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話題解讀,帶您走進更多的正向情感世界!我是你的情感解憂人,但你要懂得放過你自己!
文 | 風停夜泊
原創 · 抄襲必究
如果可以,每一段深情,都能被溫柔以待,那這人間一定是愛與美好的相伴而行。
如果可以,愛上就是一輩子,許諾就是一生,那男女之間便因為沒有「多變」的立足之地,而把每一次牽手之人都用白頭相守做了最溫暖的安頓。
理想中的感情,終究和現實有些相悖。人們,懷著美好的期許迎接著感情對象的到來,卻無從知曉在相遇的那一刻,彼此之間到底是不是對的人。
對於「對的人」三個字,想來並不是結合了才叫「對」。嗯,一定是這樣!
否則,為什麼有很多人,結合了、在一起到了白頭,卻一生都在煎熬?想來,這樣的結合,並不是對的人!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想要獲得一份對的感情關係,單靠彼此乍見之歡時的那份激情之愛,是不夠的。
在尋愛之前,人們要知道「認知自我」的重要性。
《親密關係》一書中曾寫道:尋找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其實就是尋找自我。
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不夠時,尋找的各類關係,包含朋友包含愛人,都可能在某個特定的時候感覺「不對勁」。
基於友情之人,不會因為長久相處而讓人倍感負累太多,自然覺得「不對勁」時,也沒什麼太大的影響。最多,少往來就行了。
可親密關係之人不一樣,一旦「尋錯了」,這一生就難幸福了。
所以,人要認知自己,也要認知感情關係對象,和自己的真正「契合」度。這些契合度,往往從彼此之間相處的細節就能得到準確的答案。
親密關係:真正對的人相遇,會有3個「不自覺」!
若是你認知了自己,也和親密關係對象之間,有如下2個不自覺地同頻,恭喜你「尋對了」:
1:金錢的付出
曾聽聞,衡量一個男人愛不愛你要看他舍不捨得給你花錢。我不知道,多少女人對這句話有著非常確信的態度。
沒錯,不給女人花錢的男人一定不愛女人,但給女人花錢的男人,也未必對女人的就是真愛。
何況,當女人用金錢衡量男人的感情時,男人又何嘗平衡接受這樣強硬的「指令」?其實,男人也好女人也罷,誰都不用說誰物質。
從根本上來說,男人和女人,都物質。只不過,有人的現實是外顯、有人的現實藏在內心。
《親密關係》中,說「我是與一個幻覺結婚,藥效退了之後,我覺得他糟透了……」
從這句話中,我想告訴所有感情中的男女:
不要給自己製造太多被愛的假象,要首先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具備怎樣的能力和關係價值。
其次,當你不確定眼前人是不是對的人之前,不要一廂情願地做夢。
換句話說,面對任何一種關係,幻念太多、期望太高,最終你都會失望。
親密關係之中,想要獲得關係長久的平衡、健康,就必須在清晰的自我認知中,做好關係的經營。
對於金錢上的付出這件事,真正對的人相遇,不會保留私心。
儘管現實生活中,因深情被騙了錢財的人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但真正對的人相遇時就只會因為心中所愛做正確的付出。
不要說誰騙誰,當一個人有了深刻的自我認知時,就能分辨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金錢的付出上,對的人之間是可以因為心理平衡的被滿足,而「不自覺」地做了付出。
為眼前人付出金錢,那是因為心中對「值得」的深刻感受。與其用誰給自己花錢來證明被愛,不如問問自己:
面對眼前人的時候,我能不能做到想對方一樣做金錢的付出?我,能不能像我嘴上說的那樣去愛對方?
2:分擔、分享
說一千句的我愛你,不如沒有滿嘴不說我愛你、行為都是我願意的踏實陪伴,更讓人感受溫暖。
有人說: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當下,哪有那麼多功夫做陪伴?尤其,異地之人要如何做到陪伴?
其實,陪伴,不一定是24小時朝夕相對。陪伴的高級境界是:
不在彼此身邊,但彼此都能感應到踏實。
異地多年的人,感情仍然如乍見之歡時那麼濃烈,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在踏實感上,做足的了「用心」。
對的人,遠隔千里仍是天涯咫尺。錯誤的人,四目相對。仍是咫尺天涯。
真正對的人相遇,忙碌的時候各自是獨立的個體,閑暇時就是親密無間。兩個人的分享、分擔都在同頻進行。
可能有人又要說:分享容易,分擔可不容易。很多時候真的做不到,尤其異地的狀況,你以為分擔只是嘴上說說而已嗎?
其實,這不過是對疏忽經營關係找理由罷了。很多時候,成年人都是能獨立生活的人,缺的是精神分擔者。
一方生病了,另一方說:我又不是大夫,你不去醫院給我打電話做什麼?
這樣的說辭雖然有幾分道理,可道理的背後,是不在乎、不心疼、不分擔的真相。打電話給對方,要的是獲得被在乎的感知,而不是被「說教」。成年人,誰能不懂生病去醫院呢?
陪伴,就是用心在與對方同頻。分享和分擔,就是在用心感受對方。對的人,就會很好地做到這一點,而且是情不自禁地做同頻。
沒有誰太矯情,只有誰理所應該地認為什麼時候分擔對、什麼時候分享合理。
《親密關係》中,這句「每個人都會傷害他所愛的事物」的話,唯有真正對的人之間,才可以引用到自己身上,而後自我反省、加倍珍惜眼前人。
倘若,一個人不懂在親密關係中做自我反省,那這個人一定沒有把親密關係對象視為認定的對象。
對的人相遇,是耐心和真心以及忠誠的結合體。
之所以說真愛難求、對的人難相遇,大抵上是因為人缺少了自我認知而高估了自己或低估了自己,以至於在遇上本就不登對、不匹配的人時,產生了錯覺。
說到底,尋找對的人,就是感性無知的自己和理性睿智的自己的博弈。同時,也是和親密關係對象之間,智慧和心理上的博弈。
當你們的智慧登對、心理都獲得了同頻的滿足時,那你們就會是對的人。
當你對眼前人格外不滿的時候,你只有兩種選擇:①及時止損;②正確表達訴求並給出合理的引導。
記住,爭吵是最消耗體能的沒用之舉。就像是《親密關係》中寫的那樣,當人們開始爭吵時,地獄便敞開歡迎之門!
可以說,《親密關係》這本書,是關於心理學的一本典籍。因為集合了男女感情的經營與相處智慧,帶領男女深入對方心理,從而用正確的方式走出了感情困惑獲得了最終的幸福婚戀關係。
《親密關係》一書,適用於親密愛人之間的關係相處和經營,同時也適用於其他社會關係的打理。
當你為自己在乎的關係感到迷茫、當你想要當下在乎的關係突破更深一層的美好時,《親密關係》則是你的不二佳選。
不要說,我又寫文推薦書籍,其實人這一生何嘗不是永無休止的學習過程?舉手之勞的推薦之餘,最大的希望是:
希望餘生,你我都能在時時蛻變的學習中,真正有所得!那這一生,就是珍貴的值得!
情,是人在世間的煉獄。愛情也好、友情也罷,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才能修成正果!
—End—
話題討論:對於親密關係的經營,你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歡迎留言互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