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的分寸感指的是什麼?

2021年09月18日19:01:13 情感 1505

人際交往中的分寸感指的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大學的時候,我們的一位外聘講師在跟我們分享他的人際交往經驗時,曾經告誡過我們:做人要知遠近、知進退、知深淺。

當時的我們聽過後似懂非懂,總覺得字面的意思理解了,但踐行起來毫無頭緒。也許正因為不懂的關係,這句話反而被我記得很牢。後來,我自己的閱歷見長,再想起這句話,我覺得這「三知」概括起來,應該就是所謂的分寸感。這也是我認為人與人交往之間最需要重點留意的地方。

人際交往中的分寸感指的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知遠近,是指人際交往時我們要明白親疏有別,在交往前我們首先要想清楚我們和對方之間關係的親疏度,然後以此為界來把握彼此之間交往的度和行事的方式,以免越界或是關心不足,而引起對方的反感。

我們生活中有時所謂的交淺言深,和親密關係之中的「你沒站在我這邊」,都是因為親疏感的遠近沒有拿捏好,進而失了對人的分寸感。造成雙方的不快。

我把這個階段理解為:在人際交往中對人的分寸感。

人際交往中的分寸感指的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知進退,是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要審時度勢,能快速判斷出在目前的情勢下,我們應該怎樣行事,然後以此為基準來把握好行事的方向和收放的維度。在這進退之間需要把握和拿捏的是行事的度。

如果我們沒能把握這進退之間的分寸感,不僅很難完成我們的預期目標,甚至有可能會失掉再來一次的機會。

我把這個階段理解為:在人際交往中對事的分寸感。

人際交往中的分寸感指的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知深淺,是指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我們要明白行事的底線在哪裡,邊界在哪裡。然後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我們要記得在捍衛自己底線的同時,也要小心留意不要去觸碰對方的底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彼此在一個相對安全和舒服的情境下交往。如果我們不能好好留意這條無形的線,不僅容易在無形中激怒對方,甚至有可能讓自己在無意中「出局」。

我把這個階段理解為:在人際交往中對邊界的分寸感。

以上就是我對人際交往中分寸感的理解和心得。希望我們在生活中都能好好把握這個分寸感:知遠近、知進退、知深淺。這樣不僅可以為我們和對方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交際情境,也會為我們彼此間的長期交往埋下一顆好的種子。


共勉。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35歲女子離婚兩次,每次都凈身出戶,網友:一把年紀了,折騰啥 - 天天要聞

35歲女子離婚兩次,每次都凈身出戶,網友:一把年紀了,折騰啥

在愛情與婚姻的路上,有人一帆風順,有人卻屢遭波折。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位35歲女子小雨的坎坷婚姻歷程。她兩次離婚,每次都選擇凈身出戶,面對周圍人的不解和網友的質疑,小雨內心究竟藏著怎樣的堅持與掙扎?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故事,感受那份不被歲
#婚姻不需要金錢的支撐,你認同嗎? - 天天要聞

#婚姻不需要金錢的支撐,你認同嗎?

關於婚姻是否需要金錢的支撐,這個問題涉及物質與情感的平衡,我的觀點如下:1. 金錢是婚姻的"基礎設施",而非核心婚姻的本質是情感聯結和共同成長,但金錢確實構成了現代婚姻的基礎設施。就像空氣對人體的重要性——平時不易察覺,但長期缺失會危及生存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 天天要聞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單親媽媽,79年的羊,今年46歲了,獨立撫養一個大一的娃。我在飯店工作,為了碎銀幾兩努力的奔波著,日常空閑見縫插針的寫小作文貼補家用。生活從來都是懼怕強者的,「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句話也適合我們的生活。我從三十多歲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