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2022年01月08日13:10:03 情感 1615


作者丨楨卿


楊元寧9歲時,她與父親參加5日禪修,在第5天打坐要結束時,楊元寧忍不住嚎啕大哭,楊定一緊張地以為5日禪坐讓孩子身體不適,沒想到楊元寧卻哭著說:「原來人生是一場空。」

她甚至談到連成年人都講不清的「業力」,在《業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中寫到:


「人生的一切都是將石頭丟在水中,激起陣陣漣漪,引發善惡因果。」


「我們的靈魂或是精神,不論我們叫它什麼,也是一樣的。即使拋去了這個肉體,我們的靈魂還是永存。真相是,我們原本就是美麗的靈魂。暫居在這皮骨袋裡。內在無限的光明,永遠不滅地閃耀著。」



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 天天要聞


今天看到條友寫了一篇文章: 「關於生與死,他說,關於死亡這件事,什麼時候死都是好事,反正早晚都要死? 以苦為師,念死無常,修行修心,雖是少有人走的一條路,卻是最好的一條路,因為只有真理才能帶你回家,帶你回真正的家。」



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 天天要聞


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 天天要聞


我覺得條文寫得非常的好,對生死有著更深刻的認知。正如稻盛和夫先生所說一樣:


我只所以來到世上,是為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一點,或者說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


事業成功,飛黃騰達,富可敵國,所有這一切,與「提升心性」相比,猶如塵埃,不足掛齒。


人的認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擴寬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需要珍惜生命,因為時間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時間裡,提升自己認知的寬度,林清玄在《高僧的眼淚》中提到,如果太過年輕就死去了,我悲傷的不是他生命的逝去,而是他尚未得道就死去了呀。


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 天天要聞


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 天天要聞

我還記得我五歲的時候就想自殺,因為我覺得人生太苦了,我想通過自殺來結束自己人生的苦。那個時候我對人生的認知就是父母打我,我覺得我活在地獄。我的認知也局限在父母打我上,不可能有更高的認知,是非常局限的。


我少年的時候我就想,活到19歲我就自殺,因為我的認知覺得19歲以後就老了不好看了,不想讓自己變得越來越丑,在最青春的年華,悄然離世,也是美好的。我高考落榜的時候,我想自殺,因為我覺得人生徹底無望了,我20幾歲的時候,我想不要活過30歲,30歲以後就是老女人了,又老又丑。30多歲的時候,我想不要活超過40歲,40歲以後,就是豆腐渣了,沒有人愛,生命只剩下衰老和不堪。……


如今,我已經40多歲了,驀然回首,感覺人生就像打怪升級一樣,一關又一關的闖,人生的每一個年齡段都有一個過不去的坎,都讓你想要放棄生命,那個時候我的人生認知僅僅停留在生命的美好上,卻又不知道何為生命的美好?也許我覺得生命的美好就是青春,美貌,財富,愛情,當沒有這一切的時候,生命就是殘敗不堪的。


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 天天要聞


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 天天要聞


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 天天要聞


只有到我達到了40歲的年齡,我才真正的明白,何為四十不惑?40歲以後,看清了很多曾經看不清的真相,包括我所執著的愛情,親情,友情,都不過是自己的一種執念,我所認為最珍貴的東西,肉體在衰老,在腐敗,肉體就是一件衣服,然而,我們的靈魂確是不生不滅的。而世間所有的情感同樣也是生滅法,愛情也是有保質期的,親情也是無常變幻的,當你看清了真相,你也會心生悲涼,心生悲涼的背後,也多了一份無情和淡泊,你不再追求青春永駐,皮囊的精緻,以及你所執著的愛情,一切都可以放下,但是唯有真理不可以放。


我活在這個世界上,是需要明白更多的真相,明白更多的真理,可以讀更多的書,看古聖先賢的智慧,與先人對話,與智者對話,以便提高自己的認知,在書籍浩瀚的海洋里,在古聖先賢的智慧里,又何嘗不是最珍貴的寶藏。然而面對這份寶藏,我們終其一生掘取,也是十分有限的。


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 天天要聞


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 天天要聞


但是我依然認為,生命的長度,會給你更多的時間,去從容的掘取這些寶藏,以便在死亡來臨的時候,你已經足夠豐富,得到了真理,得到了智慧,你已經為死亡做好了準備,那個時候,才是生死即涅磐。而太過短暫的生命,你還沒來得及準備好,生命就結束了,就如同你還沒得到生命的真理,你就死了,何其不是一種遺憾?


