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離譜了,是親生的嗎?
這是富貴我今早看到這條新聞的第一反應。
2022年,四川綿陽一位13歲的男孩死在了父親的刀下,因為他的體育考試考了18分。
在父親的敘述中,一切都是意外,他只想嚇唬嚇唬孩子,沒想到真的刺傷了兒子。
白髮人送黑髮人,男孩因失血過多離世,最後一句話還在跟父親解釋:我在好好學習。
據報道,這位父親離婚後獨自撫養兒子10年,因為學習問題,曾兩次用武士刀嚇唬過孩子。
最終法院判他故意傷害罪,有期徒刑12年。
而他面對鏡頭依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甚至狡辯說自己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
「只是最好的心辦了一個最壞的事情。」
很難不震驚,這可是親生的啊。
富貴我平時教訓娃,拿不拿衣架都要糾結半小時,這位爹直接上刀?還是開過刃的長刀?
刀劍無眼,得多衝動、多狠心,才能真的朝孩子小小的身體捅過去啊?
更難以理解,悲劇釀成後沒有見到他的悔恨懊惱,只有一句輕飄飄的「好心辦壞事」。
真的氣笑了。
富貴想到最近帶孩子一起看的親子節目《少年煩惱研究所》,裡面也提到了這個話題。
「最好的心」或者說是「為了孩子好」,毋庸置疑是所有父母的初衷,但它如今已經淪為某些父母的慣用借口。
親子爭執中,不管是誰的錯,只要搬出這個借口,那就成了孩子的錯,不允許反駁。
慢慢的,這句話也變成許多孩子心目中,最討厭父母說的話。
在「都是為你好」的前提下,父母的許多越界行為彷彿都有了通行證。
比如監視孩子的一舉一動。
還記得《小歡喜》里喬英子的家嗎?母親宋倩為了時刻關注女兒的動態,直接把她卧室的一面牆改裝上了透明玻璃,一步步把英子逼向跳河自殺。
這一幕可不止是影視設計,現實生活中的「玻璃」也不少。
節目里的嘉賓就說到一個同學,房間的門是玻璃門,他在房間幹什麼,家長一覽無餘。
對於更普遍的小朋友,父母監控他們的方式可能是不許鎖門。
就像不許你鎖抽屜、鎖日記本一樣,借著「小孩子能有什麼秘密」的說辭,控制所有。
一旦孩子有了自主意識想反抗,他們就好像被挑戰了權威,反客為主地先行找茬。
還有小同學提到了自己的房間被裝了監控,感覺壓力特別大。
這個富貴有點說不好,出於人身安全考慮,在家裡安裝攝像頭已經是一種趨勢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某些父母的打壓式教育,太落後太值得批評。
教育講究因材施教,有的孩子容易飄,當家長的偶爾說教幾句沒問題。
可大部分家長都太喜歡說教了,習慣性否定孩子,把孩子所剩無幾的自信心全部摧毀。
家長自己就不會犯錯嗎?
《少年煩惱研究所》里有個小姑娘講到家長們很經典的一句話:雖然你說的有道理,但我沒錯。感覺接下來還要再挑出孩子的80個問題。
有的家長愛唱白臉,老在孩子身上找問題。
有的家長愛唱紅臉,總跟孩子訴說自己吃了多少苦,省吃儉用都是為了你。
節目里將這種行為稱之為哭窮式教育。
嘉賓傅首爾就舉了自己小時候的一個例子,10歲前沒吃過蛋糕,10歲時跟媽媽說想要一塊,結果吃是吃上了,但被媽媽的一番話說得心情之難受,還不如不吃。
太窒息了。
監控式教育、打壓式教育、哭窮式教育……聽著孩子們的哭訴,特別有畫面感。
我們其實也能理解,雞娃的背後,是家長對孩子成長感到無能為力的焦慮。
節目里總結了「爸媽的100種焦慮」,但富貴作為家長本長,很想不客氣地說:
這哪裡是焦慮,分明是爸媽的100種強盜邏輯。
1、不努力考不上好大學,但孩子真的很努力了,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
2、別人家孩子那麼優秀,有沒有可能是人家爸媽基因好,能以身作則當好榜樣?
3、為什麼說孩子又在玩?你認真計算過孩子學習了多久,玩了多久嗎?
……
8、憑什麼爸媽的未來全靠孩子加油?能不能先管好你自己,升職加薪換學區房?
孩子不拼死拼活年薪百萬,就對不起列祖列宗了是嗎?
文章開頭的新聞,顯然也陷入了這樣的強盜邏輯:
父親獨自拉扯兒子長大,就有資格用刀嚇唬兒子,就算最後導致兒子死亡,那也是「最好的心辦了最壞的事」,不是十惡不赦。
各位琢磨琢磨,哪有這樣的道理!
富貴只能慶幸,越來越多年輕的家長不那麼「強盜」,還是有願意跟孩子講道理的父母。
比如節目里一個小姑娘的爸爸,會在孩子做錯事罰站時,自己也站過去,因為他覺得是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自己也有錯,該罰。
再比如另一個小姑娘家會定期舉辦「圓桌會議」。
把家裡真實的財務狀況告訴孩子,引導孩子養成正確的金錢觀,他們自然就會有意識地節儉不浪費,這和「一味哭窮然後道德綁架孩子」是兩個概念。
當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做到這麼民主。
但至少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也是這個家的一份子,有獨立的人格,在父母面前可以輕鬆自如地講話,而不是說句什麼都會被打擊、批評。
情感博主@姓氏喬 描述過一段健康的親子關係長什麼樣,看得富貴都有些羨慕。
想想換成有些父母,是不是在小男孩說出第一句話時,就搶先呵斥:
讓你早點回家你不聽,現在著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