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者姜昭鵬獲准補考,體現考試選拔的終極意義丨九派時評

文/九派新聞特約評論員 伍里川

近日,山東城市服務職業學院2022級學生薑昭鵬在去往春季高考考點途中,因緊急救助突發心肌梗死的同學導致語文缺考,引發關注。5月14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公告,經報請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將按照規定程序啟用春季高考語文科目副題,安排其參加考試。

車上救人畫面(圖源:視頻截圖)

這一消息迅速衝上熱搜,引發全網好評,原因在於,這一破例之舉,為姜昭鵬打開了一條「綠色通道」,使之免於延宕一年,也讓關心他的遭遇的人們欣慰莫名。

此前,省招辦等多個方面曾表示姜昭鵬「無法補考」,姜昭鵬本人也已經做好了複習一年重上考場的準備。很多網友安慰姜昭鵬「雖然缺考,但人生已滿分」時,實際上也承認,此事難有轉圜之機。在這種情況下,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的局面自然令人倍感驚喜。

讓因救人缺考的學生享受補考待遇,這個決定在制度和倫理層面都立得住。

考試製度,彰顯公平性和統一性。在考試製度面前,沒有「特殊人」,若是誰想打開「縫隙」,肆意鑽營,那是絕不被允許的。但是考試製度作為一個以衡量學業水平和綜合素養為重點的體系,在保持剛性的同時,也可以對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進行綜合研判。春季高考語文科目備有副題,本身也出於這種考量。順應民意、准予補考,體現人文關懷,且接受「全網」監督,並不會損害公平正義。

「破例」當然意味著對「慣例」進行衝撞,這種考驗所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一面是全網的「呼籲補考」,一面是國家考試製度的嚴肅性不容破壞,如何妥善應對,最大限度減少補考對其他學生的影響,還是有難度的。關於補考的具體流程和相關要求,有關方面正在研究,這也表明茲事體大、不可隨意,同時也說明有關部門肩上承受的重量。

值得一提的是,允許此類學生補考,已有先例。2014年5月31日,江西宜春高三學生柳艷兵和易政勇從歹徒手中奪刀救人,因傷勢嚴重無法參加當年高考,在教育部允許下,當地教育部門為其安排單獨考試機會。在教育部嘗試破解「兩難」的大背景下,山東給出的方案也有「破冰」意義。今後,這些案例可以在現實情境中帶來有益啟示。

姜昭鵬因救人而缺考,這一事件展現了一名青年極佳的品質。正如他所言,「考試一次沒考,還有下一次,但同學的生命只有一次,錯過了就不會再重來」,這種充滿道義自覺、人性光輝的認知,感動了無數網友,也在無形中給所有的孩子們上了一堂德行課。道義重在實踐,在嚴峻的考驗面前依舊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勝過無數空言。救人考生薑昭鵬不僅獲頒「煙台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證書,還被推薦「中國好人」,這本身也是教育成果的生動體現。

圖源:央視新聞

考試的終極意義是選拔人才,保護一個已經在現實考驗中得到「滿分」的學生,在其成長的關鍵階段「扶一把」,是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正氣的必有之舉。作此示範,可以打消更多年輕人的顧慮,放心大膽地對他人施恩、揚善,彰顯「好人有好報」的良好輿論氛圍。

保持理性,堅決避免亂開「口子」、被私利綁架,非常有必要。但具體問題具體研究,在維護考試製度的前提之下,以更包容、更敞亮、更公開的方式扶助行善者,並不矛盾。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