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媽媽做了晚餐,弟媳看到菜式後,她表示:做得太寒酸了,還不如吃快餐。
我的媽媽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一輩子在家勤儉節約,省吃儉用拉扯大6個兒女。不過我媽是自己捨不得吃好穿好,對於兒女,她是很捨得的,這就像別人說得最多的那句「對別人好過對自己」。父母對兒女的愛都是無私的,只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
昨天是周五,剛下班我就去了弟弟家。弟弟和弟媳都上班,他們通勤時間比較長,晚上6點鐘下班,最快得7點半到8點才到家。我的媽媽負責在家帶娃和做飯,昨晚我下了班就去了他們那裡,我去到的時候,弟弟和弟媳也剛到家,這時媽媽已經把飯菜做好了。媽媽把菜做好,都端到飯桌上等我們回來吃。弟媳進門看到媽媽做的菜,很嫌棄地說了句:「明知道大姑子來了,菜還做得那麼寒酸,還不如直接出去吃快餐省事……」看著氣氛有點兒不太對勁,我故意說了句:「媽媽都知道我是自家人,自家人不講究菜多菜少的,天氣冷了,菜容易涼,趕緊坐下來吃飯」。一起來看看我媽媽都做了些什麼菜。
紫蘇燜福壽魚
媽媽說福壽魚除了中骨和魚翅,沒有太多的細骨,所以特意買了福壽魚。把福壽魚處理乾淨後,砍成小塊,加姜蒜一起嫩,最後再放入紫蘇。看著這醬很濃郁,不用嘗,看著也知道好吃。我最愛吃醬汁濃稠的菜肴。夾起魚肉嘗了一口,肉質非常鮮嫩,魚肉連著魚皮一起吃,沾點兒湯汁,實在美味。媽媽說紫蘇要等魚燜得差不多時才放進鍋里煮的,放得太早會沒那麼香。我夾了點兒紫蘇,果然清香,不,是一種濃濃的香味,去腥又好吃,用紫蘇搭配魚肉,果然是「黃金搭檔」。
爆炒生菜
媽媽說弟媳很喜歡吃生菜,所以特意買了生菜來炒。我弟媳喜歡那種吃起來爽脆的蔬菜,而我剛好就不愛吃,不過其實媽媽做得也對,自己女兒可以將就,兒媳可分分鐘不能「得罪」的。媽媽炒生菜有一手,也不知道怎麼炒的,生菜生的時候是綠油油的,炒出來也是綠油油的,這一點兒我很佩服媽媽。而我炒青菜很多時候都會發黃,也不知道哪個環節出錯了。
藥材湯
廣東人喜歡煲湯,我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藥材,反正媽媽說是祛濕的。這種乾燥的天氣,多喝一點兒給身體補補水和增強免疫力。
全家4個大人1個小孩吃飯,媽媽就做了一葷一素一湯,有菜又有湯,感覺搭配得很不錯。不過弟媳卻表情媽媽做的這些菜太普通了,而且5個人吃飯菜也做得太少,還不如吃快餐。我覺得老人家在家帶娃已經累了一天了,年輕人下了班,回到家就可以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這已經很幸福了,何必太計較這一頓吃了什麼?吃得多與少呢?大家說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