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8歲老人的感悟:請過保姆住過養老院,最後才明白晚年靠誰

2022年10月08日13:19:27 情感 1838

導語:

一直以來,養老問題都是很多老人的心結,這個話題很沉重,卻又不得不好好地規劃,畢竟這關乎老人晚年過得是否幸福,人無遠憂必有近愁,越是為以後做打算,老人們也能更有安全感。

好在現在社會對養老問題也比較重視,除了比較傳統的養兒防老,還有更多養老方式可以供老人選擇,比如現在每個地方都有養老院,老人們可以選擇花錢住進去,裡面包吃包住,還有護工照顧,每周還有固定的體檢,確實很適合上了年紀的老人居住。

一位78歲老人的感悟:請過保姆住過養老院,最後才明白晚年靠誰 - 天天要聞

當然,也有老人覺得養老院不自由,住進去了想要出去一趟太麻煩,要子女簽字,還要院長同意,實在是太多手續了,所以這類老人寧願多花點錢請保姆,也不願意去養老院過群居生活。

請個保姆在自己家照顧,一對一的服務肯定比養老院要好,畢竟養老院護工就那麼幾個,但老人卻很多,護工難免會有照顧不周的地方,所以如果是家境條件還不錯的老人,基本就會選擇找個保姆。

很多老人都覺得,晚年只要有錢,生活都不會太差,就運算元女不孝順,自己也能拿錢買服務,晚年依舊很幸福,可事實真的如此嗎?那些請保姆住養老院的老人,真的比子女照顧的要更幸福嗎?

一位78歲老人的感悟:請過保姆住過養老院,最後才明白晚年靠誰 - 天天要聞

78歲秦大爺的自述:

我今年78歲,已經退休十幾年了,以前我的老伴兒還在世,那個時候我們倆的退休金加起來有一萬多一點,這筆錢可以說比好多年輕人的工資還要高,但這些錢也都是我們應得的,勤勤懇懇在一家公司奉獻了自己大半輩子的青春,也確實值得這個價錢,用我的青春換晚年衣食無憂,這筆買賣也不虧。

因為我和老伴兒的退休金足夠花銷,所以我們的想法都很統一:都這把歲數了,該吃吃該喝喝,千萬不要捨不得,一定要及時行樂。

所以退休後,我們第一件事就是報了個旅遊團,年輕時都忙著上班,根本沒空出去玩兒,但退休後就有了大把的時間,我們就像被壓到底的彈簧,徹底觸底反彈了, 瘋玩了大半年,看了很多美麗的風景,玩的不知所以,最後玩累了才又回到老家。

一位78歲老人的感悟:請過保姆住過養老院,最後才明白晚年靠誰 - 天天要聞

本來我和老伴兒準備在老家好好過日子,卻不想老伴兒剛回家不到半年就生病了, 一去醫院檢查,竟然是癌症,大概住院三個月,老伴兒就永遠的離開了我,這讓我覺得無法接受,畢竟我和老伴兒生活了大半輩子,我的所有晚年計劃都有她,可老伴兒就這麼走了,讓我措手不及,計劃也全部打破了。

老伴兒的離去對我的生活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比如以前總有老伴兒給我張羅好飯菜,我就負責吃喝就行了, 但現在家裡就我一個人,我被迫學會了做飯,可我又不會炒菜,只能頓頓吃雞蛋麵條,實在不行了就去下館子、點外賣,飲食不健康導致我的面色看著就不好,好多朋友都說我憔悴了不少。

一位78歲老人的感悟:請過保姆住過養老院,最後才明白晚年靠誰 - 天天要聞

以前老伴兒在的時候,我從未做過家務,更沒有洗過衣服,這些都是老伴兒操持,但人被逼到這個地步了,只能從頭開始學習,說實話, 我都這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了大半輩子了,現在突然讓我換個生活方式,真的很難改變。

我有兩個子女,他們倒是挺孝順, 知道我現在生活困難,就邀請我去他們家養老,還說生活費他們全出,不需要我操心,卻被我無情的拒絕了, 原因就是我跟他們住過一段時間,那個時候我老伴兒還沒去世,我們就去了兒子家裡住了半個月,可兒子每天都很忙,把我們兩個老人丟在家裡,這種感覺實在是很不好,說是給我養老,到時候就是把我關在房子里,一點都不自由,我不喜歡這樣的生活,所以絕對不可能和子女住一起。

一位78歲老人的感悟:請過保姆住過養老院,最後才明白晚年靠誰 - 天天要聞

還好隔壁老張經常過來陪我嘮嗑,我們在聊天的過程中,老張就說:「你有退休金還有存款,為啥不試試去養老院住呢?那裡包吃包住,而且還有護工伺候,裡面還有很多同齡人,大家平時一起鍛煉身體,還能一起聊天,多好啊!」

