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麗莎敲響了閨蜜佳佳的家門,提著巨大的行李箱,帶著滿臉的淚痕。佳佳的睡意瞬間被驚飛:「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情?你家大強呢?」麗莎一聽「大強」兩個字,張開嘴就號啕大哭起來。佳佳害怕打擾到鄰居,急忙把她拉進屋裡。
費了半盒紙巾,麗莎才止住哭聲。她說,這次是離家出走,而罪魁禍首正是她老公大強。這下輪到佳佳著急了,平時閨蜜時常把老公掛在嘴上誇,今天到底是因為什麼事惹得閨蜜要跟他離婚呢?
原來,大強對人特別好,就是太博愛了。他不僅對老婆好,對家人好,對七大姑八大姨、朋友、同事也好,甚至對鄰居、點頭之交的人都很好。誰遇到需要幫忙的事,只要跟他說一聲,他二話不說就會答應;誰缺錢了,一個電話告訴他金額和賬號,他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把錢打過去,還從不催促對方還錢。總之,不管大事小事,大家根本不用考慮,直接就會說:「找大強去,他保准能幫你解決!」「大強也從不讓朋友們失望,每次都竭盡贈。地幫助朋友們解決問題。所以,大家都誇大強「仗義」「痛快」「意思」「活雷鋒」,大強被誇得渾身是勁兒,恨不得把整個家打包送人。
但是,作為家裡女主人的麗莎卻不幹了——「你把家都送出去了,那我呢?我是被你一塊打包送出去,還是留下來給你收拾爛攤子?你把實際利益都給了別人,唯獨留給我一堆既不能當飯吃又不能當衣穿的『謝謝』『仗義』『活雷鋒』,我還怎麼過日子?」
在屢次抗議無效後,麗莎終於爆發了:「我不跟你過了,你愛送啥就送啥,你愛幫誰就跟誰過去!」
仔細想想,麗莎也並非無理取鬧,站在她的角度看,大強的做法的確讓人接受不了。客觀地說,大強是個好人,可也是個「壞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大強是在犧牲家庭利益的基礎上去幫助別人的,受損失的不僅僅是他自己,還有麗莎,因為夫妻是經濟共同體。如果說大強的損失是出於他的自願,那麗莎的損失則是被他綁架的。對麗莎來說,大強擅自犧牲和損害她的利益,就是「壞人」。
你可能會問:「既然大強那麼愛他老婆,為什麼又要損害麗莎的利益呢?愛一個人,難道不應該誓死維護她的利益嗎?」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大強在打腫臉充胖子。
什麼是打腫臉充胖子呢?簡而言之,就是損害自己的利益,去換取一個虛幻的好處,這個好處包括名聲、讚美、感謝,以及由此帶來的自我滿足感等。
比如大強,他通過損害自己及家庭的利益,去換取別人一句好聽的「謝謝」,換取「仗義」「活雷鋒」等虛名,換取「有能力」「有錢」「有辦法」等虛假光環。雖然他知道自己付出的代價是什麼、也知道和自己損失的實際利益比起來,那些好處既虛幻又微不足道,但他實在太享受當「胖子」的飄浮感了,顧不上計較,只能順著別人給他架起來的梯子,一步步往上走。
不過,你可別以為大強的行為完全是從別人的角度在考慮問題,做的任何事都是為了成全別人的利益。恰恰相反,他的行為背後,完全是出於對自我的心理需求。
從大強的行為來看,他是一個自我要求完美的人。他希望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是個俠肝義膽、無所不能的「大俠」形象,能隨時救人於水火。他不允許自己拒絕他人,其實就是不允許自己表現出對某件事「無能為力」,對某個人「愛莫能助」,他絕不認自己是傻瓜,是無能者,是「不仗義」的人。為此,就算是傾其所有,他也在所不惜。
當然,後來麗莎並沒有跟大強離婚,他們妥協了。不過妥協的人並不是麗莎,而是大強。在老婆離家出走後,大強終於意識到自己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對家人的傷害有多大,他徹底反省了一番,發現這些年來,在外他沒有對不起任何人,對內卻實在對不起家裡這個他最心愛的人。
他們沒有任何存款,因為錢都借給了親戚朋友;他家的東西總會莫名其妙地消失不見。因為朋友借走了就有去無回:「他很少陪老婆逛街、看電影,因為節假日總是在幫別人的忙;他每次想幫老婆分擔家務的時候,總會被一個個電話叫去救急;他出差距來給老婆帶的禮物,也會被同事拿去哄自己的老婆……
他一直以為自己對老婆很好,直到現在才發現,他對老婆的好跟對別人的好比起來,太少,也太粗略。他的時間和精力,甚至金錢,被太多人來瓜分,最終分到老婆手上的,已經少得可憐。這又算什麼對老婆好呢?
他在其他人面前做了「好人」,唯獨在最親近的人面前,只剩下了疲憊。現在,他終於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好人」,而是一個傻子,把最重要的東西都給了太多不重要的人,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人。所以,他決定從現在開始做一個不那麼「仗義」、不那麼「無私」、不那麼「能幹」的人,不再做「博愛」的、「完美」的人。畢竟,是不是「好人」不重要,幸福才最重要。
如果你還在打腫臉充胖子,希望大強的故事能給你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