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人和人的家世更是不一樣的。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作為一個平凡的人躲在角落裡,默默無聞,看著和你一般年紀的同學在舞台上綻放著風采。心裡更是失落,看向他們的目光里滿是敬佩、不甘、無奈,最終接受了這個結果。
我們真的無力改變嗎?能,只是很難很難,光靠一個人的天資還不夠,機遇、運氣和壽命都要算上,我們才可能成功。做一個平凡的人,過好平淡的一生,這會是大多數人的一生寫照,很難跳出去,做「人上人」。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成功學書籍開始在市場上流行,得到了不少人的好評,更有甚者把那些書籍看做是指引自己一生的「寶貝」,渴望用它來發家致富,成為書上面所宣傳的成功人物。
正如小說「洪荒」類題材的一樣,在這個時代的很長時間裡,沒有新的生產力出現,階層就會保持一個固化,很難突破。就像是我國古代漫長的封建社會一樣,靠著自己一個人,沒有什麼背景很難成功,明太祖好歹身邊還聚集了一批猛將、謀士,加上他的才情、時局動亂、同道者的張士誠、陳友諒等人的決策失誤,才最終實現了一個由平民到皇帝的驚天逆襲,縱觀五千年歷史,這樣的情況很少很少。
那麼,我們要放棄嗎?很難不代表不可以,沒有機遇不代表我們做的都是無用功,沒有什麼事業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靠著豐富的積累,幾代人的挫折,奮鬥來的。秦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祖上並不是什麼大官,完全就是靠著每一代秦君的奮鬥來的,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這才換來了一個給後代做皇帝的機會。然而,這些機會山東六國也是有的,戰國七雄就沒有一個柴的,那麼他們為什麼失敗了呢?祖輩的積累是一個基礎,但是哪個君主不行就拉開了差距。
秦始皇,為什麼是千古一帝,不光是吃秦國的老底,他自己就是一個偉人。車同文,書同軌,善用賢臣,知錯就改,沉得住氣,鐵血與懷柔並舉,用法律說話。固然,後期他好大喜功,剛愎自用,但這不妨礙他在歷史上的地位。一個人的成功,自身必須要素質過硬,不然只能是個架子貨,坐吃山空。我們必須要努力,為了後輩子孫,沒有誰家的資源是白來的,都是靠著積累。我們或許沒有成功,做了一個教師,職員,但是我們會給下一代更好的環境和教育,繼承你的人脈關係,這就是資源,商人最懂這些了 。
我們努力改變自己,縱然身份地位不會躍遷,但是修養品德和生活會好很多,並不是無用的。一個「三和大神」和一個人民教師,誰過的舒服,誰的社會地位高?他們的起點都是差不多的,至少都有機會考進教師編,自己不努力,好處就是別人的,這個社會很公平,沒有多餘的社會資源來供給不會創造資源的人,受益者都是正在或者曾經揮灑青春,建設祖國的人,他們的所得,都是應有的待遇。
相信自己,參考書籍,學習歷史,汲取祖先智慧。不絕望,不信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人定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