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後,療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2023年05月09日21:33:13 情感 6258

中年之後,療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 天天要聞

生命是一個療傷的過程。

作者:洞見leyla

梁羽生說:「中年心事濃如酒,少女情懷總是詩。」

人到中年,總以為自己同世界交手多年,早已刀槍不入、百毒不侵。

但再堅強的人,也會有脆弱的一面;再剛韌的心,也會有受傷的一天。

之前聽老人說,秦嶺淮河以南,生長著一種馬尾松。

每當伐木人砍去馬尾松的枝條,它們又很快會分泌一種汁液治癒自己的傷口。

到了這個年紀,其實我們也應當,學會像馬尾松一樣療愈自己。

1

用孤獨,療愈庸俗

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時刻嗎?

單位領導的組局,你佯裝笑臉挨個敬酒;

並不相熟的朋友邀約,你猶豫再三奔赴飯局;

久不聯繫的親戚來訪,你勉強自己熱情相迎……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穿梭於人來客往的社交場,以為這樣的交際可以聯絡感情。

但下了飯桌,萬般的風光熱鬧,最後也變成一場虛無。

因為你發現,人前的推杯換盞,並不能換來人後的推心置腹。

廉價的社交,反而會讓人更加庸俗。

美學家蔣勛說過一句話:「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

人到中年的我們,比起繁華熱鬧,更需要一些孤獨的時光,在心中修籬種菊。

參加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時,許知遠彷彿是一個另類的存在。

別人都絞盡腦汁增加曝光,他卻遠離人群喧囂,獨自享受海邊的悠閑時光。

他會獨自在樹屋內享受音樂,也會時不時給自己泡一杯咖啡。

獨處的時光里,無人叨擾。一切風景,在他眼裡都變得富有詩意。

千奇百怪的海浪聲,在他的耳中也是一場豐富的音樂盛宴。

中年之後,療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 天天要聞

對孤獨的嚮往,也塑造了他的個性。

當別人都在浮華的娛樂圈追名逐利,他卻始終保持內心的澄澈,做一個與眾不同的謙謙君子。

正如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

到了一定的年紀,與其搔首弄姿地引人注目,不如遠離人群感受生活的真諦。

單槍匹馬的生活其實並不乏味,無人打擾的日子其實格外舒心。

因為獨處是一場對生命的回歸,讓內心豁達、淡然,獲得滋養。

於寂寞中,尋得廣闊天地;在孤獨中,看遍世間風景。

2

用閱讀,治癒浮躁

中年,是一個滿地雞毛的年紀。

出門在外,上有頤指氣使的領導,下有牛氣衝天的下屬,中間還有故意刁難的合作商;

回到家裡,上有白髮高堂,下有嬌兒稚子,中間還有一個整天和自己慪氣的伴侶。

瑣事纏身間,難免心浮氣躁。

聽過一句話:無論是驅趕迷茫,還是舒緩浮躁,讀書都是最實用的方法。

因為書讀得多了,其間的知識總能一點一滴地改變你的心境,讓你更加從容平和。

2002年,樊登在中央電視台擔任主持人的工作。

當時他每個月的薪資是一萬八,遠超周圍其他人的收入。

按理說,拿著這麼高的工資,日子可以比大部分人過得好,但樊登卻很苦悶。

因為他一直渴望成為白岩松那樣的主持人,可現實中,自己不管怎麼努力卻始終籍籍無名。

更糟糕的是,他越想成功,就是離成功越遠。

「做個節目被斃掉了,再做一個又被斃掉了。」

終於,他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必須得有所改變。

於是,他不再急著出名,而是把更多的時間都花在閱讀之上。

每天下班,他就捧起一本《論語》,反覆咀嚼,細細品味其中的深意。

看完《論語》,又在接下來的兩年讀《道德經》《金剛經》……

當他深入閱讀完一本本經典書籍,逐漸覺得自己成長了不少。

他感悟到做人應該一步一個腳印來,急於求成的結果往往是一事無成。

於是他再度回歸舞台,耐心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終於一朝揚名,職業生涯迎來了新的春天。

中年之後,療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 天天要聞

梁實秋說,對於一般人而言,讀書是最簡便的修養方法。

因為書本能化解你的浮躁,為你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

人生的旅途到了中年,焦慮常有、困頓常有。

煩躁之時,不妨靜下心來讀兩本好書。

書中的一字一句,未必能幫你解決當下的難題,卻能夠給予你最溫柔的撫慰。

在日復一日的閱讀中,你的眼界也會更加開闊,做人的韌性也會得以加強。

書讀得多了,縱然生活有萬般刁難,內心也絕對不會慌張。

3

用行走,舒緩身心

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行走是最好的葯。」

現今社會,每個人都多少處在生活的壓力之下。

越是這種時候,就越要學會照顧好自己,養護好我們的身心。

而療愈身心最好的方式,就是行走。

1872年,尼采發表第一部美學作品《悲劇的誕生》,激怒了一批古典主義教授。

有人抨擊他:不配做學者;

