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相處中,男女最忌諱做這一件事:「低配得感」

2021年03月10日22:21:03 情感 1042

最近認識了一些 新朋友,給她們解答問題時發現不少人的感情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


諸如被家暴、被劈腿、無數次遇到渣男、大齡脫單困難等等問題。


所以今天我和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有的人明明很痛苦,卻不願意付諸行動改變現狀,追求更好的生活?


究其原因,她們的內心被一種「不配得感」支配著。唯有鼓起勇氣,趕跑不配得感,你的生活才會真正明媚起來。


(這篇文章對大家非常有用,建議收藏點贊反覆閱讀)


兩性相處中,男女最忌諱做這一件事:「低配得感」 - 天天要聞


一位朋友找我訴苦。


她是個渴望愛情和婚姻的姑娘,這些年也一直在尋找自己的良緣。


然而,她的每段感情都無疾而終、傷痕纍纍。


不僅如此,這些年她在脫單路上已經被騙走了數十萬元


愛情於她,儼然成了一個「破財」魔咒。


經過我們簡單的聊天,我發現她的問題根源在於原生家庭


父母從小對她管教很嚴,打著「為她好」的幌子什麼事情都替她拿主意,從未問過她的意願和需求


在父母眼中,似乎她只是個按他們意願活著的「軀殼」


她從未被父母真正地「看見」,也未曾得到過父母真正的了解和愛,更沒有機會做自己。


在這樣的環境里成長起來的阿香,內心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視和愛


於是身邊只要有男人稍微對她好點,她就感恩戴德掏心掏肺。


直至被騙走數十萬元,都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我們真的很心疼這個姑娘。


數段感情經歷如此相似,她顯然已經陷入「習得性無助」,在這個痛苦的漩渦里不停地輪迴。


如果這時有個人能幫她分析原生家庭的模式,引導她正視內心的問題,修補內心缺愛和不被看見的創傷,鼓勵她活出自己,教會她如何拓展優質男性資源和經營親密關係。


她的人生一定會很不一樣。


但是她拒絕了幫助,她說:「這種事情我只能自己扛,打碎牙和血往肚子里咽。」


而這句話背後,是深深的「不配得感」。


因為從未得到過真正的寵愛,她潛意識裡認為自己不值得被善待。


其實,不管是挽回無果,還是脫單困難,以及婚姻破裂,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創傷沒被治癒。


任何沒有安全感、焦慮都源自原生家庭沒有被滿足的需求和情緒,最終就會導致你的「不配得感」。

兩性相處中,男女最忌諱做這一件事:「低配得感」 - 天天要聞


兩性相處中,男女最忌諱做這一件事:「低配得感」 - 天天要聞

是什麼讓我們覺得自己不配得?


不配得感在心理學上其實就是低自尊


他們對自己的總體看法是「我不夠好/我是一個不好的人」總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不配擁有美好事物


低自尊的人還會低估伴侶對他們的愛,從而損害親密關係。


他們很難相信伴侶真的、深深地愛著自己。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低自尊,為什麼我們會產生「不配得感」呢?


1、原生家庭的經歷讓我們相信自己不值得被愛


弗洛伊德的著名的冰山理論提到:


如果把人的思想比作是冰山的話,那麼你的意識只不過是浮出表面的一角,而水下的潛意識才是那龐大的山體,人的行為70%受到潛意識控制。


人的感情和思維模式,都是原生家庭模式刻畫的


這一切經歷都會進入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形成你的認知、習慣,潛意識作用於行為,導致戀愛地圖出現偏航,出現你不想要的結果。


我們有個學員特別「聖母」,她專門找那種很困難的男友。


比如,離異帶孩,家境複雜,她想通過全心付出來拯救這種可憐的男人,來獲得愛,升華自己,導致她的戀愛睏難重重。


找我後,分析她「聖母」的成因是:


童年時,爸媽離異,媽媽南下做生意,對她缺少照顧關愛,導致她成年後把童年沒被滿足的情緒投射在伴侶身上。


她通過不斷向伴侶付出來填滿小時候那個沒被滿足的自己,在她的潛意識裡,她一直想要改變父母對自己的態度,怎麼改變?


