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個重要標準,那就是:相處舒服。
不管友情、親情還是愛情,相處不舒服的感情,其實就是一種消耗。作為成年人,與其在一段不舒服的關係中內耗,那麼還不如揮手說再見。
我在朋友圈寫過這樣一句話:
任何消耗你的關係,都應該做一個斷舍離,捨不得的都要捨得,放不下的都要放下。
和相處舒服的人,做喜歡的事,才能心情愉快。
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每個人的圈子,其實是不一樣的。從前合得來的朋友,經歷過世事變遷,可能就沒辦法真正說到一起。
我從一個私立學校辭職以後,跟一個前同事保持著聯絡。她換了一個學校繼續上班,而我則選擇自由職業。
有時候,我們會一起出來喝杯茶。她會跟我講學校裡面勾心鬥角的事情,我只是一味聽著,並沒有什麼交流的渴望。
慢慢地,我總感覺,我們這樣的聚會有點浪費時間,還不如一個人走走逛逛來得輕鬆。
有時候,她約我出去聚會,我就找各種原因拒絕。兩次邀請以後,她也明白了我的想法,漸漸減少跟我聯絡。
我們以前生活、工作都有交集,所以交流起來還是很舒服的。但離職以後,我遠離學校環境,對這些勾心鬥角的東西也不敢興趣,所以有時候她跟我吐槽,我覺得心裡反而增加了負擔。本來,跟同事聚會,是想要一份輕鬆的感覺,沒想到給自己添堵。
其實,回過頭想想。圈子不同,真的沒必要強融。不喜歡的聚會,就不參加;不想聊的話題,就可以迴避;不想見的人,就不必見了。
消耗你的人和事,一定要斷舍離
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就是舒服。真正喜歡的,站著不說話,也十分美好。
多年前,我曾經有過一段內耗的感情。那時候,我只有二十幾歲,對愛情充滿著幻想。
愛上一個比我大六七歲的男人。他自己經營公司,有連鎖店鋪。
感情上,我是一個比較投入的人,只要自己認定,就會一頭扎進去。我們前後交往兩年,但第二年,基本就是在折磨自己。
他的工作永遠都很忙,我們沒有像其他情侶正常約會的時間。
相處時間越久,越覺得失落。這種失落的感覺,讓我很不舒服。想要放下,又很不甘心,反覆自我懷疑,反覆折騰,臉上沒有了自信的光彩。
明明知道對方並沒有那麼在乎自己,但又捨不得做決定,心裡難過的時候,就把自己關在一個房間里,默默流淚。
經過幾個月的低潮期,我提出分手。雖然知道心裡很痛,他也開著車來找我,但我選擇不再見。再見,意味著又一次的妥協,那麼索性就不見了。
這麼多年過去,有時候偶爾想起,我依然能夠感覺到撕心裂肺的痛楚,很想抱抱從前的那個自己。
經歷過失敗的感情,我慢慢明白:消耗自己的感情,其實就應該及時止損,與其浪費時間,不如重新開始。痛苦是暫時,疼痛過後,傷痕慢慢癒合,我們會有新的生活。
與其在一段感情中內耗,不如勇敢下決定。
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格外安心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幸運:上學時,遇到一位好老師,工作後,遇到以為一位好師傅,成家後遇到一位好伴侶。
是啊,但不一定每個人都那麼幸運。
我們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也沒辦法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但我們可以選擇跟什麼樣的人交朋友,跟什麼樣的人組建婚姻。
和不舒服的朋友在一起,內心充滿焦慮和不安。而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都是坦蕩。
不管朋友、同事還是愛人,相處起來輕鬆、舒服,這是最重要的。我們在一起無需偽裝,也不用刻意逢迎。
真正好的感情,是不費力的。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兩隻蛋,在沒有孵化前,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後來,孵化出一條小鱷魚、一隻小鳥。
他們曾經是好友,但後來卻根本相處不了。小鳥喜歡蟲子,鱷魚喜歡肉。鳥在天生飛,鱷魚在岸邊游。
天上地下,永遠沒有交集。
有些人,就是用來告別的;有些事,是用來經歷的。
餘生很貴,我們要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做愛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