我當時一聽就心動了, 於是決定去試試看,老張很熱情,和我一起走了市區很多地方, 終於找到了一家綜合評價最好的養老院,收費每月三千塊錢,我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這兒可是包吃包住的, 也就是說,我只要出這一份錢,就沒有別的隱形消費了, 於是我大方的直接交了一年的錢,然後收拾好東西搬進了養老院。

一位78歲老人的感悟:請過保姆住過養老院,最後才明白晚年靠誰 - 天天要聞

大概一個星期,我便已經知道這裡和我想像中還是有差別的,雖然養老院僱人天天打掃,但因為居住在這裡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所以空氣中總瀰漫著一股怪味兒,即使有員工噴了空氣清新劑也沒用,養老院就是個大群體,誰也找不到臭味的源頭在哪裡,不過也不用太在意,一般在這裡生活久了,也就習慣了這個味道。

最讓我心煩的就是室友,我住的是兩人一間房的,如果要單人間那就要加錢,我的這個室友睡覺總是打呼嚕,而且還磨牙,自從我搬到養老院,我就再也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而且這室友好像是身體虛,晚上總是起夜,我好不容易要睡著了, 他打開廁所門「砰」的一聲,又把我嚇醒了,我跟他說了好多次,晚上起夜能不能小聲點,這個房間還有個人呢!可他根本就沒有素質,甚至還跟我吵了起來。

一位78歲老人的感悟:請過保姆住過養老院,最後才明白晚年靠誰 - 天天要聞

還好我跟院長反映情況後,院長又給我安排了新的室友,這個室友很好相處,我也終於不用熬夜了,可養老院的不足還有很多,這兒就是一個小社會,裡面啥人都有,比如,有些愛出風頭的老人喜歡拉幫結派,欺負那些子女不來看望的老人,我還經常看到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被他們罵的抹眼淚,實在是太惡毒了。

養老院的活動中心也總是被那幾個老人占著,即使他們不玩了也不讓位置,而是直接坐在那裡喝水,我們這些普通老人只能敢怒不敢言,眼睜睜看著他們玩兒只能幹著急,一來二去的我也不愛去活動中心了,反正去了也搶不到位置,於是我便整天待在卧室發獃,短短過了半年,我的精神狀態就萎靡了不少。

一位78歲老人的感悟:請過保姆住過養老院,最後才明白晚年靠誰 - 天天要聞

半年後,女兒來養老院看我,她一看我都瘦了十幾斤,肯定在這兒生活的不好,女兒就非要接我回家, 剛開始我還硬著頭皮說過得挺好的,可看著女兒眼圈都紅了,我也不再倔強, 讓女兒辦了手續,還是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生活。

女兒在家裡把我說教了一頓,說我一把年紀了就別折騰了, 養老院環境不好,以後都不要去了,最後女兒還是不放心,就去家政中心給我找了個保姆, 女兒說:「這個保姆每個月5000塊錢,這筆錢我和哥哥一人一半兒,您就安心在家享福,以後保姆24小時都會照顧你,這樣我和哥哥也放心了。」

一位78歲老人的感悟:請過保姆住過養老院,最後才明白晚年靠誰 - 天天要聞

女兒在家裡待了一個星期,監督保姆幹活,還告訴保姆我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 讓保姆能夠記清楚我的喜好,還別說,女兒找的這個保姆還真的挺勤快的, 她是個標準的家庭婦女, 做的家常菜味道不錯,而且衛生也打掃的很乾凈,我對她還挺滿意的。

一個星期後,女兒跟我告別,說她該回去了,我知道子女平時工作都忙,所以在女兒要走的時候也沒有過多地阻攔,只是沒想到這個保姆是個看人下菜碟的, 她一看我女兒走了, 伺候我就變成了敷衍,以前女兒在的時候,她天天三菜一湯的招呼,頓頓不帶重樣的,我女兒一走,她每頓飯就只做兩個菜,還都是她喜歡的,每次她吃的津津有味,我坐在旁邊只覺得味如嚼蠟。

一位78歲老人的感悟:請過保姆住過養老院,最後才明白晚年靠誰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以前女兒在的時候,保姆一天掃一次地,女兒走後,就變成了一個星期掃一次地,而且衣服也不好好洗了, 以前都用手洗,現在就是直接放洗衣機,這倒也沒什麼,最讓我氣憤的是,她竟然把我的鞋子和衣服放在一起洗,自己就在旁邊刷著短視頻,我當時差點氣的暈過去,這保姆實在是太大膽了!

