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踢貓效應,它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
簡單來說就是你的壞情緒,正在傳染給身邊的人,不要讓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心理學上這個概念叫做「負情緒鏈條傳遞」,一個更常見的名字就是「踢貓效應」
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的心情,一般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
當一個人的情緒變壞時,潛意識會驅使他選擇下屬或無法還擊的弱者發泄
受到上司或者強者情緒攻擊的人又會去尋找自己的出氣筒
這樣就會形成一條清晰的憤怒傳遞鏈條,最終的承受者,就像貓,是最弱小的群體
也是受氣最多的群體,因為也許會有多個渠道的怒氣傳遞到他這裡來
在現實生活中,工作與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
我們很容易發現,許多人在收到批評後,不是冷靜下來想想自己為什麼會受到批
評,而是心裡很不舒服,總想找人發泄心中的怨氣
將情緒關在門外
每當在工作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心中就產生了不好的情緒
回到家後,心防全部放下,於是壞的情緒肆意發泄,對象卻是我們原本想要保護得好好的家人
久而久之,家人對我們也就有了排斥或者懼怕的心理
在此,我們應該學會在回家之前,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將壞情緒全都關在門外
進門那一刻做幾次深呼吸,將心中的憤懣全都吐出去
帶著即將見到家人的愉悅心情打開家門,迎接屬於自己的溫暖和開心
尋找合適的釋放途徑
雖然說不建議壞情緒帶家回家,但並不意味著要自己生生咽下所有的不快
畢竟負面情緒在心裡憋久了,不管是心理問題還是身體健康受損要學會發泄和傾訴,釋放情緒
學會調解自己
當陷入暴躁,悲傷,低落等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往往容易意志不堅定,也更容易生出抱怨。
隨意地發泄,會導致惡性循環。
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避免成為踢貓的發起者和傳遞者
但這只不過是人生該有的磨礪而已,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會遇到和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