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興答應了賀芸去自首,又朝她開槍,這是《什麼心理》?

2021年09月04日21:58:03 情感 1759


在最近的熱播劇《掃黑風暴》中,賀芸對拿槍指著他的孫興說,「自首吧,這樣你可以活。或者,對我開槍,我陪你」。


孫興答應了賀芸去自首,又朝她開槍,這是《什麼心理》? - 天天要聞


孫興痛苦的看著賀芸,決定自首。當賀芸逐漸離他遠去,走向人群,留下孤獨的孫興時,他又改變了主意,拿起了槍朝她開去。


這是一對不能相認的母子,在面對法律懲罰時表現出來了來自內心的種種糾結。


賀芸對孫鑫是有愧的,她從來沒有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所以才會不擇手段的幫助孫興逃脫法律的制裁。


而孫興幼年缺乏母愛和父愛,極其沒有安全感,形成了極端人格。


在電視劇中,人物的矛盾被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在生活中的我們,其實心中也經常會存在這樣想那樣做的矛盾。


《什麼心理: 我們為何這樣想,那樣做》,是從事科研教學和諮詢培訓10餘年的陳曉老師,寫的一本心理學通俗讀物。


孫興答應了賀芸去自首,又朝她開槍,這是《什麼心理》? - 天天要聞


這本書描寫了許多當下的社會現象,用當下的社會現象為引,分析了什麼是自我,影響我們行為和決策的因素有哪些,難以理解的社會現象背後有什麼心理學規律。


據說這是一本讓人慾罷不能的書,專門回答「想不通,無處問,但又很揪心」的人生難題。


在最初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真的以為這就是一本簡單的科普讀物而已,但是讀下來發現,有點難懂,需要靜下心來去推演,涉及到的知識和理論是非常專業的。


高自尊的陰暗面


對我觸動最深的部分是第一章第五節「魔鏡,魔鏡,告訴我」,講的是高自尊的陰暗面。


孫興答應了賀芸去自首,又朝她開槍,這是《什麼心理》? - 天天要聞


因為裡面所講的內容正是我當下困惑,或者說是我性格之中一直存在的問題。


白雪公主的童話中,王后總是問魔鏡: 「誰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人?」


當魔鏡告訴她白雪公主是最美麗的人時,她就選擇以毀掉白雪公主的方式,來繼續達成自己心中的完美答案。


這便是高自尊的一種表現形式,高自尊分為安全高自尊和脆弱高自尊。


安全高自尊不依賴於外界,當事人有清醒的自我認知。


但脆弱高自尊就不同了,當事人需要外界不斷對他進行反饋,就像《白雪公主》中王后這樣的人。


王后的這種脆弱高自尊,導致了她之後的問題行為,通過侵害白雪公主的利益,甚至不惜損害白雪公主的生命,來繼續完成「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人」這樣的人設。


「我得不到的,誰也別想得到」。

「寧可毀了他,也不能讓別人擁有他」。


這原本是基於心理學中的一種現象——自我服務偏差,具體有三種表現形式:

把積極事件歸結於自己,消極事件歸於與他人;

認為自己的水平比平均水平做得好,但其實並沒有什麼事實依據可以考究;

盲目樂觀的相信,壞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旦發生之後便極其痛苦難以自拔。


在下面的文章中,會繼續闡述高自尊產生的根源——自我認知系統。


一個人最難了解的,就是自己


自尊心的根源是自我認知系統,關乎著三個自我:

實際自我,認為自己現在擁有的品質;

理想自我,期望中的自己是什麼樣;

應該自我,所必須擁有的。


孫興答應了賀芸去自首,又朝她開槍,這是《什麼心理》? - 天天要聞


我個人理解,應該自我是包含在理想自我之內的。當這三個自我不一致的時候,人就會出現問題。


當一個人實際自我與理想自我衝突時,他就會不滿於自己當下的狀態,產生一種外在行為來進行彌補。


比如追星,明星正是理想自我的一個面向,一個人對明星的追逐,本質上是對理想自我的追逐。


理想自我與實際自我的不一致,也並非完全是壞事,這可以觸發了一個人當下的行動,和努力的方向,不斷的朝著夢想前進,直到最終實現。


脆弱的高自尊,也是對三個自我的認知出現了偏差產生的,對實際自我與理想自的認識出現了混淆,認為理想自我便是實際自我,並不斷的在外界環境之中去尋找證據,來驗證自己的判斷。


