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有個新詞叫:內耗。低內耗也許是對我們生活的警示,需要我們改變生活的方式,而長期的內耗超標卻嚴重干擾了我們的生活。
心理學博士海藍認為情緒決定命運,掌握情緒就把握了幸福。
焦慮,憂鬱,悲傷,憤怒種種負面情緒而導致的內耗,讓我們無心工作、學習,而我自己心情低迷時,只想睡在床上,什麼都不想做,嚴重時感覺心口悶悶的。
而由不良情緒導致的多種遷延難愈疾病的種類也在飛速增加,可見有一個好的情緒多麼重要。
《糟糕,今天的內耗又超標》的作者梁爽告訴我們:
當遇到不開心時,就勇敢地尋求答案,然後行動起來,人生才可能有後續的華章。
的確任何情緒背後都有原因,找到它的底層原因,找出方法,也就找到了解決內耗的鑰匙。
正所謂:誰痛苦,誰改變。而誰做到,誰厲害。
如何改變呢?書中提供了很多方法。
01轉變思維
讓我們對事情產生看法的是思維,而不是事情本身,同一件事情對於有些人來說根本沒什麼,而對另一群人來說彷彿天都塌了下來。
生活中我們都願意去接近笑嘻嘻的人,感覺生活特別優待他們,就好像他們沒有煩心事一件,其實這些只是對事情的看法不一樣,老天也沒有特別眷顧,不過是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同而已。
這是一個特別內卷的時代,家長卷,孩子卷,難免焦慮,我們會因為孩子成績不理想,聯想到孩子以後生活清貧,會因為工作業績不佳,會想到自己老年無依,可是這些也只是想像。
心理學認為:你所擔心的事大多不會發生。
拿孩子的學習為例,我們會因為孩子的成績而焦慮,考不上高中怎麼辦,考不上大學怎麼辦?
如果轉變思維:考不上大學,就學一門技能,在家陪著父母,這也是一種幸福。
隔壁鄰居特別羨慕我的父母,因為我跟父母都在同一個城市,可以互相照應,我每天回家,而他們家的孩子雖然特別優秀,在一線城市工作,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
我媽常說:那我家小孩沒出息呀。
鄰居卻說:說那話做什麼?我們很是羨慕,兒子、孫子在身邊的陪伴。
這樣看,得失都是相對的,所以沒有必要比較,更沒有必要內耗。
02多做自律的事情
單位的同事太綠茶,小孩不聽話,老公不管家,這常常讓我生氣。而我們生氣1分鐘,就失去了60秒的快樂。
人生需要向內求,而不是找外因,這些也許都是事實,但這些事實也難以改變,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書中作者舉了一個例子,有位作家原生家庭並不理想,父母沉迷打牌,在改變父母無果時,她選擇了自律,看書,寫作,早起,創業,漸漸地她成了小有名氣的作家。
市裡收集文化名人的信息,電話打到她的家裡,父母激動得語無倫次,更是表示孩子這麼出息,我們也不能給她丟臉。
作家說:當我們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自我成長和強大上,我發現人雖然不能被改變,但是可以被影響,當你自身足夠強大時,周身有一股氣場和能量,會讓身邊的人想要改變。
堅持早起,堅持運動,堅持閱讀,從自律做起,工作自律,生活自律。人雖然不能被改變,但可以被影響,當我們無力改變周圍時,當期待落空時,不妨試試從改變自己做起。
03拒絕偽工作
比起熬夜,作者認為「熬日」更可怕。上班只是為了糊口,這樣的工作無疑是耗費能量,麻痹內心的,這樣的經歷我也曾有過,每天邁著沉重的步伐走進公司,既倦怠,也無趣。
職場中的「偽工作」隨處可見,浮於表面,流於形式,也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生命,更影響心情。
馬薩諸塞理工學院學霸科特.揚說:如果每天能投入四五個小時,來完成重要的工作,那麼你就戰勝了世界上95%的人。
你只有真正熱愛自己手上這份工作,用心,有質量地做完自己的工作,自我才會得到提升,不僅更忘我的投入,還會獲得更多滿足。
消除內耗後,不僅怨氣也會變少,專註力得到提升,工作能力也自然能夠得到提升,當我們成為公司不可替代的一份子時,熬日也會變成享日。
而人生為數不多的熱情,無需放在不值得的人或事上,別去和趨勢斗,和人性斗,而是將能量放在自己身上,與內耗斗,和拖延斗,改變才會開始,美好才會發生。
寫在最後
一個人的好情緒,是對自己最大的福報。
而每一個內耗超標的日子,都是對人生的辜負。我們也只有一次人生,人間雖不值得,但你值得。
路遙說: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方面不滿意,就灰心。
不妨去遠足看看世界,去閱讀豐盈人生,去搞錢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當人生正向的事情越來越多時,內耗定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