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廂有情
時光不長,願你在我的文字里,相見不晚!
說起「朋友圈」,人人都很熟悉。「朋友圈」就是一個表露心情、記錄生活的地方。
不過,它漸漸失去了最初的感覺,進而變成了一個「別有用心」的地方,比如用來炫耀、攀比、透露低落情緒、打廣告。
而與男人相比,女人就是最愛發朋友圈的一個群體,無論做了什麼,第一時間都會發個朋友圈。
女人多愁善感、敏感且多慮,因而「朋友圈」就成了展露情緒的最好平台之一。
好像去了哪兒玩、買了什麼東西、秀個恩愛,讓別人知曉了,幸福感和虛榮感就會加倍;好像將低落情緒傳遞出去了,傷心和難過就會減少一些。
殊不知,頻繁發朋友圈並不是一件好事,無論內容是什麼。
「朋友圈」的影響是雙向的,你在給別人帶去了不好的影響同時,你也會感受到來自別人的壓迫。
在這種你來我往的形式中,攀比、焦慮等等就會漸漸產生。
一方面,你會因此而失去一些朋友;另一方面,你也會浪費大量時間在這上面,比如很多人每天一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瀏覽朋友圈。
所以,作為一個女人你要明白,有格局的女人,慢慢退出了「朋友圈」。
不把情緒掛在嘴邊
有格局的女人,她往往都不會把情緒掛在嘴邊,更不會在朋友圈隨意表露。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一定會有那種把喜怒哀樂,都展現在朋友圈裡的女人,一會兒悲傷消極,一會兒又感嘆人間美好。
對於這樣的女人,你的評價一定是不好的,要麼覺得她太煩,要麼就是覺得她太神。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漸漸退出「朋友圈」,而不是把它當作情緒的發泄地。你要明白,情緒是會影響人的,沒有誰願意去承受和感知你的情緒。
如果你整天都在傳遞一些消極的思想,別人看了不會高興;如果你整天都會描述自己有多快樂,又容易讓別人覺得你太愛炫耀。
最終,你朋友圈裡的朋友,會越來越討厭你。
此外,有格局的女人,不會將日子圈在這「一畝三分地」里,這種低級樂趣是無法留住她們的。
有格局的女人懂得正確地管理情緒,所以她們根本不會在朋友里隨意表露,不會沉浸在這種低級樂趣中。
不去「品味」別人的生活
不去「品味」別人的生活,過好自己的日子的女人,通常都很有格局。
「比較」無時無刻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和朋友、同事、鄰居、親戚。
這種於無形之中形成的壓力,往往會讓一個人崩潰、焦慮,甚至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和貶低。
比如,那些去比較老公和孩子的女人,一旦比輸了,就會把這種壓力帶到家裡去,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矛盾。
與其羨慕或評論別人的人生和生活,倒不如活在當下。無論是優越感還是自卑感,其實都是一種不正確的情緒和思想。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自然也會有不同的生活經歷和境況,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正確的。
當你學會了不如「品味」別人的人生,而去欣賞和享受自己的生活時,你就會變得很快樂了。
所以,有格局的女人往往都不怎麼會遊走在「朋友圈」里,而是會專註於自己的現實生活。
專註於自身發展
「朋友圈」是一個交流和分享的地方,在這裡你能夠了解到一些人的生活日常。
如果僅僅是空閑時的一種消遣,那倒沒有什麼。但如果它成為了一種習慣和參照物,那就容易出問題了。
你在浪費時間的同時,也會產生別樣的情緒。
所以,有格局的女人通常都會專註於自身發展,而不會放太多心思和精力在「朋友圈」上。
況且,「朋友圈」並不一定是一個真實的地方,也許別人所表露出來的優越感和幸福感只是假象。
你可以分享和炫耀自己的成就和幸福,但那得建立在你的實力上。你要明白,用實力說話、低調行事,才是大格局的表現。
結束語:
「朋友圈」會讓你逐漸變得浮躁起來,或許還會讓你迷失了自我。作為一個成年人,你應該做到的兩件事是——做好情緒管理、淡化旁人的影響。
無疑,沉迷「朋友圈」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的。
很多時候,朋友圈裡的人,並不全是真朋友。在現實生活中,你可以隔三差五約上三五好友談談心、聊聊天,可這一套做法在「朋友圈」里就大可不必了。
有這樣一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的生活只能自己品味,沒必要向別人過多詮釋,也沒必要太好奇別人的生活。
不過,很多女人都不具有這樣的格局。
但是,當你漸漸退出了「朋友圈」後,你會發現你的生活變得順利很多,幸福感也會提升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