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你選擇在哪生活?

2021年04月20日22:50:10 情感 1745

前幾天「30歲沒結婚你會考慮將就嗎」上了熱搜,人們對三十歲的討論從婚姻、育兒到就業、升職從未停止過,去年一部《三十而已》也引發了人們對於三十歲人生選擇的各種探討,其中最普遍的問題就是關於城市的選擇,選擇了不同的城市也就走向了不同的生活,究竟是要為了夢想繼續打拚,還是應該趕緊結婚生子,到底應該選擇光鮮亮麗的大城市,還是應該回到穩定的家鄉?


「選擇題」是怎麼產生的?


每個年齡都有自己的煩惱,但是三十歲的選擇和焦慮卻格外能引起共鳴,那麼為什麼是這群人需要趕緊做出選擇呢?


因為對他們來說,三十歲來的太快了。


我國大學生畢業年齡大約為二十二三歲,研究生畢業年齡大約在二十四五歲,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畢業參加工作後,不到幾年的時間就面臨三十歲的來臨,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對三十歲的要求。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原意是指人在三十歲前後建立自己人生穩定的價值觀以及為人處世的原則,但現在人們常用是否成家立業、買車買房等各種評價標準來判斷一個人是否「立」。寧寧91年出生,即將邁入三十歲,她說:「我周圍的朋友,大多數正處30歲年齡階段,未婚的占多數,切實感受到她們對30歲的恐慌,對買房、存錢、生育的焦慮。」


三十歲,你選擇在哪生活? - 天天要聞


三十歲時,父母漸漸衰老,或許已經新添了家庭成員,自己逐漸成為家裡的支柱力量,88年出生的丁玲說:「忽然發覺父母在變老,自己也不再是青春年少,在家庭中自己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責任。」


如果此時還沒有在大城市立穩腳跟,還沒實現所謂三十歲給他們提出的世俗標準,家人朋友們可能就會開始規勸,甚至自己的內心也會開始懷疑:在這裡還能「漂」多久?未來能否給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回到安穩的小城市是不是更好的選擇?「選擇題」就這樣產生了。


人們在大城市還是小城市之間選擇,考慮的因素可能是房子和落戶、升職還是生子、理想的職業與穩定的收入等等。大城市較大的經濟壓力常常使人望而卻步,但是卻有著豐富的教育、醫療、就業資源和工作機遇。


三十歲,你選擇在哪生活? - 天天要聞

求職者在西安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查看招聘信息。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今年剛滿三十歲的琦琦說:「雖然現在在北京過的有點難,但總覺得充滿希望。」小城市相對而言經濟壓力較小,生活節奏較慢,但基礎設施較為滯後,人的鬥志也容易被消磨。丁玲說:「考上了體制內的穩定工作之後,就少了很多『往外走』的魄力和勇氣,所謂的『守家在地、旱澇保收』,人也慢慢變得容易安於現狀。」由此,在二者之間搖擺不定。


真的有的選嗎?


應該注意的是,選擇不是三十歲才產生的,而是早在二十多歲就已經開始了。畢業後首先選擇了大城市,就業時首先考慮了大城市,並在大城市進行發展,才會在三十多歲時再一次面臨大小城市之間的抉擇,假如畢業或就業時直接去小城市工作,就根本不會面臨這樣的選擇難題。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7-2019年985高校畢業生去向前十的省市中,北上廣牢牢位居前三名,一些新一線城市也是很多畢業生的首選。因此,追本溯源的看,這些人二十多歲的選擇決定了三十歲選擇的出現,那麼為什麼人們都會一股腦兒的選擇大城市作為自己進入社會的首站地呢?


三十歲,你選擇在哪生活? - 天天要聞


首先,大城市有更好的工作資源。根據各高校公布的2020年畢業生簽約企業數據可以發現,985高校畢業生去向集中在部分大型國有及民營企業。而「互聯網大廠」已經成為很多畢業生的首選,大城市對於他們來說,不僅能夠有更好的工作機會,也有更公平的就業環境即能力為上,這一點與熟人社會的小城市相比有很大不同。


除此之外,大城市的發展速度以及各種新興的行業發展也吸引著年輕人們的目光,不論是高新技術產業還是高端服務業,很多年輕人的專業只有在大城市中才有較多的需求、較匹配的崗位,以及更長遠的發展道路,很多專業在小城市甚至面臨著找不到工作的難題。今年即將研究生畢業的佳佳說:「因為我的專業是新媒體方向,所以肯定要去北京或者杭州一類城市嘗試找找工作,回老家基本就面臨著轉行。」從這個角度來看,很多年輕人甚至沒得選。


三十歲,你選擇在哪生活? - 天天要聞


最後,不管是否能夠真正留下來,很多年輕人都會希望在大城市闖蕩一番,「打個卡」,很多人都想在畢業後「往外走走」。就像網易雲熱評說的那樣,「我上那麼多年學,熬那麼多夜,做那麼多習題,頂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參加各種殘酷的考試。我這麼辛苦,竟然是為了成為一個普通人。」每個人在二十多歲時,可能都懷著對未來的嚮往和年輕的夢想,希望在大城市裡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和未來,不想碌碌無為。光鮮亮麗的大城市,總能讓懷揣著夢想的年輕人看到希望,讓他們不甘於立刻走向所謂的安逸平穩的生活。


