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
枯萎了的樹木,到了春天還能再次發芽。
人生卻不會有兩次少年時光,青年時光、中年時光……
人啊!等老了之後,就不能再回到年少的時光。所以說,一次年輕的時光,虛度了就再也彌補不了了。
人是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奔的都是前方,邁出這一步就回不來了。
當我們很小的時候,老師天天講一些從古到今的名人廢寢忘食的故事。李白之所以是一位名號響噹噹的大人物,這和他珍惜每一寸光陰是密不可分的。他小時侯父母、親人、朋友都說他沒什麼出息,但李白並沒有因為這而放棄讀書,而是足不出戶,大門不邁,二門不出在家學習。吃飯的時間、休息的時間、甚至於睡覺的時間也都在看書,因為他不想放棄一分鐘乃至一秒鐘的時間。
莊子說:「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任何人都應養成珍惜和利用好生命中的分分秒秒,抓緊任何一點閑散時光的好習慣。充分地利用這些空閑時間,改進自己的一切,使之更上一層樓。開拓新的領域,接觸更為廣闊的天地,無論哪一種,你的心靈都需牢記「時不我待」。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過,與其望流空嘆,不如珍惜分分秒秒,從此發奮努力。
花雖然壽命短暫,但是來年它可以重新開放,而我們人類雖然壽命長,但是我們再也回不去青春,抓住現在的每一分鐘來提升自己。
邁克爾·法拉第在做裝訂書本的學徒工時,就把所有的閑暇時光都用來做實驗了。有一次,他給朋友的信中說:「我最需要的就是時間。要是我能夠便宜地買下那些整日無所事事的紳士們空閑的每一個小時——不,是每一天——那該多好啊!」的確,只要把那些瑣碎的時間積累起來,並能夠充分地加以利用,就一定能夠收穫豐碩的成果,滴水成河,粒米成籮,貴在點滴積累,持之以恆。只要每天抽出一小段時間並有效地加以利用,就必定會創造出奇蹟。
「我沒時間,或者說是沒有大塊的時間。」往往成為一種不干事的託辭。平時總是期盼有大塊的時間專門做一件事,後來發現,大塊的時間確實很有限,如果總是等待大塊的時間在做事,就會有很多事情做不上,不如好好高效地利用好自己的高效時間,要事優先,再高效,才是正確的路子。
如何抓緊時間?首先,要平和內心的浮躁。顏真卿說過:「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一個人珍惜時問,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才能把自身管理好。其次是把每一分鐘都當成寶。數學家華羅庚說:「凡是較有成就的科學工作者,毫無例外的都是利用時間的能手,也都是決心在大量的時間中投入大量勞動的人」只有合理的安排各種活動,才能使身心和諧發展,也才能有利於學習。
現在有些學生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把一切時間「充分利用」到學習上去,甚至開夜車,這樣就破壞了生命節律,結果學習上不去,身體也垮了。
「要找出時間來考慮一下,一天中做了什麼,是正點還是缺點。」曾經有這麼一向話:窮人花時間省錢,富人花錢省時間。不管貧富,我們都必頸要清楚地認識到一個問題,就是時間才是真正的「金錢」。
中國古代有許多珍惜時間的故事,像「頭懸樑」,「錐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等,都是古人抓緊時間發奮苦讀的典範,值得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