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美璇
1 再問關小黑屋
都說女兒是父母親的小棉襖,但是,譚美從七歲起就拒絕做父母的小棉襖了。
譚美七歲那年,總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父母親突然不怎麼吵架了,父親也越來越少回家。
然後,有一天上午,母親把譚美和妹妹送到鄉下外婆家,大約一個月後,當母親再次把譚美和妹妹接回家時,父親已經沒了蹤影。
譚美很奇怪,問母親:「爸爸去哪兒了?」
母親說:「爸爸去了很遠的地方,不回來了。」
譚美還是很奇怪,又問母親:「很遠有多遠,爸爸真的不回來了嗎?」
母親開始不耐煩,沖譚美吼:「不回來就不回來了,別問了!再問關小黑屋!」
小黑屋就是父母房間里的衣櫃,每次譚美或者妹妹闖禍又不承認錯誤,母親喜歡把她們關進衣櫃里,直至姐妹倆討饒才放出來。譚美有幾次哭得聲嘶力竭,後來父親實在看不過眼才擅自把她放出來,但每次又總會引起父母間的爭吵,所以譚美對小黑屋是恐懼和憎惡的。
譚美看著母親不耐煩的臉,害怕再進小黑屋,閉了嘴,沒有敢再問爸爸的去向。
一周後,譚美才從左鄰右舍中得知父母離婚了,父親被單位外派到了另一座城市工作,很少再回老家。
譚美認為父親不說一聲就拋下她,對父親失望極了,那時起,每當母親把她關進小黑屋時,她便對父親心生恨意,後來父親來見過她幾次,她都拒絕再見父親。
2 長得像她爸
是的,自從父母離婚後,譚美被關小黑屋的次數越來越多。
有一晚,母親下班回來,在廚房做飯時,譚美和妹妹在小客廳玩耍,妹妹搶了譚美的鉛筆,譚美一急動手推了幾下妹妹,結果妹妹嚎啕大哭起來,母親從廚房奔出來,二話不說拉起譚美就關進了小黑屋,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把譚美放出來,彼時譚美已經在瀰漫不散的屎尿味里哭得沒了力氣,感冒發燒了四、五天,要不是外婆趕來細心照顧,譚美可能就沒命了。
那次之後,譚美的逆反心理越來越強,被母親關小黑屋時也不再哭了,而是一聲不吭地待在裡面。
母親見狀有些害怕,漸漸不再把小黑屋當作懲罰譚美的工具。
譚美十歲時,基本沒有再被關進小黑屋。
然而,此時的譚美,個子已經和母親差不多高,和母親的感情越來越疏離。
十二歲那年,有一天,外婆又從鄉下來了。
晚上,譚美偷聽到母親對外婆說:「我這個女兒,長得像她爸,性格也像她爸,要不是為了氣她爸,我就把她丟給他爸帶走了!真正是累贅!」
外婆嘆口氣:「她爸都得肺癌死了,你現在說這些也沒意思了。你呵,就是性格太要強,總想控制男人,男人上個廁所你也懷疑他,你這種脾氣哪個男人都受不了,你要改呵!」
母親「嘁」了幾聲沒再說話。
譚美躲在門後,心裡突然就碎了,那天晚上,她縮在被窩裡無聲地哭了好一會兒,下了決心一定要離開這個家。
3 雲淡風輕的她
十五歲那年,譚美考上了外省的一家技校,真的離開了家。
技校第一年,外婆去世了。此後,譚美再也沒有回過家。母親除了每月給一些生活費,也從來沒有來看過譚美。
譚美念技校的第二年,就交了男朋友。
男朋友是當地人,開了一家服裝店,總說譚美是衣架子,於是,譚美就成了帶貨女王,但凡她穿過的衣服,都成為男友店裡的暢銷貨,譚美則直言不諱地問男友要回扣。
等到譚美技校畢業,和男朋友分手了,但她自己也擁有了一家服裝店。
後來的十年,譚美交了好幾任男朋友,他們總是奇怪譚美對愛情的淡定模樣。
有一次,有一個男友問譚美是不是不愛他,為什麼不像別的女人一樣,至少在他出差幾天時主動給個電話吧?
譚美笑笑沒說話。
情場雲淡風輕,事業卻紅紅火火。
譚美三十歲時,結婚了,但已經擁有八家連鎖服裝店,成了朋友圈裡有名的小富婆。
母親曾經帶著妹妹找過譚美,譚美在五星級酒店給母親和妹妹開了一間房,然後便說太忙走了,第二天早上,母親沒和譚美打一聲招呼便走了。
4 在小黑屋待上一晚
妹妹長得很像母親,性格也和母親差不多,譚美和妹妹也很疏離。
妹妹意外遇難的時候,譚美接到消息,終於回到家裡。
譚美到家的時候,正是傍晚。
家裡還是老樣子,母親坐在沙發上,一看見譚美就哭了,說:「你妹也走了,我可怎麼辦啊?!要不我去給你帶孩子吧?雖說我身體不太好,但是我還能做一些活兒的……」
譚美都沒看母親一眼,慢吞吞地說:「您能在小黑屋裡待上一晚,我就帶您走,給您養老。」
母親愣愣地看著譚美,很久很久沒有說話。
譚美站在妹妹的遺像前很久很久,也沒有說話。
夜色在窗外張開翅膀,譚美沖母親說了一聲「走了」,便拉開房門,頭也不回地走了。
第二年的春天,母親託人給譚美帶消息,說她生了重病住院,想看譚美最後一面。
譚美給了來人三萬元委託辦理母親的後事,她卻沒有回去。
後來,據說母親走時,嘴裡一直喊著譚美和譚美爸爸的名字,知情的親戚們都說譚美心太狠了。
後記:
後來,譚美說:母親太強勢,總想強勢地掌控丈夫和女兒,卻沒有強勢的資本和能力。我以前也總是希望別人尤其是那些愛過的男人們,能夠感同身受我的遭遇,後來發現說到感同身受,即使是一母同胞或者父母子女,都未必對你的心境感同身受並心懷悲憫之情。而且,雖然有的人共情能力很強,但也未必願意伸出一把手幫幫你。所以,我很小就知道,努力自渡吧,人生絕大部分的苦,靠自己努力釋懷才是王道。
但是,譚美釋懷了嗎?
我以為,沒有,她從來沒有釋懷過。
是的,我們明白那麼多的人生道理,也明白自渡和釋懷的重要,但當自己遇到時,終究意難平,終究難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