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王愛芬看著三歲的兒子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她發現丈夫先是無緣無地找茬吵架,後來乾脆跟她提出了離婚。
王愛芬自然是不願意離婚的,她苦口婆心地勸丈夫回心轉意,可是張建東卻說這樣的日子再過下去還不如去死。
很顯然,張建東是鐵了心思要離婚,王愛芬無奈之下找到了調解員,她希望調解員能幫她拯救這個瀕臨破裂的家。
一見到調解員,張建東就表示一定要離婚,因為這樣的日子他一天也過不下去了。
調解員說,你跟你妻子之間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嗎?
還沒等張建東回答,王愛芬就哭著告訴調解員,她和丈夫結婚的前十三年,一直都沒有孩子,為了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她不僅四處尋醫問葯,還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不過好在張建東不但沒有嫌棄她,還總是對她說即便沒有孩子,他也會愛你一生一世的。
丈夫的表白讓王愛芬感動的同時,也很愧疚,她發誓自己一定要給夫家生個孩子。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努力後,她終於如願以償。
原本王愛芬以為兒子的到來會讓他們這個家更加幸福,可是讓她沒想到的是,迎接她的竟然是丈夫的挑剔和嫌棄。
說到這裡,王愛芬的眼淚唰唰地往下流,她告訴調解員,自從生下兒子後,丈夫不但總是嫌她做的飯不好吃,還嫌她沒素質。
對此,張建東解釋說,妻子做的飯菜確實不好吃,他只是實話實說而已。
張建東還說,他每天出去幹活,很累很累,回到家裡看著妻子做的飯菜卻食不下咽,真的非常難受。
調解員說,你的妻子是一直做飯都這麼難吃,還是突然變成這樣的?
還沒等張建東回答,王愛芬說,我做飯一直都是這樣子,以前他從來沒有嫌棄過,現在就這也不好吃那也不好吃了。
張建東並不接王愛芬的話茬,而是對調解員說,你看到了吧,她就是這麼愛搶話,平時不管是跟客戶還是跟我的朋友,她都是這樣,不等別人說話,自己就在那一個勁兒地說,有的時候還說不到點子上。
丈夫的指責讓王愛芬非常氣憤,她說,有客戶來到店裡的時候,我只是想把我們的產品優勢告訴客戶,但是他卻認為我不用介紹那麼詳細。
張建東說,我做這個比較有經驗,我覺得我接待客戶的成交率會比她高很多,但是一來客戶她就搶著接待,我看她跟客戶喋喋不休地說的樣子我就很煩。
調解員說,那碰到這種情況你怎麼辦?
張建東說,我就走開啊,讓她去介紹,結果我走了之後客戶也走了,生意自然是沒談成。
張建東還說,我就覺得我們做了這麼多年生意,我進步了不少,但是她卻還在原地踏步,我覺得我們倆之間根本無法溝通了。
女客戶
丈夫的話讓王愛芬的情緒激動起來,她說,丈夫之所以要求離婚,都是因為一個女人,而這個女人則是他們店裡的一個女客戶。
王愛芬告訴調解員,這個女客戶不止一次地當她的面誇獎她的丈夫,還多次打聽丈夫的出生年月日。
調解員說,除了這些,你還有什麼發現?
王愛芬說,我丈夫一共去她家吃過兩次飯,回來之後就在我面前誇獎她, 他說她不僅人長得漂亮會打扮,還做得一手好菜,我跟她比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對此,張建東解釋說,他去女客戶家幹活的時候,他的父親也跟著一起去的,他們兩個人之間根本什麼都沒有發生。
調解員說,你妻子說你拿她和女客戶做比較,讓她非常不開心,你怎麼看?
張建東說,人家做的飯菜好吃,我就跟她說了,只是想讓她跟對方好好學一學罷了。
張建東的解釋並沒有被王愛芬認同,她告訴調解員,一次她無意間看到那個女客戶發給丈夫的簡訊,簡訊里滿是對方誇獎丈夫的話語,她看得非常生氣,就給那個女客戶打了個電話。
王愛芬在電話中問那個女客戶,如果你的丈夫知道你發的這些信息的話,你會什麼反應?
調解員說,對方怎麼說的?
