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對著鏡頭含淚說後悔的女人叫黃瑩,出身中國天津大城市的她,沒有想到自己會生活在貧窮的日本農村。
這裡只有大片農田以及凌亂的村屋,而她的家更是位於村裡最荒涼的地方。
這天晚上,黃瑩像往常一樣開始準備晚飯。出身大城市的她多少有些不適應這樣的生活,她笑著抱怨說自己根本不屬於這裡。
每每和朋友聚會,大家都是聚在一起掉眼淚,只是因為覺得非常悲傷。
經過一番忙碌後,她終於把飯菜端上了桌子。這一頓飯就花費了大半個小時,可黃瑩卻並沒有胃口。
她匆匆動了幾下筷子,吃了一點菜就說吃飽了。
而飯桌上的氣氛更是尷尬冷淡,而她對日本丈夫的冷漠疏離,連節目組這樣的局外人都察覺到了。
對此黃瑩不以為然,因為她心中清楚,自己的這段婚姻只是各取所需。用中國最粗俗的話來形容,就是搭夥過日子。
出於這樣的特殊原因,夫妻倆各懷心事,每天的交流也是寥寥無幾。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四年半,夫妻倆同床異夢。
這段婚姻對於黃瑩來說,只是離開中國的手段。並不存在愛的情節,她不了解自己的日本丈夫,也不願意去了解。
在這之前,她曾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二十五歲時,她剛剛懷孕,前夫就因為犯罪入獄。這段婚姻就此告終,然後她就嫁給了沒有感情的日本丈夫,這也是無可奈何的舉動。
因為三十八歲的黃瑩本身是高幹子弟,在大城市天津也有穩定的職業。
但第一次婚姻的挫敗,讓她心灰意冷,於是她打算利用第二次婚姻,換取一次出國的機會。
於是在婚姻介紹所的安排下,兩個語言不通,文化不同完全陌生的男女,在半小時內決定了自己的終生。
一個是在日本農村娶不到老婆的農民,不惜耗盡畢生積蓄,大約用四十萬人民幣娶到了黃瑩。而黃瑩甘願以沒有愛情的婚姻,作為離開中國的墊腳石。
她表示當時在中國內地,很多中國女孩都有出國的夢想。但出國並不容易,於是許多女孩就利用婚姻作為跳板,去達成自己的目的。
而在當初,她也幻想自己能去美國或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日本的大城市東京也是不錯的選擇。
可她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嫁到一個比天津大城市還要落後偏僻的日本農村。
黃瑩回憶起自己剛到村子的第一天,丈夫把她接回來以後,一句話都沒說就外出工作了。
她自己坐在家裡朝外面看,外面就是一片荒山野地。
她感到無比絕望,可世界上從來都沒有後悔葯,她只能隱忍著在這片陌生的土地活下去。
因為山形縣人煙稀少,出行需要用車。黃瑩和丈夫省吃儉用,用一百二十萬日元買了一輛汽車。
她在這裡學會了開車,學會了日文,生活圈子也逐漸擴大。
來日本不到一年,她就在當地工廠找了一份工作。如同在中國一樣,她準時上班打卡,循規蹈矩的工作。
這家工廠規模並不大,員工人數大約有四、五十人,主要業務是製造電子儀器的塑料外殼。
黃瑩和她的工友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裝嵌,上螺絲、貼標籤,工作既重複又刻板。
黃瑩表示中國人在國外很容易遭到歧視,即便你在中國是律師或者大學老師,到了日本也只能在服裝廠做工人。
這樣的落差,對於她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因為她曾經幻想外國的繁華生活,可現在她討厭日本的一切。
除了工作上的歧視,生活上的歧視更讓黃瑩憤怒。她剛來日本時,就聽到日本人叫中國人小偷,她的婆婆更是把家裡的貴重物品都藏了起來。
等她在家住了一年以後,婆婆才把貴重物品一件件拿出來。
有一次,她開著車進村子。就聽到日本老太太對她議論紛紛,言語之中都飽含對中國人的輕蔑,可人在異鄉的她只能默默忍受。
節目組很快拜訪了山形縣的玉姬殿,大部分的中日夫妻都是在這裡舉辦的婚禮,每個月都有中國新娘嫁到山形縣來。
不過這幾年,已經不再有北京、天津、上海這些大城市來的女人,更多的是東北三省的鄉村地方女人。
她們大多數對生活沒什麼要求,就是渴望換個地方賺大錢。而日中交流協會的會長也說,嫁到日本的中國新娘。百分之四十都會出現離婚現象,因為她們覺得受到了欺騙。
久而久之,婚姻介紹所也就沒了。有很多離了婚的中國女人也並沒有回國,反而是跑到東京這樣的大城市去做黑市勞工。
雖然中國人的適應能力很強,但黃瑩卻始終不習慣這裡的生活。
她現在唯一的夢想,就是能在具備一定經濟條件的時候回國發展。如果日本丈夫不願意跟她回中國,兩人就分居生活。
她心中也很清楚,自己的日本丈夫不會輕易離婚,畢竟耗費了半生積蓄。她一離開,她的日本丈夫必定是人財兩空。
黃瑩丈夫的一切都在日本農村裡,但對於黃瑩來說,離開是早晚的事。
四年半的生活,她對日本人的大男子主義,對日本人的冷漠總是不習慣。
在日本,女性很難做到和男性平等,這種低人一等的感覺讓她很不舒服,而且在日本的交際方式很冷漠。
對於親戚朋友,日本人也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去拜訪。
繁文細節也非常多,想跟好朋友出門聊天。甚至還要很客氣地預約,而這些恰恰都是她討厭的地方。
所以這些年來,她一直堅持用自己的中文名字,並拒絕改成日本名,但她的兒子育新卻早早把名字改成了日本名。
而改名的原因,也跟生活環境的轉變有關。他在天津出生讀書,一轉眼卻住到了日本農村。
說的也是陌生的日本話,對於這個務農的日本繼父。育新坦言對他了解不深,不過好在憨直的繼父對他還算不錯。
二人在玩的電視遊戲機,也是收入不多的繼父用兩天的工資買回來的。
但在一開始,育新非常不希望黃瑩嫁到日本,可身為孩子的他並沒有反對的權力。
在日本上學後,由於不懂日語,他的成績很差,只有體育成績最好。
十分早熟的他明白應該融進日本孩子的圈子,但身為中國人的他,總是會受到欺負和排擠。
所以他只能把名字改成了日本名,並儘力不讓別人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黃瑩的一場婚姻,似乎給育新帶來了無數的煩惱。
而對於黃瑩,我們又能說什麼呢?婚姻是自己選擇的,黃瑩為了幻想中的生活走上了這條路,如今後悔也來不及了。
這也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後行。
你喜歡今天的故事嗎?喜歡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長按點贊加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