有人認為他:褻瀆了古典語文學這位「母親」。

在巨大的爭議之中,尼采遭到了事業上的至暗時刻。

他為此頭痛不已,視力也迅速惡化。

但是這位大文豪並沒有就此消沉,他選擇了在行走中疏散心情。

每天清晨,他都會獨自在湖邊和森林中漫步,一走就是六個小時。

湖光山色之間,空氣格外清冽,所有的煩惱都彷彿被他拋之腦後。

負面情緒得以悄然釋放,內心就能得到滋養。

堅持行走了一段時間,他的病痛竟然逐漸好轉,於是重新埋頭寫作。

《論道德的譜系》《善惡的彼岸》等多部驚世之作,就是在那時完成的。

哲學家克爾凱郭爾說:「沒有什麼壓力不能通過行走消除。」

肢體的搖擺間,淤積的憂愁和困擾也能得以釋放,身心自然能夠得到舒緩。

作家陳忠實在44歲這年,在創作中遇到了瓶頸。

每天寫稿的壓力很大,可是寫出來的文章又總是不滿意。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沿著村莊的北坡漫步,看柳絮隨風飄動,看月亮由東向西。

田園的新鮮空氣,讓他神清氣爽;鄉間悅耳的鳥鳴,讓他心情愉悅。

一段路途走下來,精神狀態飽滿了許多,隨後立馬執筆構思出了經典作品《白鹿原》。

梭羅說過:「我每天都花上至少四個小時來散步,漫步在山丘田野,徹底擺脫塵世的紛擾。

非如此,我的健康和精力便難以維持。」

中年之後,療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 天天要聞

行走的過程,就是瓦解壓力的過程。

腳步的丈量之間,你會忘卻日常的煩惱,會消解內心的苦悶。

堅持行走一段時間,身心得以休養,人也就蓄滿了重新出發的力量。

余華說:

「生命就像是一個療傷的過程,我們受傷,痊癒,再受傷,再痊癒。」

累了、厭了、倦了的時候,不必苦苦硬撐。

在孤獨中、在閱讀中、在行走中,撫平內心的褶皺,治癒生活的傷口。

學會療愈自己,哪怕歲月有萬般艱難,但艱難過後,一定會看見更美的風景。

點個贊吧 ,和朋友們共勉。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97年我大學畢業,家裡張羅相親,女同學連夜上門:馬上娶我 - 天天要聞

97年我大學畢業,家裡張羅相親,女同學連夜上門:馬上娶我

1997年畢業季分配製突然叫停,縣城教師李建國和銀行職員王曉燕相親現場變成談判桌,女同學抱著鋪蓋半夜砸門逼婚。那年夏天的婚戀市場是場赤裸裸的生存競賽。分配文件作廢的油墨還沒幹透,相親茶桌就擺上了砝碼。銀行櫃檯制服比教師編製重三斤,三代貧農的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 天天要聞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也應該說:女人敢說這三件事,是把心掏給你了 感情里最珍貴的,從不是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語,而是一個人敢於對你暴露軟肋的勇氣。尤其是女人,若她肯對你坦白這三件事,其實早已愛到了骨子裡。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在傳統家庭結構中,男人是家庭的頂樑柱,男性被視為家庭經濟支柱和決策的核心,需承擔養家糊口的責任。這種角色的定位源於農業社會對男性體力優勢的依賴,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 ‌尤其是我們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男人,應該說在我們年輕時更加深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 天天要聞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今年春節前,婆婆早早打來電話,說小叔子一家要帶著兩個孩子來城裡過年。我雖然心裡犯嘀咕,但還是笑著應下了——畢竟老人盼著團圓,總不能掃了興。臘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著大包小包進門了。從那天起,我的「春節假期」就徹底變了味。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 天天要聞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7月1日晚,大連體育中心主場館外暴雨如注,電閃雷鳴中,一名身穿藍色球衣的少女孤身站在黑暗中哭泣。她與前來接她的父親因信號中斷、場地不熟而「失散」。正當她無助之際,路過的攝影師李正彥夫婦主動停車相助,冒雨驅車輾轉10多分鐘,最終讓父女二人團聚。面對網友的稱讚,這對「90後」夫妻卻說:「每個大連人都會這麼做。...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 天天要聞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一場車禍毀一生:25歲女孩高位截癱,男友一家集體「消失」2025年4月5日,甘肅白女士的人生被徹底改變——男友張某某駕車時疑似分神駛入對向車道,與一輛大貨車迎面相撞。事故導致白女士脊髓損傷、高位截癱,而張某某及其家人僅受輕傷。事故現場 圖片來自上觀新聞更令人心寒的是,據白女士稱張某某最初承諾「結婚+終身照料」...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 天天要聞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第一節:燃燒的甜蜜我們是被時光遺忘的火焰,兩顆拒絕融化的糖——在命運的玻璃櫃里,用甜膩的反抗,灼燒每一寸陳舊!看啊!包裝紙剝落處,不是霉斑,是血管般暴起的糖霜!我們的甜,早被烈日晒透,卻比任何新品都更燙喉!第二節:黏連的宣言你說我們像被遺棄
人活著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 天天要聞

人活著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其實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如果你不信的話就問問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做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我們現在都是退休的人了,年輕時干過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大事沒有,如果說不出來就是一直在混日子,到現在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而活。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 天天要聞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滿心期待送出禮物,女生收下的那一刻,心裡既開心又疑惑:她到底是咋想的?別迷茫!女生接受禮物可不只是收東西這麼簡單,背後藏著不少小心思。從這 3 個維度分析,幫你讀懂她的真實態度!一、看關係!
50歲之後,善待自己,富養自己,學會愛自己,養成這6個好習慣 - 天天要聞

50歲之後,善待自己,富養自己,學會愛自己,養成這6個好習慣

#晒圖大賽#如果人生三萬天,到了五十歲之後,人生已經走了一大半的時間。年輕的時候,總覺得來日方長,總覺得自己有的是時間。等到了五十歲之後,看著身邊有些認識的人,突然之間,就消失在人海,就會明白:人生無常,生命脆弱。經歷過世間冷暖,也品嘗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