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矛盾是每一個家庭都普遍存在的問題,畢竟只要住在同個屋檐下,三觀和生活習慣又各不相同,遲早就會有鬧矛盾的時候,只不過有些婆媳之間善於各退一步,才不至於把矛盾擴大,而對於喜歡挑事,又或者性格比較強勢的,卻往往會因為一點小事就爭吵不休,克里斯多福孟在《親密關係》中說過:走得越近,問題越多,隨著問題的出現,權力鬥爭逐漸開始,而婆媳兩人都想做家庭中的女主人,這就是婆媳兩人的權力鬥爭。
對於女人來說,結婚就意味著要融入到一個新的家庭里,若是能有個拎得清是非,懂得心疼自己的婆婆,那無疑是幸運的,但遇上個喜歡挑事的婆婆,再加上個愛嚼舌根的小姑子,那女人的處境就更難了,在這個家就會如同外人,很難融入進去。
王燕的婚姻就是如此,當初和丈夫是自由戀愛的,可婆婆卻看不上她,覺得王燕的家境不好,沒法給兒子帶來事業上的幫助,只不過丈夫卻鐵了心的要娶自己,婆婆拗不過這才同意了下來,踏入婚姻後,為了改變婆婆的印象,王燕几乎是任勞任怨,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的,但是在婆婆看來,兒媳做這些本來就是她的義務。
隨著時間的流逝,王燕的付出絲毫得不到婆婆的重視,再加上婆婆經常對自己指手畫腳,以至於小姑子也不懂得尊重王燕,直接把嫂子當成了外人,婆婆時常警告兒媳,沒事少往娘家跑,更別做出貼補娘家的行為來,說的多了王燕心裡也有氣,那天心情不好就和婆婆吵了兩句,沒想到在一旁的小姑子不僅不勸架,還站在了婆婆那邊,母女倆一致對外,把王燕貶得一無是處。
後來王燕又決定搬出去住,想要買房手裡的錢又不夠,只好跟婆婆張嘴,可婆婆卻直接拒絕道:沒錢,就算是有也不會借。王燕心裡清楚,婆婆是怕自己搬出去以後就沒人供她使喚了,可婆婆越是反對,她就越想離開這個家,最後還是娘家那邊幫忙,再加上這些年的積蓄才勉強湊齊了首付。
自從搬出來後,雖然要還房貸,生活質量也急劇下降,但王燕卻覺得心裡輕鬆了不少,起碼不會再有寄人籬下的感覺,也不會再被人當成保姆和外人了,很快十年就過去了,婆婆的身體大不如從前了,有時還需要人來照顧,也因此她居然要求兒媳辭職,回老家伺候她,或者讓她來家裡養老。
面對婆婆的要求,王燕自然不願意,直接回懟道:這麼多年來,你有把我當成家人來對待嗎?除了使喚我做事,對我有過半分關心嗎?家裡好吃的,好喝的也只會給你女兒,當初我跟你借錢買房時,你又是怎麼說的?可後來你女兒結婚,你立馬就陪嫁一輛車過去,既然你對我沒有感情,我又何必照顧你,想養老,找你女兒去。婆婆聽完頓時無言以對,回想起過往,也知道是自己做得太過分,如今淪落到這地步,也算是咎由自取了。
婆媳間的相處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無非是多點包容和理解,只要彼此間能夠平等對待和相互尊重,自然就能相處融洽了,但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同,需要去摸索和嘗試,才能找到合適的相處方式,如果真的合不來,那就分開住,保持合適的距離,看不到各自的缺點,有時更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男人作為婆媳間溝通的橋樑,在遇到婆媳矛盾時也要積極處理,才能化干戈為玉帛,若是選擇了逃避和偏袒,只會讓婆媳關係愈演愈烈,最終影響到夫妻感情和婚姻質量,逃避得了一時,輕鬆得了一陣子,但最終為難的還是自己,所以敢於面對,理智處理才能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