王愛芬說,還沒等她說話,我丈夫就把手機奪走了,然後跟我大吵了一架。
自從那以後,王愛芬就更加懷疑張建東和那個女客戶有問題了,一天,張建東外出辦事,臨走的時候他沒有像往常一樣知會王愛芬,王愛芬以為他是去找那個女客戶了,就直接跑到那個女客戶的家裡要人。
那個女客戶見到王愛芬,生氣地說:「你丈夫不見了,你為什麼到我家裡來要人?你什麼意思?」
接著那個女客戶就拿傘把朝王愛芬身上打去,自知理虧的王愛芬並沒有還手,而是落荒而逃。
但是這件事情之後,張建東就跟她提出了離婚。
對此,張建東表示妻子的無端生事不僅讓他丟盡了臉面,還讓他非常失望,他真的是忍無可忍才提出的離婚。
調解
但是王愛芬卻說,丈夫之所以提出離婚,並不是僅僅因為這件事情,而是因為丈夫這幾年掙的錢多了。
原來在王愛芬生孩子之前,她一直經營著自己的店鋪,後來因為生孩子她才把店鋪關了。
王愛芬說那時候她每個月的收益非常可觀,丈夫特別以她為重,不管她做什麼丈夫都覺得不錯,如今她在家裡照顧孩子,只會花錢不會掙錢,自然引來了丈夫的不滿。
王愛芬還說,她關了店之後,丈夫才開的店,經過幾年的時間,店裡的生意好了,丈夫卻看自己越來越不順眼了。
對於妻子的說法,張建東表示,他這幾年得到了歷練,進步了不少,但是妻子待在家裡帶孩子,一點都沒進步,還無端猜疑他,所以兩個人之間的隔閡才越來越大。
調解進行到這裡,王愛芬和張建東之間的問題已經基本清楚了。
調解員對王愛芬說,在你生孩子之前,你和你丈夫的關注點可能更多地在如何要孩子上,而你生孩子之後你們倆的關注點才慢慢轉移到彼此身上,這個時候你對丈夫的一言一行都比較在意,你更接受不了你丈夫的挑剔和指責,所以你才會認為他變心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張建東聽了調解員的話竟然當場落淚,他說,自己真的是太冤枉太委屈了,他從來沒做過對不起妻子的事情,卻因為說了幾句實話就被妻子鬧得不可開交。
張建東還說,我們結婚十六年,一起經歷了風風雨雨,她竟然這麼不信任我,你說這日子該怎麼過?
張建東的話讓王愛芬觸動頗深,她表示自己到女客戶家裡找丈夫的事情確實是過分了,她向丈夫道歉,並希望丈夫能原諒自己。
王愛芬還說,以後她會改正自己的錯誤,還會去學習做飯和化妝,提升廚藝的同時讓自己變成一個精緻的女人。
妻子的表態讓張建東的態度也軟了下來,他表示,自己以後會多去鼓勵和肯定妻子,還會和妻子一起為這個家做出努力。
最後,張建東主動擁抱了王愛芬。
結語:
人們常說,猜疑是一把雙刃劍,不但傷人而且傷己。
就如故事中的王愛芬一樣,她生完孩子後就在家裡做了全職,對於丈夫的一言一行她都比較在意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丈夫的一句批評她會擱在心裡,並且由此猜測丈夫背叛了她。
她這樣的行為,不但讓自己非常痛苦,還讓她和丈夫之間漸行漸遠。
當張建東出去辦事沒跟她打招呼的時候,她想當然地認為丈夫是去找那個女人了,於是她不計後果地衝到對方家裡找自己的丈夫,結果她不但被暴打還讓丈夫對他恨之入骨。
其實她的衝動行為確實是不可取的,她這樣做不僅是無端生事,還會讓本就不和睦的家庭瀕臨破裂的邊緣。
對此,王愛芬堅稱丈夫的變化是她生了孩子之後,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於,在生孩子之前他們夫妻倆的關鍵點在於如何要孩子上,他們並沒有過多的考慮自己的需求。
有了孩子之後,他們的心理都發生了變化,他們更多的是考慮自己的感受,尤其是王愛芬,在生孩子之前她的內心是愧疚的,即便是丈夫對她有所挑剔她也不會在意。
但是生了孩子之後王愛芬覺得她的任務完成了,她的關注點也轉移到夫妻感情上,丈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引起她的不適感。
再加上生孩子後王愛芬就在家全職,她每花一分錢都是丈夫給的,無形之中她的心理會有很大的落差,如果丈夫再對她稍微冷落一點,她的內心便接受不了了。
對於張建東說的妻子做飯不好吃,他完全可以對妻子說自己喜歡吃什麼菜,讓妻子去學,如果王愛芬真的愛自己的丈夫,也可以報個班或在網上去學習。
作為男人,張建東靠著自己的努力,把店鋪的生意做了起來,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事業成功後的男人就對糟糠之妻指手畫腳,甚至提出離婚的行為不僅可恥,而且是毫無擔當的。
張建東說他成長了,但是妻子卻在原地踏步,其實他可以給妻子建議,也可以推心置腹地跟妻子交談,兩個人一起成長。
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和打擊妻子,讓原本就敏感的妻子更加沒有安全感。
王愛芬為了孩子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不僅是對家庭的犧牲,更是一種付出,她雖然沒有掙多少錢,但是照顧孩子做家務也是在分擔家庭的責任。
作為丈夫,張建東應該明白男女分工合作,家庭才會越來越穩定越來越幸福。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婚姻想要幸福長久,夫妻之間首先要彼此信任,其次遇到問題要坦誠相待,並保持良好的溝通,坦誠相待,否則,婚姻必難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