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兩又同齊
兩又同齊之佳不斷分享,不斷交流,不斷進步,這裡有英語/外貿/親子教育/生活感悟以及一地雞毛的瑣碎自留地418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兩又同齊之佳
看到這樣一個這樣的小故事,是說是有個客戶經常去一家菜攤買菜,然後這個菜主呢每次等客戶買完菜後都會多給添一些菜,或者添點蔥,然後這個客戶覺得這家人很會做生意。因為人人都覺得自己在這裡佔了人家便宜,人家店主好客大方。所以生意也越來越好。
然後有一次,這個客戶又在這家買菜,然後結完賬多出幾毛錢,於是就跟菜主說,別找錢了,給我一顆蔥算了,按照以往的思維來說,這店主應該很快的同意,畢竟還能多多賣出點菜,還不用找零。可是店主卻說,「你知道這個蔥現在是什麼價格嗎?怎能隨便添呢?!」這時讓
這個客戶覺得自己有些下不了檯面了。
可能在客戶的意識里買菜添蔥都是常識,而且也習慣了店主的多添點東西,但是他並不明白人家店主添東西的基礎是因為其他的菜賺有利潤,並且這些利潤足以抵擋添加的這個蔥的成本。所以人家店主才會顯得大方並且送些東西。但是當蔥的價格太高的時候,其他菜又賺不了多少錢,誰還願意送呢?!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心甘情願地給予別人一些東西,但是如果別人以此而理所當然索要的時候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我們聊得來,關係也很好,即使虧本我也願意給你,那是出自我自己的意願,我並不覺得有所損失,相反,如果你覺得別人給你給習慣了,於是開始索取一些東西,如果別人不給,你還覺得對方小氣,這好像又有點道德綁架了。
想起來之前在市裡的小區里小朋友們一起玩,然後每個家長都會帶些水果和零食讓孩子們一起分著吃,但是只有一個小孩子年齡比周圍的小孩子大一些,而且家長出來也不喜歡帶東西。
剛開始大家都會分給一些,也沒誰會在乎這個。所以這個大點的孩子每次都可以吃到別的小朋友帶的零食。雖然有的小孩子有時不願意給,家長也會說都是好朋友,要學會分享啊,等等一些話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然後,有一天,這個大一點的小孩子出來的晚,沒有趕上大家分零食的時間,於是就開始詢問每個家長都帶了什麼零食,有的家長就說分完了,有的說沒有,然後這個小孩子就要家長們打開他們的包包讓他看一下,一邊要求對方家長打開背的零食包一邊說好東西就是要一起分享,對不對?
你看,不知道什麼時候你教育自己孩子的話竟然成為別人理所當然索要東西的借口,並且好像還挺不能反駁的。如果你反駁了,那不是自己在打自己嘴巴嗎?自己說出來的分享又不讓別人吃?可是不反駁,就要心不甘情不願地拿出零食給人家吃。好像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坑。
本來是一種你情我願的事情,但是當這種你情我願附上一定條件和要求的時候,它就會變成一種枷鎖。
所以,人需要分享嗎?的確需要分享,但是分享需要出於自願而不是強迫,每個人都有權利分享,也有權利拒絕。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僅僅只是講分享的重要性,更要有拒絕的勇氣呀!
我可以為我的行為找借口,但是你不能拿對方的借口來約束對方去做這件事情。
兩又同齊之佳不斷分享,不斷交流,不斷進步,這裡有英語/外貿/親子教育/生活感悟以及一地雞毛的瑣碎自留地418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兩又同齊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