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基礎教育唯一代表!漢陽的她在世界級大會發言

「智能時代, 每一份跨越星辰大海的力量,都在點亮孩子眼裡的光。」5月15日,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全體會議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漢廳舉行,武漢市漢陽區二橋中學校長彭葆蓓作為全國基礎教育唯一代表,以《為孩子們點亮更加美好的未來》為題,在大會發言環節進行主題演講。

辦好未來學校,數智技術鏈接教育和世界

彭葆蓓說,二橋中學建設無邊界學校,用數智技術讓孩子身在校園就能「親臨」全世界。

學校搭建了數字孿生校園,構築了物理空間、社會空間與數字空間三維平台。通過vr技術,學校部署虛擬實驗平台,把「長江水質觀測站」搬進校園,把課程搬進自然;學校搭建微型生態濕地館,學生頭戴vr設備,可以通過全息投影與專家實時連線,討論濕地生態修復方案。

學校開發了沉浸式課程,推進人工智慧大模型在項目式學習的全過程運用,實現虛擬信息與現實場景交融、學科知識與課程體驗疊加。

語文課堂上,運用數字ai技術復現《桃花源記》經典場景,學生佩戴vr眼鏡即可「穿越」至武陵人的桃源;數學課堂上,幾何難題通過ai動態建模分解為可視化步驟,系統還能根據學生操作軌跡生成「思維路徑圖」。

學校開設的「淡水資源」「低碳生活」等跨學科ai課程上,孩子們戴上vr、ar眼鏡,就能看蝴蝶飛翔,與江豚對話,激活空間思維與情景感知,提升洞察世界的關鍵能力,夯實鏈接未來的核心素養。

促進教育公平數智技術鏈接城市與鄉村

數智教育平等面向人人,是惠及所有師生的教育。彭葆蓓說,二橋中學作為漢陽區推動「國家智慧教育平台體系」深度應用的代表,深刻認識到,無論繁華都市,還是偏遠鄉村,人人都有公平獲得教育的機會,都應享有優質教育資源。

二橋中學通過「城鄉教育聯合體」這一新的組織形態,把城市學校和鄉村學校鏈接在一起,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學校與600公里外的恩施州來鳳縣實驗中學攜手,實現了課程共建、資源共享、師生共進,跨越了維度約束、打破了空間屏障。

學校用數智技術,創新教學協同模式、建立實踐共享平台、開展教師雙向交流。在智慧課堂上,山裡孩子第一次走進長江生態濕地館,和二橋中學的孩子們一起探索科學奧秘;在雲端教室里,老師同上一堂課,共同建設高效課堂。

傳承優秀文化數智技術鏈接歷史與未來

數智教育延展人類文明,是傳承精神力量的教育。彭葆蓓說,學校積極行動,通過數智賦能滋養心靈,讓文化基因融入每一個孩子的血脈,把文明種子播種在每一個孩子的心房。

二橋中學開辦「生態文明雲講堂」,構建「中華經典」數字型檔,數智化生動展現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為孩子們帶來全新閱讀體驗。

學校組建「非遺文化體驗社」等20個社團,開發《濕地守護者》《ai非遺工坊》等項目化課程,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的深度融合。在steam項目《京劇新韻機器人》中,學生用圖形化編程讓機器人精準復現京劇身段,非遺傳承人通過全息影像實時指導;「數字藝術工坊」通過ai演算法分析學生情緒變化推薦創作主題,並從色彩搭配、創意維度等要素評估作品,生成多維能力圖譜,讓科技賦能情感表達。

彭葆蓓還特別指出,通過數智技術還可以推動全方位評價,充分尊重每一位孩子的特點,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實現個性化成長。通過數據平台,可以匯聚孩子們課堂互動、體質健康、社會實踐等數據,全過程為每一名學生精準畫像。

「數字教育要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數據為紐帶、以人文為根基的新型教育生態。」彭葆蓓介紹,目前,二橋中學已與國內外多個學校建立教育合作交流機制,進一步推動智慧教育創新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地區。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朱惠 通訊員 黃璜 熊蘋茜)

(來源:湖北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