因為種種原因,我還是辭退了這個保姆,本來以為這種保姆只是個例,我會找個合適的,卻不想後來又找了幾個,始終沒有完美的, 最後我也懶得找了,反正我身體還行,那就自己學著做飯,沒必要讓子女花錢給我請保姆。

一位78歲老人的感悟:請過保姆住過養老院,最後才明白晚年靠誰 - 天天要聞

只是沒想到,前年我突發中風, 雖然撿回了一條命,可一條腿卻瘸了,平時走路總要駐個拐杖,這個時候,兩個子女說什麼都不讓我一個人住了,他們商量著一家住半年,非要讓我跟著他們去城裡養老。

我心裡始終覺得給他們添麻煩了, 可同時心裡也覺得很欣慰,如今我已經跟子女養老兩年了,這兩年里,兒子陪我做康復訓練,兒媳為我做飯洗衣,女兒和我聊天解悶,女婿對我也很有禮貌,我對現在的生活特別滿意,真沒想到,我花錢住過養老院,請過保姆,最後真正靠得住的還是自己的親人,畢竟是血濃於水的子女,和花錢買的服務肯定還是有區別的,如今的我才是真正的幸福!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媳婦狠心撇下三姐弟離家,男子氣憤之下引發腦梗,姐弟三人抓鬮決定命運 - 天天要聞

媳婦狠心撇下三姐弟離家,男子氣憤之下引發腦梗,姐弟三人抓鬮決定命運

「爸爸不會又被趕回來吧?上次那人說的可難聽了。」姐弟三人幹活時說起了悄悄話。家裡已經快到了無米下炊的地步,三姐弟自發地擔心起了未來的日子。「聽奶奶說爸爸天生腦血管狹窄,年紀越大越容易出血」「上次把我嚇壞了,要是萬一搶救不及時,我們就再也看不見爸爸了」姐弟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著爸爸的病情,生在這樣的...
有人給52歲單身的堂哥介紹女朋友,家人卻勸他還不如單身到底 - 天天要聞

有人給52歲單身的堂哥介紹女朋友,家人卻勸他還不如單身到底

遲來的春天"楊建國相親成功啦!"廠區大喇叭里播出這則消息時,我正推著二八大杠往家走,不由得停下腳步,心裡五味雜陳。那刺耳的廣播聲傳得老遠,引得路過的工友們紛紛朝我投來好奇的目光。"老趙,你堂哥終於捨得娶媳婦啦?"車間的王師傅扯著嗓門喊道。我
姑姑葬禮剛結束,她兒子就找到表姐:我媽給你的20萬快點給我 - 天天要聞

姑姑葬禮剛結束,她兒子就找到表姐:我媽給你的20萬快點給我

姑姑的遺願"馮表哥,我媽臨走前給你的二十萬,你得還給我,那是我的遺產。"姑姑的骨灰盒還熱著,張明華就站在我面前,眼裡只有錢。我一時語塞,看著他急不可耐的樣子,心裡又酸又澀。我叫馮長河,今年四十有五,在縣裡一所中學教書。已是小有名氣的語文組組
愛上一個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結局,往往指這些 - 天天要聞

愛上一個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結局,往往指這些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在情感的道路上,人們偶爾會誤入複雜的境地。愛上有家庭的人,內心糾結與掙扎叢生。不少人在這份特殊的情感中徘徊,以為能堅守出別樣美好,卻不知這常是布滿荊棘的迷途。其實,這份愛看似熱烈,卻可能不經意間灼傷自己與
因果定律:人生的惡果,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 天天要聞

因果定律:人生的惡果,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老子云:「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人們日常行事時,常因衝動或慾望,做出損人利己之事。可他們沒意識到,這背後藏著因果關聯。我們總覺得自己行為,不會有嚴重後果,可事實並非如此。世間萬物,都遵循因果定律。種下什麼因,就會收穫什麼果。
與人相處時,在這些情況下,要學會「裝傻」 - 天天要聞

與人相處時,在這些情況下,要學會「裝傻」

人們常說:「難得糊塗。」在人際交往裡,不少人一門心思事事精明,處處顯擺自己聰明。但其實,真正的智慧,並非鋒芒畢露,而是懂得適時「裝傻」要是。一門心思追求精明,事事都較真,往往會把自己拖進沒必要的紛爭和困擾中。「裝傻」就像人際交往的潤滑劑,能
請記住,以下這些事是躲不過的,要學會勇敢面對 - 天天要聞

請記住,以下這些事是躲不過的,要學會勇敢面對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漫漫人生路上,不少人總想逃避一些事,在逃避中混日子。然而,一味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困境緊緊相隨。要是總選擇躲避,那些問題就會像雪球,越滾越大,最終將自己吞沒。這些躲不過的事,就像橫在人生路上的巨石,
關係中如果出現這些冷漠反應,要學會自我保護 - 天天要聞

關係中如果出現這些冷漠反應,要學會自我保護

魯迅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在人與人相處時,一些冷漠反應,正悄悄啃噬著關係的美好。很多人在關係里,面對冷漠行為,選擇默默忍受,期望用包容化解。然而,一味忍受,並非總能改善關係。有時,反而會讓自己陷入更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