如何解決「選擇題」


要想解決三十歲的人生選擇題,根本上還需要各省市為人才引進做出更多努力,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解決後顧之憂。


今年我國北上廣深地區都出台了人才引進的最新政策,為留住人才做出努力。北京地區發布了《關於優化人才服務促進科技創新推動高精尖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根據措施,凡是符合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方向並達到一定條件的科技創新人才、文化創意人才、金融管理人才、專利發明者和北京市緊缺急需的自由職業者,均可申請辦理引進北京落戶等相關手續。


三十歲,你選擇在哪生活? - 天天要聞


上海市發布了《上海市引進人才申辦本市常住戶口辦法》,對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並取得相應學位或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獲得省部級及以上政府表彰的人員等十八類人才予以落戶許可。


廣州和深圳為人才提供落戶政策的同時,還提供人才獎勵補助,比如廣州黃埔區入戶方面給予本科生2萬住房補貼,碩士生3萬,博士生5萬元,深圳福田區傑出人才、國家領軍人才和孔雀A類人才,獎勵60萬元。


除了超一線城市外,許多新一線城市也紛紛發布人才引進措施,吸引人才進入,例如2020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五名的杭州,對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5萬元的生活補貼,以及各種租房補貼、安家補貼等,讓杭州在2020年成功新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43.6萬人,人才凈流入率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如果各個城市都能發揮好人才引進政策的優勢,那解決的將不僅是每個人的人生選擇,更重要的是將帶動整個城市的經濟持續向好發展,幫助紓解超大城市的人口壓力,促進社會產業布局更加合理,人才培養和就業需求更加匹配,使大城市和小城市都變成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好選擇。



文字:李思睿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人活一輩子,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只有兩樣,願你早點醒悟 - 天天要聞

人活一輩子,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只有兩樣,願你早點醒悟

人活一輩子,感覺看起來很長,其實只是眨眼閉眼的功夫,就已經走到了終點。這一生看似擁有很多,然而到了生命歸途時,還能夠緊緊握住的卻只有寥寥。人到了一定階段就會發現,我們這一輩子都在兜兜轉轉,得到又失去,到最後真正擁有的也許不是錢,也不是感情。
女性選擇:不只有婚姻,還有千萬種活法 - 天天要聞

女性選擇:不只有婚姻,還有千萬種活法

/ 01 /生活選擇的不只是品質,還有自我波伏娃在《第二性》里說,從出生開始,女性就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既被灌輸了種種表現焦慮和慾望的說辭,又矛盾地被消極觀念所困擾。
男女之間,夫妻生活里,比給錢更重要的是給以下三種東西 - 天天要聞

男女之間,夫妻生活里,比給錢更重要的是給以下三種東西

失業了最近大環境不好,許多人失業了,沒有工作,有些夫妻之間,男人也失業了,家裡的頂樑柱也失業了,不少女主人就會焦慮,煩惱,甚至會抱怨,不開心,告訴姐妹們一定要保持好心態,不要糾結,身體健康才是晨大的財富,男人失業了,不能給錢,但是他可以給你
她對前夫恨之入骨,但她又感謝前夫和她生了一個女兒 - 天天要聞

她對前夫恨之入骨,但她又感謝前夫和她生了一個女兒

昨天去前村房屋中介B那裡小坐一會。我聽中介B50多歲小姐妹A中氣十足地說:「雖然我的婚姻一地雞毛,最後吵吵鬧鬧離了婚,但我還是感謝前夫和我生了一個女兒」。這話聽來有點漏洞百出奇奇怪怪荒誕不經?讓人詫異?難道是現在的女性忘了婚內恨仇,變得這樣
三十度的夏夜,我連開空調的資格都沒有》 - 天天要聞

三十度的夏夜,我連開空調的資格都沒有》

凌晨一點被熱醒時,手機還停留在他傍晚的語音。"家裡電費是大風刮來的?空調開到後半夜,你不出錢當然不心疼。"我盯著天花板上轉不動的吊扇,汗順著太陽穴往下淌。這個月的話費催繳簡訊剛發過來,孩子的興趣班費用還欠著,冰箱里只剩下半袋快過期的挂面。結
當曖昧被誤解:女生說「差不多」背後的明白事兒選擇 - 天天要聞

當曖昧被誤解:女生說「差不多」背後的明白事兒選擇

好多人瞅見女生在感情里搞曖昧,就覺得是玩欲擒故縱那套,好像說話留三分、距離忽遠忽近,都是算準了的套路。但你要是拋開那些性別偏見仔細琢磨:現在女生願意待在曖昧期,壓根不是被動陷進去的糊塗賬,而是摸透了感情里的門道後,給自己設的一道清醒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