「朝聞道,夕死可矣」, 重要的不是生命的長度,而是你是否得到「道」了?而在得「道」的過程中,又哪有那麼容易的事?如同《西遊記》唐僧西天取經,需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明白無字真經的含義,可是如果他們剛上路就死了, 還沒有取得真經,難道不是生命最大的遺憾嗎?太過年輕就夭折的生命,就如同《西遊記》里唐僧西天取經,還沒有取得真經,剛上路就死了,生命只剩下了空白……


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 天天要聞


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 天天要聞

以前我也覺得早死好,現在我覺得死的太早,也未必是件好事,古人云,:「朝聞道,夕死可矣」。如果你得「道」了,什麼時候死都無所謂。可是我們大多數人慧根很淺,即便是百年的壽命,也是非常的短暫,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用於提升自己的智慧的時間十分的有限,一個人如果不活到一定的年紀,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是非常的淺薄,何為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隨心所欲?


不活到一定的年紀,對這個世界的理解也是極為有限,如果我們的一生是一本書的話,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用這一生的壽命讀一本書,絕大多數人不是天才,不可能20歲就能讀了100歲的書,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是非常的淺薄,只有足夠大的年紀,讀了更多的書,對書的理解更深刻,對人生的理解才能更深刻,從這個角度講,人需要珍惜生命,擁有健康的身體,擁有足夠的物資,才能長養智慧,得到真理,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真相。


楊元寧博士,楊定一的女兒楊元寧,哈佛畢業,坐擁百億身家,如此高智商擁有巨大成功的哈弗博士女孩居然說人生修行最重要。


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 天天要聞


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 天天要聞


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 天天要聞


一直想自殺的我,為什麼現在反而珍惜生命?漫談生命的意義? - 天天要聞


作者丨楨卿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人過六十才明白,父母和子女是一場輪迴 - 天天要聞

人過六十才明白,父母和子女是一場輪迴

「時間是最偉大的作者,它會給每個人寫下完美的結局或答案。」年少時,總覺得來日方長,世界遼闊無垠,父母不過是身後的港灣,溫暖,卻也帶著幾分理所當然的束縛。
我倆是再婚我有社保領他沒有,他讓我每月給500,我:找你兒子給 - 天天要聞

我倆是再婚我有社保領他沒有,他讓我每月給500,我:找你兒子給

晚年的選擇"王培安,你憑什麼每月要我給你五百塊生活費?"我放下那個帶著缺口的搪瓷缸,茶水濺在了褪色的塑料桌布上。我直視他那雙渾濁的眼睛,"有本事找你兒子去要!"我叫李秀芹,今年六十三歲,是七○年代參加工作的老職工,在國營紡織廠幹了整整三十年
(完)高考志願被改,繼母被我打得雙頰紅腫 - 天天要聞

(完)高考志願被改,繼母被我打得雙頰紅腫

放在膝蓋上的手緊握成拳,上輩子臨死之前的怨恨和不甘將我牢牢地鎖住。「你記得就好,快點和你媽她們道個歉,這件事情就算過去了。」「憑什麼?」「什麼?」我爸愣了愣,我抬起頭看著他,第一次覺得我的腦子如此地清晰而理智。
她退休工資4500,2個兒媳輪流照顧她,她每年給2個兒媳20000 - 天天要聞

她退休工資4500,2個兒媳輪流照顧她,她每年給2個兒媳20000

歲月饋贈"婆婆,您這是何必呢?"大兒媳韓桂芝捧著紅包,眼裡泛著淚光。我擺擺手,笑道:"拿著吧,這是我的心意。""可是——"她欲言又止。我固執地將紅包塞進她手裡,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我叫李淑賢,今年七十有三,在北方這座城市的紅旗紡織廠做了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