人貴有自知之明,大多數時候,人們並不能夠清醒的認識實際的自己是什麼樣子。


對自尊的認識,源於一個人受到的教育


大部分人從小都被育——要自尊自愛,卻沒有意識到自尊心並不是越高越好。


小蘭是我的閨蜜,她跟男朋友談了三年戀愛,但是對方一直不肯結婚,後來才知道男方還有其他戀人。


小蘭的條件非常優秀,她不敢相信是自己眼光有問題,選錯了交往的對象。


當發現男方劈腿後,她並沒有選擇分手,而是不停的在找原因,甚至企圖修補這段關係,想盡辦法去證明這個男的是值得的。


孫興答應了賀芸去自首,又朝她開槍,這是《什麼心理》? - 天天要聞


自尊心越強的人,越不願意承認自己當初的選擇是錯的。


而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中,也沒有任何人告訴我們自尊心強也是一個問題。


我們對自尊的認知,就像《恰如其分的自尊》這本書中講的,


「當一個人擁有穩定的高自尊時,他才能夠真正做到,不怕別人說閑話、不懼非議,對一個人、一件事擁有自己獨立完整的判斷。」


或者像是梅琳達·蓋茨所著《女性的時刻》中描述的那般:


「對我而言,愛意味著努力改善他人的生活,而這往往就從提升對方的自尊開始。」


從脆弱的高自尊中逃離


讓現實往往比想像中的要殘酷,在期刊《公共興趣心理學》中明確講到:

「高自尊與自我中心,自戀,傲慢,自大有相關性;

高自尊與偏見和歧視有相關性;

高自尊面對誠實的反饋時的自我欺騙和自我防衛心理——」


這些都在告訴人們高自尊也有陰暗面。


但對於這些負面的情形,人們可以做的也有很多。


首當其衝的便是——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體系,也就是重塑三觀。


直面內心,勇於接受自己本來存在但一直無法接受的缺點過往,並付諸行動來尋求改變。


許多人都在論壇上去求助,「我經歷了……應該怎麼做」。


孫興答應了賀芸去自首,又朝她開槍,這是《什麼心理》? - 天天要聞


對於這些人群,別人即使告訴了他該怎麼做,他也不會採取任何的行動,在網上發帖只是自己情緒的一種宣洩。


這是因為,當一個人只要肯面對內心,他自己就知道當下該怎麼做。


向外求助的唯一原因,就是他還是想逃避,並沒有做好準備去面對這件事,他需要的可能是一大罐雞湯,而不是真正的解決辦法。


第二個方法是閱讀,無論是小說,還是一些科普常識,或者是其他人的故事。


在其他人的經歷和智力精華之中,一定會受到某種程度的點撥和啟發,從而產生自我蛻變。


《什麼心理》在講什麼


上面寫的內容是《什麼心理: 我們為何這樣想,那樣做》這本書給我的啟發。


我是一個學霸型的人,在校成績一直很好,直到步入社會之後,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平平無奇,在人際交往之中也存在由於自尊心太強而產生的障礙。


在生活中,我也經常因為太過以自我為中心,而忽略身邊人的感受卻不自知,反而將自尊心強當做一件好事,並不斷的進行自我洗腦。


看到陳曉老師書中的內容之後,我才有恍然大悟之感,清晰的認識到了背後的原因。


與高自尊相對應的是謙虛的品格和海納百川的胸懷。


孫興答應了賀芸去自首,又朝她開槍,這是《什麼心理》?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只要放下身段,自我認知明確,又有很強的行動力,定能夠達到夢想的彼岸,同時又讓周圍人獲益良多。


除了有關自我認知的內容,《什麼心理: 我們為何這樣想,那樣做》還講了探究行為、改變態度、破解情感和播種善意這幾個環節。


書中會拿出具體的事例來分析,如何把心理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的具體事情中去。


比如在我們試圖說服一個人的時候,要尊重一些心理常識,才能達到期待中的效果:


對於不重要的事情可以被動說服,對於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引導當事人主動決策。

對於簡單的事情要選擇生動的說服方式,對複雜的事情要首選文字,這樣才能夠讓對方有思考的空間。


結語


生活就像是盲盒,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盲開,只有掌握了足夠多的技能,才可以精準選擇。


《什麼心理: 我們為何這樣想,那樣做》就是打破思維禁錮的那類書籍,擁有它,准沒錯!



孫興答應了賀芸去自首,又朝她開槍,這是《什麼心理》? - 天天要聞



關注@草席話涼生,一起讀書,一起成長,一起看世界。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