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錯不要多說,快去彌補

2022年09月30日23:53:54 情感 1043

有了錯不要多說,快去彌補 - 天天要聞

有了錯不要多說,快去彌補

黃玉嵐

做錯事的第一反應是後悔。可是,我被我同學的後悔攪得是好幾天不安。


在學校時,我們就相處很好。她心善,大大咧咧,重情重義,但卻是公主型,總是喜歡「佔用別人的資源」,希望別人多照顧一下自己。和別人相處怎樣我不知道,和我關係一直很好。只是這些年她總在深圳發展,這次難得回來,當然要來我這裡聚聚。


幾年不見,她還是那麼一驚一乍的,來我們家後,看看這個覺得好奇,看看那個也覺得有趣。怕什麼來什麼,她突然對我書桌上的一個筆插感興趣了。那是一個女孩蹲坐竹子下的造型,女孩身體修長、低頭凝思,輕拔出竹子就是一支鋼筆;瓷質的,泛著青青的幽光,大概有30、40年了吧。


我剛說:別動。她一副頑皮樣,伸手就拿起,「哐啷」一聲,掉在地上摔碎了。隨著這聲脆響,我的心也碎了一地。這是父親留給的唯一物件,我覺得碎掉的不是筆插,而是父親離開我13年後剩下的唯一影像,像一直支撐著我身體的脊柱一樣。因為她是我的好同學,我想控制的,可是淚水根本控制不住,刷地流下來了。


她被我嚇壞了,連忙追問,我只能前言不搭後語地告訴她是怎麼回事,她後悔不迭。盼望多年的相聚,結果可想而知。


從離開我家的那刻起,她就在給我發信息,她說她只想逗逗我;我說我明白,我知道她的性格,不是存心的。她說她知道我對父親的感情很深,知道這個筆插對我的意義;但她不知道那東西那麼容易壞。我說沒關係的,本來就已經壞了兩瓣,是家人用膠水粘起來的。


有了錯不要多說,快去彌補 - 天天要聞

她問我心裡還難過嗎?我說好多了,讓她別擔心我。我說別再提這事了,讓它過去吧。她說她特別後悔,不該這麼冒冒失失的。我說不用這麼自責,我們是很好的朋友,沒有必要說這些。她說如果不這樣,就不是她了。那一刻,我不再言語,也不想再回她的信息,只是用「嗯」「不」之類的一、兩個字去應付。


下午,她還是發信息給我,我實在不想再聊這個話題了。可她竟然在夜裡12點還給我發這話。我雖然沒有理會她,卻睜著眼到天亮。見她在早上還說這話,我終於忍不住,決定「幫她成長」一回。儘管這不是我的風格,我平時做事都是即使看透了,也不點破。


我告訴她,她現在的行為就是一個「吝」,「口」上一個「文」,就是解釋的意思,為某一個行為找理由,繼續糾纏於所謂的「錯誤」。我沒說這個文還有文過飾非的意思,但不斷地用語言去解釋並不能改變事情已經發生,真正的後悔是要靠「心」的,「悔」字從心。從心裡後悔,用心去彌補過失。


她一聽來勁了,似乎是找到了彌補的辦法,急忙問:我給你買什麼?我陪你去哪?她很聰明,一點就通。難過的事情發生了,「我和你一起」很重要。或許以後真的能找到這樣的老物件,或者陪我去父親的墓地,但此刻,我最想讓她做的是別再解釋,別再為這事叨叨個不停。這樣,我會更難過,也會覺得讓她這麼不安是我的錯。


生活中,人人都會犯錯,我們這些小人物也犯不了大錯。再說了,所謂的對錯說不定只是立場、角度不同,或者是性格、做事風格不而已。有些可以避免,有些只是不同人的感受不同而已;或者只是我們為做每一件事都很難達到完美境地的過程。那怎麼辦?不用解釋太多,抓緊補救才是硬道理。事件發生,已無逆轉,也就是錯誤不是「改正」過來的,而是要及時補救的。怎麼補救?不用嘴說,要用行為。


每次酒醒,總是發誓賭咒,不抵用的,說一千句不如少喝醉一次;對愛人說一萬句對不起,不如去菜場接她,幫她拎菜;保證再也沒有下次了,不如幫她吹冷一杯茶、端給她;每次都跟向領導是我不小心,不如好好鑽研業務,下次一定做好。


也有人說好啊,用行為。把愛人氣走了,去把她接回來,跪在地上不出聲,任憑娘家人責罵,這總該是行為了吧?可是兩天後,手痒痒,又把老婆捶了個半死;還有每次輸錢,剁掉手指頭又去賭的,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渠道。要珍惜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位置,才有補救的機會,否則,你愛幹啥幹啥,誰管你?


彌補過錯的行為要在點子上,看準對方最在意的是什麼,才能一招中的,減少公司損失或讓愛人心花怒放。你說我不知道怎麼做?還是那句話,「悔」從心,用心去悔,放下自己,觀察、思考就會找到可以及時補救的行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及時補救,也可以繼續維繫原來的關係。


有了錯不要多說,快去彌補 - 天天要聞

這些理論在哪?在曾仕強講的《易經》里,感興趣的人可以去搜「吉凶悔吝」,教我們怎樣做才是「趨吉避凶」,涵蓋在職場、婚姻、教育等人生的方方面面。或者,等我下次專門來講個「超越吉凶」的故事給你聽。其實,辦法最現實,容易操作,也很最簡單。你願意聽嗎?


願你的一生少犯錯,就是犯了錯也知道如何去補救!願你的生命始終吉祥如意!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