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上海大劇院內童聲清亮、舞步輕盈。「小童大美」,宋慶齡幼兒園第二十屆國際藝術節正在上演,匯聚了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855名師生。孩子們用稚嫩卻真摯的表演,詮釋著藝術的力量——它不僅是美的載體,更是文化傳承、創意激發、自然感知與全球理解的起點。這場幼兒園的國際藝術節也早已成為宋慶齡幼兒園多元文化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藝術節在全體師生合唱《愛的守護》中拉開帷幕,純凈的童聲如春日暖陽般灑滿全場。隨後,《中國功夫》以剛柔並濟的動作展現中華武術之美;《讀唐詩》《楓橋夜泊》《詠鵝》等節目,則讓孩子們在誦讀與表演中親近經典,感受千年文化的詩意流淌。尤其是三歲小班的孩子們演繹的《詠鵝》,憨態可掬的模樣配上朗朗上口的詩句,贏得陣陣掌聲。
舞蹈《唐風古韻》帶觀眾夢回盛唐,孩子們身著華服翩翩起舞,將詩詞、音樂與禮儀融合呈現;戲曲舞蹈《中華京韻》則更顯精緻,小小年紀便有模有樣地唱念做打,令人不禁感慨:文化自信,真的可以從小種進心裡。
藝術不僅是文化的載體,更是兒童表達自我、探索世界的窗口。情景表演《點點波爾卡》將繪本與舞蹈結合,色彩躍動、節奏歡快,孩子們用肢體語言訴說想像中的奇妙世界;《美術館奇妙夜》則帶領觀眾進入一個由孩子主導的藝術空間,那裡沒有標準答案,只有無限可能,通過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展現了兒童視角下的「美」與「趣」。
當舞台化作森林與海洋,《葉間奏鳴曲》和《四季》讓孩子們化身黃鸝、春風、秋葉,穿梭於季節變換之間;《海底總動員》則用童趣的編排傳遞環保理念,讓孩子們在歡笑中學會敬畏自然、關愛地球。
作為中國人創辦的國際幼兒園,宋慶齡幼兒園三十多年來接納了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孩子。在這個舞台上,不同膚色的小朋友同台共舞,既跳起藏族舞、蒙古舞、傣族舞,也演繹各國風情。舞蹈《小小地球村》中,孩子們身穿各國傳統服飾,用舞蹈講述「和而不同」的故事,展現了真正的全球視野。
園長朱素靜動情地說:「孩子們或許還不懂什麼是『審美素養』,但他們旋轉時的歡愉,捏著黏土創作時的專註,聽到音樂時自然搖擺的身體——這些最本真的反應,正是人類對美的原始渴望。」她表示,成人要做的,就是守護這份渴望,讓它成為照亮孩子一生的星光。「當孩子們踮起腳尖觸摸星辰,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未來的藝術家、思想者,更是一個充滿希望與溫度的明天。」
原標題:《小童有「大美」 宋慶齡幼兒園舉行第二十屆國際藝術節》
欄目編輯:王蔚 圖片來源:宋慶齡幼兒園供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