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能不能與子女一起養老,人到中年以後會感觸頗深,會深刻感受到這個現實的偽命題基本都圍繞在每個中年人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日常瑣碎事會讓很多類似的家庭陷入困境和雞飛狗跳之中…
在四五十年代出生的老人心裡養兒防老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種傳統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地印刻在他們的骨子裡。
當老人年輕時幫著兒子媳婦免費帶孩子做飯,那時候的老人價值體現相對矛盾會少很多,家庭也能夠相對和諧共存。等年老時孫子們個個長大了,就算老人倒貼著退休金要與兒子媳婦住在一起生活,日子久了矛盾也會接二連三地出現,這時候的老人這才會真正體會到對生活的疑惑,為什麼付出不等同於回報,因為,此刻的老人早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價值,加上老人停止思想更新或頑固執著的生活習慣等等原因,幾代人的思想差異,導致看似原本和諧的家庭便會陷入永無止境的雞零狗碎之中,矛盾問題會日漸升級,這時候的孰是孰非很難去判斷,真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因為家庭里的每個成員角色都不同,自然看待矛盾問題也就各不相同了,無論對於任何一方都無法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俗話說:家庭只是講愛的地方,但對於已經焦頭爛額的人而言又有多少人能深入理解呢?
想要一個家庭和睦相處,除了有條件讓老人和兒子媳婦分開居住以外,理解和包容必不可少,如果大家一直在計較和得失之間糾結,這個家庭永遠也無法得到息事寧人,若各自無法修正自己將成為一個家庭災難性的打擊,同時也會深陷在各自的內耗中度日,老人想要安享晚年,中年人想要歲月靜好都會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相信類似這樣的家庭情況很多中年人都在經歷著,也在煎熬著……
歡迎讀者朋友們談談各自見解,分享一下與老人居家養老的經驗,如何才能做到與老人其樂融融的快樂生活。《原創圖文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