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後台經常有人跟我說:張萌老師,焦慮該怎麼辦?
首先,我一直不喜歡製造焦慮的氣氛,或者是激活焦慮的心態,不想做這類內容的輸出者。因為我會認為不必一定要激活大家的焦慮,大家才肯努力才肯奮鬥,而是有更好的方法去讓大家擁有努力和奮鬥。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焦慮這個問題。
我過去看過《圓桌派》裡邊有一位老師叫周軼君,她曾經聊過焦慮這個詞,她說焦慮的反義詞是什麼?大家可以先想一想你認為焦慮的反義詞是什麼?
她說是——具體。
這個思路其實我沒有想到,她說:「一說到具體,你就會知道方法路徑。」焦慮是一個非常虛幻的這種辭彙,我們如果能讓自己的腳能踩到一個具體的路徑上,當我們一步一步去往前走的時候,其實人生就沒有了焦慮。
我當時看到這個內容非常開心,她還舉了個例子比如考大學,考哪個大學?比如說考北京師範大學,你到底想考什麼樣的專業呢?哪年考的?需要考多少分?
當我們能夠把一系列的具體目標列出來的時候,其實焦慮就不存在了。
我認為所謂的焦慮,必須用目標的方案去把它解決。
當我們始終有著自己的焦慮情緒的話,你就得通過行動能把你自己聚焦到一個又一個的小事上,只有當你把一個又一個的小事做好,才能夠根本解決自己的焦慮問題。
說到小事,很多人都會看不起小事,覺得說小事不重要,我認為人生其實都在細節之處。你會發現那些特別厲害的人,他們的細節做得真的都會非常好,做得非常到位,而且會非常的仔細。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類型的同事,當他在跟你工作之前,會先給你發一份工作提綱,我打算用這個內容跟你進行溝通,等我們溝通完畢之後,他還會跟你做一份復盤,告訴你這一次溝通我學到了什麼,以及下一次我該如何去做,那麼同時再思考一下。
當我們把有效的路徑能夠思考清楚之後,他還會不定期的去回顧自己的成長,對於他的人生晉陞是有非常明晰的路徑,什麼時間做到什麼樣的一個職位。
確實,通過幾年的努力下來,他確實到了這樣的一個職場高度。
你看這類型的朋友,他做到的一件事兒就是用目標去代替焦慮,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焦慮的解決方法,就是用目標代替焦慮法。
但是說到目標代替焦慮,背後就要思考一個全新的維度,到底該如何能夠定下來自己的目標?
我經常聽大家的一個意見,說的是張萌老師,我並不是不會定目標,我雖然定了目標,但實際上我並不知道這是不是我的目標,以及這個目標到底我該怎麼實現?
確實我們還要接下來圍繞目標以及圍繞實現這件事情要做做文章,怎麼能夠定目標,並且能夠定到可實現的目標。
這裡邊其實有一個公式,再宏大的事業也是由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組成。
比如說我要拼一個樂高玩具,這個玩具是拼一個宮殿,但是我必須要一塊一塊的拼,最後才能成為一個宮殿。
但是在人生這個階段當中,我們不僅有樂高的塊數,還有樂高不同的顏色。此外我們還有一條時間軸,人生是以一年為一個基本的單元循環365天,然後一年復一年,最後通過一年一年的努力實現了一個目標。
很多人經常東想想西想想,其實我一直認為聚焦才是王道。
為什麼說聚焦是王道?
你想一個人的資源和能力都非常有限,所謂一個人的資源就是一年只有365天,他能所動用的銀行賬戶里的錢,資金的使用權其實也並不大,也就是說這個人他根本意義上無法去撬動太多的資源來實現他自己。
那也就是意味著,如果你把全部的精力和你的時間以及金錢砸到一個領域的話,你一定能砸出一個坑,如果你足夠的努力以及勤奮的話。
可是如果你東砸砸西砸砸,其實在哪都沒有出這個坑,到最後也就白努力了。這其實講的就是專註的力量。
說到目標,我們除了應該擁有專註,還應該擁有什麼?我覺得本質上應該擁有一個由大變成小,再由小變成大的能力。
別著急,我跟大家來一一拆解,什麼叫由大變成小?
比如說這一年的目標是由12個月組成的,然後把這12月的目標都列出來,12個月又是由4個星期組成的,4個星期每個星期都是由7天組成的,當你能夠列出每日目標加總在一起,這也就是說由大變小。
接著我們再說到由小變大,當你每一天加在一起,7個一天加在一起就是一周,4個周加在一起等於1個月,12個月加在一起就等於1年,這就是全年目標的樹立方法。
所以你看這就是一個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過程,你一定要掌握這種思維方式,你才能知道目標該怎麼去做。
接著我以減肥作為一個例子,比如說我有一個目標就是身材改善,如果我要減肥,我應該怎麼做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目標。
比如說你現在體重是56公斤,然後你的身高是一米六幾,這個時候你的目標比如說是50公斤,我們的目標設定要符合smart法則,你的目標必須是具體的。
第二可不可以衡量?第三你能不能達到?因為有些同學經常會說張萌老師我現在200斤想降到100斤,你覺得我能達到嗎?我會畫個問號,至少在短時間是無法有效完成的。
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去樹立目標,樹立目標其實很簡單,比如說減肥50斤,減肥30斤,這就叫目標樹立,可是大部分的人卻沒有辦法把目標分解。
在這裡跟你介紹我經常講的一個概念叫單點突破法,你需要制定4個步驟,分別是計劃、實施、總結、評估到再次計劃。
你需要首先制定一份計劃。
減肥要降低體脂率,我認為降體脂率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通過熱量差,每一天你要能夠保證你吃進去的東西,跟你的輸入輸出之間的關係比例不是一個平衡的狀態。
如果每一天你吃進去東西過多,而輸出的量過少,肯定你就會囤積脂肪,會越來越胖。如果每個月你吃進去的東西它持續小於輸出的東西,那麼這個時候你才能保證達成想要的減重目標。
我強烈建議大家每天都記錄一下,平時我們對於自己的身體是沒有衡量的,但當你通過這種記錄的方式,就會發現你全部的努力都能被看得到,這是很關鍵的。
你想要什麼樣身材的前提,是你必須正確樹立自己好身材的方式和方法,怎麼控制熱量,怎麼能夠有效通過運動讓自己變得更好,以及怎麼能夠堅持下來。
真正在實施的過程當中,你需要高效的去執行,但更重要的就是總結和評估的能力。
分別要做總結,把這一系列階段性的取得成果,把它變成所謂可數字化、模型化的東西,最後要進入到評估環節,去判斷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能達得到,以及回顧目標是不是真正實現。
因為通過這種有效的方式去做「自我升級」,你就發現自己的這種成長和成熟的速度也會變得越來越快,你每一天的自我成長,其實都是通過你的評估和你的總結來完成提升的,這就是由小化大。
通過這種由大變小,再由小變大方式,自己的成長速度就可以看得見了。
尼采說,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方能生存。
當你迷茫焦慮的時候,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能幹什麼的時候,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找到方向,找到你的單點突破法。
有人總覺得自己不行,明明特別努力了也沒什麼結果,但是你知道嗎?那些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比你差的人也沒放棄努力。
誰能保證自己不迷茫不焦慮呢?重要的是在迷茫中收穫成長,當你有一天計劃和真正實施是一致的,自然就會變得超級無敵。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給你內心帶來一些正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