就是替父母來做,(把自己當初父母,把伴侶當成自己)她唯有讓自己不斷在伴侶身上投入、付出,來滿足自己渴望得到父母之愛的心愿。


知道成因後她才意識到,原來,她並不是那麼愛對方,只是在滿足自己的心理投射。


那麼你最終會過上艱難的婚姻生活,影響你的一生,甚至將這種有毒的模式代際傳遞給下一代。


兩性相處中,男女最忌諱做這一件事:「低配得感」 - 天天要聞


2.負性核心信念讓不配得感一直延續


認知行為學派認為,負性的核心信念(negative core beliefs)才是不配得感得以維持下去的因素。


童年的行為模式使我們對於自我、他人、和世界形成了一個堅固的、穩定的、深深紮根於內心的信念,我們稱之為「核心信念」


即使我們有時候並不能清晰地表達出這種信念,但我們卻相信它是正確的。


而具有不配得感的人,他們的核心信念就是「我很差」,所以他們會一直退縮與迴避,這讓他們無法逃離不配得感的深井。


接下來這個故事,對大家非常有警醒作用。


有個人曾經請教我:「男人喜歡和別人聊騷怎麼辦?」


他們已經在一起2年了,男人一直也沒有結婚的打算,也不曾對她有實質性投資。


我當時給她的建議是:


第一,這個男生很有問題,需要進一步觀察,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 第二是女生有很強烈的焦慮感,她要解決自己內心衝突的問題,才能經營好關係。

  • 女生並沒有採取我的建議。


過段時間她又來提問,這回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女生髮現自己懷孕了!!!


和男人進入婚姻吧,這位男士確實不是良配,把自己一生搭進去;不進入婚姻,孩子怎麼解決?


她的思維模式就是「負性的核心信念」。


她潛意識裡覺得自己很差,配不起比這個男人更好的人,所以一直退縮和迴避這個男人並非良配的現實。


很多人無法過上自己想要的舒心人生,往往都是無意識給自己的人生開啟hard模式。


世界那麼大,遇見就是緣分,我會在這裡一直分享,你也別忘了關注我。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人過六十,我覺得壓力最大的是這3件事,怎麼辦呢 - 天天要聞

人過六十,我覺得壓力最大的是這3件事,怎麼辦呢

都知道,人過六十,江河日下,人生所剩不多了,很想快快樂樂的過好每一天,可是,我總是覺得自己的精神壓力太大了,一想到這些事情,滿腦子都在轉,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我覺得造成我壓力最大的是這三件事。1、高齡又作的母親。
警惕!被「優秀」毀掉的婚姻:她用42年踩出的血淚教訓 - 天天要聞

警惕!被「優秀」毀掉的婚姻:她用42年踩出的血淚教訓

在同學聚會上,42歲的王麗梅端著紅酒杯的手微微顫抖。當被問及單身狀態時,這個向來強勢的女碩士突然紅了眼眶:"以前覺得普通男人配不上我,現在連相親市場都成了被挑剩的。"她的故事,撕開了當代大齡未婚女性最真實的生存困境。作為27歲就實現經濟獨立
女人生活亂不亂?這5個細節一看便知! - 天天要聞

女人生活亂不亂?這5個細節一看便知!

在人際交往的迷霧中,想要了解一個女性的私生活狀態,往往不能僅看表面的言語與行為。真正的答案,其實就藏在那些不經意的生活細節里,像拼圖般拼湊出她真實的生活圖景與內心世界。社交圈:雜亂網路下的生活縮影社交圈是反映一個人生活狀態的重要窗口。
大學畢業半年多,從 5000 塊到小十萬的逆襲! - 天天要聞

大學畢業半年多,從 5000 塊到小十萬的逆襲!

你是否曾在大學時,看到一些女生對男友的經濟要求,覺得離譜又擔憂自己的未來?就像我,大學時看到小紅書、抖音上女生要求男友畢業一兩年有一二十萬存款和穩定工作,心裡既嗤之以鼻又有些焦慮。還沒畢業就一心想賺錢,可直到畢業連 1 萬塊都沒存下。這是不
親情成「毒藥」,面對這樣的父親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親情成「毒藥」,面對這樣的父親該何去何從?

為什麼有人會希望自己的父親趕快意外死掉?這聽起來簡直大逆不道,但背後卻藏著無數的心酸與無奈。一位獨生女的經歷讓人感慨萬千。母親異地住院要手術,本沒打算讓父親來,可姨覺得讓父親掏錢能看看他靠不靠譜,不行就離婚。誰料父親連路費都沒有,非要開車來
19歲少女高考前的困境:家庭變故下的堅韌與抉擇 - 天天要聞

19歲少女高考前的困境:家庭變故下的堅韌與抉擇

為什麼一個19歲高二休學的少女,一家人要住在出租房裡,還要面對高考的壓力?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她的故事。曾經,她家生活雖不富裕但也安穩,還買了樓房。然而,2019年爸爸把全部身家投入項目,卻因口罩問題,180萬工程款分文未收回。
老伴先走了,再婚已經過時了,現在更流行這三種活法 - 天天要聞

老伴先走了,再婚已經過時了,現在更流行這三種活法

老伴先走了,再婚已經過時了,現在更流行這三種活法。一、重拾愛好,讓日子有滋有味人啊,有時候就得活得洒脫點兒,就像那句俗語說的「人生如戲,全靠演技」。這話擱喪偶的老人這兒,又有新說法了。以前啊,人一沒了老伴,就覺得這日子沒盼頭了,灰頭土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