬核,咬不爛,也輕易砸不碎。
不跟無意義的事情內耗,也不跟無法改變的事情生氣,始終相信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過最暢快的人生。
至於其他的,又何須糾結那麼多。
作者簡介:鹿小竹,富書作者,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